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背馍上学的日子(能看懂的人都老了)

作者:读史 来源:读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3-02

读史 每日7点,文化早餐   

博文  | 通识  |  知古  |  鉴今  |  有品有趣


文:子非鱼(读史特约作家)


七十年代未,人们的生活都非常贫穷,农村更是如此。


那时我小学刚毕业,考上了县上唯一一所重点中学,学校离家二十里之遥,也没有交通工具,来回走又费时费事,只好住宿,吃住在学校。


当时学校的灶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分为四等。一等:每月15元和老师一个灶。二等:每月12元(一二等每月均交30斤粮票3两油票)三等:每月7.5元,面粉24斤杂粮6斤油3两。四等:每月2.5元为包谷糁灶,一天三顿都是包谷糁。


那时,家里穷,实在搭不起灶,只能背馍上学。


当时还没有双休日一说,每周只能周天休一天。


每到星期天,妈妈和嫂嫂都要蒸好够我一周吃的馍,用纱布缝个袋子装上,以便透气防止发霉。菜,只能是咸菜,耐放也不容易坏,是自家淹制的红、白萝卜,从大缸里用竹笊篱捞出来,切成细细的丝,放上辣面葱花,泼上煎油,用罐头瓶或铝饭盒装上,够吃一周。


每周上六天课,周六下午步行回家,所以一周最多只带18个馍,一顿一个,剩余一个做为机动。如果计划不周吃超了,就得挨饿。


每到开饭铃响,我就把馍掰成小块,盛在搪瓷碗里,和不上灶的同学一起到锅炉边接满开水,再接一大瓷缸子备用,忽悠忽悠端回宿舍,我们围坐在床边,边聊天边就着咸菜吃完自己独特的餐饭,一日三餐,都是如此单调重复,天天如此,直止放假。


说是背馍,馍也分欧亚非三色。即:白馍、玉米面馍、黑馍。我的馍是一般黑白面混合的麦面馍,算不上白。最白的当数我们班英英的馍,雪白雪白的,是真正一等一的头茬面,又是宣腾腾的油旋子(大花卷馍)连上灶的同学也好生羡慕。直到今天,都三十多年过去了,每逢同学聚会,几个奶奶级的女生还时时提起。英英,你馍那么白,你家人知道么?


我的馍虽不太白,但有时,挑食的同学不想吃灶上的玉米面发糕了,还时时向我借,我面性软,不好意思拒绝,再忘了还,有一顿就只好饿肚子。


记得初二那年6月的一周,我班有个女生,由于天热只带了三天的馍,吃完了家人也没及时送,眼看断顿了,就借我了个大锅盔。为啥是锅盔?因为每年5一6月份,由于天热,蒸馍不耐存放,容易长毛发霉,我妈就用农村的大铁锅用柴火给我烙两个大锅盔,虽干却耐放。


这位同学借我大锅盔后,还回的却竟然是蜂窝煤炉上烙的小锅盔,比借我的小了整整一圈,而这一圈至少有一寸宽,我呆呆地望着那个袖珍版的锅盔,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得怏怏不快地收下了。剩下的几天,只好每顿减量,勉强维持,每到中午最后一节课,肚子饿得咕咕叫,听课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十分难熬。


就这样,生活照样过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觉得快乐开心而充满意义。


有时,天热嫌锅盔干,开水闷不软,拿了蒸馍,在墙上楔上钉子,将馍袋子挂起来,晚上还要倒腾,让通风透气,以延长存放时间。


就这样,也不免捂坏,有的长了毛,有的长出了绿色的霉斑,有的身上布满灰色的斑点,如同斑点狗似的。我就打一盆清水,用毛巾仔细擦去绒毛或霉斑。用开水多冒几遍,照样吃得有滋有味,一点儿也不浪费。


由于天热,连咸菜有时也会发馊起白腻,只好用开水淘洗几遍,滤去白腻的浑水,滋味虽淡了不少,仍是佐餐佳品。


由于老放咸菜,铝制饭盒不耐腐蚀,都烂了洞,换过几个呢。


因长时间吃开水泡馍,不吃蔬菜,身体缺乏维生素,口腔溃疡时常光顾,这块刚好,那个又来,有时还会安营扎寨,连说话也疼,苦不堪言。胃的消化能力也在减弱,臑动变缓,只能习惯软烂的泡馍,不能接纳别的食物。


每逢周六,真是归心似箭,连午饭都省去不吃,逃也似的赶着回家。二十多里路,走得又饥又渴,一到家,饿狼一般大吃一顿,也没有什么美食,无非就是用刀犁几块晾在案板上的搅团或一大碗旗花面,配上炒好的酸菜,调些酱醋,狼吞虎咽吃完,如同享用了大餐般的开心满足。


过完周天,星期一早上,鸡叫两遍,父亲就起身烧水,给我下一碗娘提前擀好的biangbiang面(捞面)撒上葱花辣面,用油一泼,兹拉响过,又香又荃,入口筋道,再卧上一个鸡蛋,堪比天下绝色美味。


吃饱喋美,我要赶路了,娘少不了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地目送我离开,直到看不见。


有句古话说得好:顾嘴不顾身,吃得像个压油墩。狗肚子盛不下二两油。星期天的贪吃及对肚皮的放纵,等到了学校,却要遭遇苦厄的报偿,胃总是不争气地要疼几天,只好每周带上胃舒平和止痛片。


吃的开水泡馍,肚子里面没有油水,连抗寒能力也下降了。我们的宿舍是一间大教室,两边钉上两层木板搭建成通铺,屋顶没有顶棚,四处漏风。冬天下了晚自习,坐在属于自己的两匝半宽的通铺上,我总是把脚塞在棉裤管里暖上半天,才敢钻进冰凉的被窝。刚暖热,又要起夜上外边几十米外的公厕,冷倒在其此,更重要的是害怕。


就这样,我完成了六年艰苦的中学生活。


求学的路虽然艰苦,我们都没有丝毫怨念,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青葱岁月就在这苦与乐中匆匆走过,淡然而平静。


那是一种真正的、内心的平静,已超然了贫穷,也超然了物质上的享受。生命的底色里,也因此增了韧、淬了钢。从此,无惧风雨。

End .

好书推荐

喜欢的朋友一定要点  好看  哦 !

阅读39684
举报0
关注读史微信号:dushi8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读史

微信号:dushi81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