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消防队,救火应该是大家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关联词,
不过除了救火以外,消防队的大家平时也是很忙碌的,
最近在德国发生了一场有点特别的救援行动,大约8名左右的专业消防队员亲自出动只为了救出一只...小老鼠...
2月底一个周日的下午,德国Bensheim小镇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之下,
街道上来往的行人不多,当地居民Knut正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小女儿往回家的路上走着,
走着走着,两个小姑娘突然像看见了什么东西似的大叫起来,
好奇的Knut再定睛一看,哟...这眼前的井盖上怎么多出来一只胖老鼠....
一开始Knut以为老鼠只是在井盖上休息,
但当一家人慢慢走近的时候它并没有四处逃窜,这时Knut才意识到老鼠可能是被卡在井盖的洞洞里了....
这一家人想尝试让老鼠咬住手套然后把它揪出来,但是失败了,
看着尖叫不已的老鼠来回的挣扎,热爱小动物的两个女儿在一旁可是着急坏了,
于是Knut尝试着联系了当地专业的动物救援人员Michael Sehr。
救援大哥Michael Sehr很快就赶来了,
大哥自带了工具,但是...救援未果,他通知了自己一位在当地消防局工作的朋友,
没想到.....
这位朋友又带了自己另外约8名同事一起赶来,
一大队人马就带着各种可能会用到的工具浩浩荡荡的赶来了。
面对眼前这只小老鼠,大家的救援工作也是和平时一样认真!
他们先是分析了一下老鼠被卡住的原因,
“这位女士估计是冬天吃太多脂肪囤了太多,臀部太胖就这样被卡住了,进退两难...”
接着现场拍照取证:
瞧这...绝望悲伤的眼神...
一切就绪后,救援工作正式展开,
大家吭哧吭哧的拿出工具器材,围成一圈开始讨论救援方法,
你看,我们这样把她直接拉出来也不是个事,
大家先是把井盖慢慢的抬起来:
然后将井盖用专业器材卡住,留出下面一部分以便人可以把胳膊伸进去:
接着Michael大哥侧身躺下,试图把手从下面将老鼠拖出来:
但是...失败了...
救援队并没有气馁,他们决定把井盖直接立起来,这样更能看清究竟是怎样被卡住的,也更好的实施救援:
更详细的了解了老鼠被卡的形势后,大家再一次上手开始帮助胖老鼠,
Michael大哥用动物捕捉套索抓住了老鼠,来回尝试了几下,动了!!
终于!!这位胖女士获救了!!
为了让老鼠不再过多的受到惊吓,大家很快就将它放回了下水道放生:
然后一行人又将救援现场恢复如初,
这场救援行动25分钟左右就完成了,
一般来说救援任务通常会收取120欧元的费用,更何况这次还出动了这么老些消防员,但是!此次救援活动并没有人需要出一分钱。
“这是一个非官方行为,我们只是根据《动物福利法》办事,拯救了这个小家伙。消防部门的人都是我好朋友,他们只是和我一起处理了这件事而已,即使是被许多人讨厌的动物也值得尊重。”善良的Michael大哥解释到~
第一个发现老鼠的Knut先生的两位女儿画了一幅画送给了Michael:
画中画着一只胖胖的大老鼠,老鼠的周围还冒着几个爱心,同时在画面的右下角用德语写着“谢谢”:
事后这则短短几分钟的救援视频被发布在了网上,
无数的网友观看了这一“紧张惊险但又有点可爱”的救援视频,
这一群德国消防员也受到了无数的称赞,
“哇哇哇,这个老鼠叫的好撕心裂肺啊,感觉她都要叫出心脏病了hhh。另外干得漂亮!即使是老鼠也应该和其他动物一样得到生存的机会。”
“老鼠能获救真的太棒了!每个生物都是有感情的!”
“谢谢!我是一个生活在乡村的男孩,我也并非一个动物权利活动家,没错,我会杀动物吃,因为我不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但即便如此,动物应该受到尊重。对于老鼠来说,尽管它们在人类眼中总是负面的形象,但是你们的做法绝对是正确的做法。值得尊敬,做得好!”
“感谢你们对待这种生物也能如此善良。”
“太棒了吧,可怜的老鼠多幸运啊才能遇到你们这些好人!”
不过在众多的称赞声后,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
“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试图要救一只老鼠??它们可是‘害虫’啊”
“难道不应该杀掉它吗??等着给别人传染疾病吗?”
“为什么就不能简单点直接杀掉呢?下一步还打算怎么做?让这老鼠跑回下水道然后传播更多的细菌吗?”
“我真心希望他们事后最好把这个老鼠杀了,老鼠是害虫啊。”
ref:
https://www.dw.com/en/german-rescuers-hailed-as-heroes-after-freeing-fat-rat-from-manhole/a-47698856
--------------------------------------
一个在野设计师的日常:拔出来的时候一定是“啵”的一声
鱼果卡曼:闲得蛋疼,浪费警力
我是小公主喵子:为什么救四害之一
登登要成功转专业:之前有看到过有人说可能因为是小朋友发现的,为了不让他们失望吧。
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堂:emmm我真的不太喜欢老鼠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英国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英国那些事儿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