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一家红酒生产商,报关进口红酒6万瓶,但第三方可追溯机构溯源的结果,是这家企业每年仅生产1.8万瓶红酒。如果你是进货商,这批红酒你会买吗?
3月3日,正在举行的第29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华交会”)上,“互联网+机遇”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论坛召开。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检溯源江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军分享了这个真实案例。
澎湃新闻记者从论坛上获悉,2010年以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先后在58个城市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在18个省市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
不过,跨境电商的可追溯,尚处于摸索阶段。由于可追溯接口不一致等原因,不少进口商品甚至是生产方自己搭建可追溯系统。部分追溯内容,仅能查到生产商或者进口公司名称,消费者关心的产地、流向、责任追溯等内容都缺失。这样的溯源,对消费者而言,意义不大。
部分可溯源产品。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摄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销售产品的可追溯,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话题。比如,2018年12月,中国消费者保护协会发布了《电子商务法》消费者认知情况调查报告。这一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12196个,并采集网络消费评论共计335342条。调查报告显示,52.4%的受访者表示,在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商品时遇到过假货较多或真假混卖的问题。
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按照这一法律规定,电商平台销售“假货”,负有连带责任,不得以“不知情”为理由逃脱。
“这样的大环境下,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外贸商,都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真实性和知识产权保护。”沈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第三方溯源,就像第三方检测一样,渐渐成为一个中立的验证机构。在进出口贸易上,按照国家检测部门要求,也要有中国自己过硬的质检和溯源技术,才能掌握国际贸易话语权。
还是以红酒为例,比如某个平台搞促销活动,消费满额赠送一瓶进口红酒。假设这个平台符合赠送规则的消费者是30万人,一瓶普通进口红酒售价100元/瓶,这个平台会花3000万元来送顾客吗?
沈军称,事实上,在进口红酒里,有一种“定制”业务,也就是进口“酒浆”,酒瓶、标签,上面要写什么内容,都可以定制。这种定制酒,售价不超过10元/瓶。“你说这种酒是进口的吗?它的酒浆可能真的是进口的,企业说不定真的做一个溯源信息,消费者只能查到进口商,以及模糊的产地。但是这样的定制酒好不好,就说不准了。”沈军称,第三方检测,很多时候解决真伪的问题,第三方溯源,除了鉴定真伪,也一定程度上回答产品是不是“物有所值”。
而上文说到的厂家年生产1.8万瓶红酒,报关6万瓶,是他们在现实中碰到的案例。代理商看中一款进口红酒,委托中检做可追溯,中检根据数据库信息等,追溯到厂家年生产红酒1.8万瓶。“当然,剩下的4.2万瓶,是怎么来的,我们不研究。我们只是把我们的追溯方法和结论告知代理商,由代理商自己判断、决定要不要代理。当然,最后的结果,代理商退掉了这一合作意向。”
澎湃新闻记者从论坛上获悉,随着《电子商务法》的实施,权威的第三方产品溯源成稀缺。沈军则称,在实际溯源过程中,不同的品类如何溯源,也往往成为挑战。
比如,曾有养殖户找到他们,要求做阳澄湖大闸蟹的溯源。在业内,特别是电商平台,素有“一百只蟹难有一只阳澄湖大闸蟹”的说法。几经实验,去年,沈军终于研究出一套数据分析法,根据水质、饵料、大闸蟹物理分析等,追溯其养殖源头。而对于产地溯源,更是要每年认证一次。
此外,跨境电商奢侈品的第三方追溯,也已进入模型搭建阶段。
本期编辑 邢潭
推荐阅读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