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又要吃“糖丸”了!拯救14亿中国人的他却走得无声无息…

作者:新疆我的家 来源:新疆我的家 公众号
分享到:

03-01

今天早晨出门上班,小编又看到了小朋友在爸妈的代领下在门诊服糖丸。记忆一下就回到了小时候。


虽然很多童年记忆模糊了,但我对糖丸的记忆依然清晰,冰冰的甜甜的,自从吃过就再也不曾忘记,至今都认为是最好吃的糖果。

糖丸其实叫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在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研制糖丸的老先生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一辈子都在跟病毒较劲。


这位老人就是顾方舟,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伟大的病毒学专家之一。


2019年1月2日,顾老千古,享年92岁。


从此,在这片早已没有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土地上,也没了“糖丸爷爷”的身影。


跟大多数默默无闻奉献的科学家一样,

他活着的时候不为我们知晓,

然而,有如他名字中的“方舟”二字,

他是让几亿中国人免于

“死神”威胁的“救星”!

是的,用“救星”形容他的功绩

一点儿都不夸张。

他对中国人的贡献实在太大,

甚至可以说,

从60年代直到今天出生的孩子,

都应该谢谢他!

 01 


顾老救国家于水火,因为他生于纷飞战火。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宁波,距离镇海港太平轮沉没之时尚且二十几年,但是一场关于顾家的“瘟疫”已然开始。



1930年,周瑶琴领着4岁的儿子站在码头翘首,那一天风很大,浪很凶,而他们也没能等到那个风度翩翩的一家之主。


海关公司的同事指着担架上面色乌青的病秧子,对凛冽海风中的孤儿寡母说:对不起,是黑热病


14世纪,一艘海上贸易的船只将一只携带黑热病病毒的老鼠带进意大利,从而导致欧洲盛行,死伤无数,成功将文艺复兴后推了近半个世纪。


黑热病,顾方舟遇见的第一种传染性病毒,以父亲的死亡为代价。



4岁,他懵懂地接受了命运的苛待,很多年后,他渐渐明白那种感觉,叫做丧父之痛


为了养家糊口,母亲周瑶琴辞去教师职业,只身赴杭州学习刚兴起的助产技术,年幼的顾方舟交由外婆照顾。


有一次学校排演话剧,老师偏偏让顾方舟演乞丐。同学都笑话他没有爸爸,家里穷,就该演乞丐……


为了不让外婆伤心,懂事的他只好装作喜欢演乞丐。可忆及童年“受到各种歧视”的往事,即使年过八旬,顾老依旧潸然泪下……



母亲学成归来,成了职业助产士。不想在租界里却受尽地痞滋事、流氓敲诈,一次警察借保护之名行勒索之实,恰巧被顾方舟看见。


1934年 顾方舟的母亲周瑶琴(前排右二)


他满是愤怒,母亲叹了口气,摸着他的头说:“儿子,你要好好读书,要争气。长大了,你要当医生。当了医生,我们就不用求别人了,都是别人求你救治。”


在十多岁的顾方舟听来,“不用求别人”这句话,是有多么大的吸引力!从记事起,他的世界充满嘲笑、欺负、欺侮、压榨……而想到以后可以不用求人,不用在乎这些人的脸色,他决定:我要争气,我要听妈妈的话,当医生!


中学时代的顾方舟


从医,让父亲的悲剧不再重演,让这世间少一些妻离子散,让自己有能力为祖国收拾起破碎山河。



1944年,顾方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在那里,他遇到了授业恩师严镜清先生。


严先生早年赴美留学,归国后是享有盛誉的公共卫生专家。

严镜清先生


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年代,国人已是自顾不暇。除去为温饱餐饭忧心,再无他想。至于公共卫生,更少有人关心。



据统计,解放前中国每年有近600万人死于传染性疾病,而令人触目惊心的卫生环境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课堂之上,严先生每每讲起便哀其不幸,导师在台前的声声呼喊也常常令顾方舟涕泪交加。





大学毕业后,顾方舟来到大连卫生研究所,从事痢疾研究工作。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4个月后刚刚摆脱战火的中国,向友国派兵支援。


在横渡鸭绿江的军队之中,有一个白衣,是顾方舟。


从战火中来,烽烟又起,他一往无前。


他要到战场上去,成为后防线上的医疗战士。



1951年,顾方舟被召回大连,在研究所的宿舍同妻子李以菀举办了简陋的婚礼。


然而婚礼的结束也他们四年分别的开始……



 02 


作为新中国的前沿医学人才,顾方舟成为第一批留学苏联的学生,被派往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学习。


那时候,一个留学生的花费相当于国内3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


所以,即使万般不舍,为了大家,他只能牺牲小家。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1955年夏天,顾方舟以优异论文成绩取得苏联医学科学院副博士学位,结束在苏联的学习,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


也正是在这一年,脊髓灰质炎在中国集中爆发。



在江苏南通,1680个天真孩童一夜之间,或足不能行,或手不能持,直至终身残疾;


466个孩子在急促的呼吸之中告别了新奇的人世。


更为恐怖的是,这种疾病自发现之日起,迅速在全国多座城市蔓延,青岛、上海、济南……


一时间,家家户户闭门不出,举国上下,一片恐慌。



这一年,脊髓灰质炎的致死率高达27.75%,而医学却无法给出治愈之策。


一次,顾方舟在医院里遇到一个背着孩子的妇女。


妇女几乎是冲到他的面前,整洁的白大褂被生生拽变了形: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他以后还得走路,参加国家建设啊!


虽然妇女迅速被拉开,但顾方舟望着那个母亲身上畸形的病儿却再也无法释怀,为医者无能的绝望让他无颜示人。



后来,保安告诉他,那个妇女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坐了很久……几十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顾老潸然泪下。


那一刻,他决心已定,攻克脊灰势在必行!


1957年,在恶臭的粪便堆里,顾方舟第一次证明了I型为主的脊灰流行。


然而病毒没有给他稍作喘息的机会。1959年,疫情从南方蔓延到了中西部地区,脊髓灰质炎的防疫工作事态严峻、急如星火。 



攻克医学难关非一日之事,但是脊灰病毒已经势不可挡,卫生部决定派顾方舟等4人,进行脊灰疫苗的研发工作。


其实早在1950年,美苏联合研究所已经研制出两种脊灰疫苗。


其一为在美苏普及的死疫苗,安全但价格昂贵,且无法大规模阻隔病毒传播。


其二为美国的Sabin教授所研发的活疫苗,高效,低廉,但没有进行安全试验。



新中国初建,百废待兴,加之人口基数大,顾方舟决定冒险一搏,推进活疫苗研究投放。


在中苏关系陷入冰点的时刻,他只身犯险二入苏联,利用个人关系带回了部分原始资料和活疫苗原液。


顾方舟与恩师列夫科维奇教授


1959年9月,一辆火车从莫斯科出发开向中国。


列车上,顾方舟略显拘谨的坐着,手腿并用,紧紧地扣住身前的箱子,他深知这箱子里的瓶瓶罐罐承载的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被病毒颠覆,还是涅槃重生,一切全在次一举。


回国后,他立即成立研究小组,争分夺秒研究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他给227只猴子做了4500张病理切片,有人计算过,如果将这些切片摞在一起,大概有四层楼高。


1959年年底,实验证明,在猕猴身上活疫苗安全可行。


接下来,就是人类试验。


顾方舟与同事相视一笑,将试管中的第一批活疫苗一饮而尽,以身试药。


成则福泽万家,败则祸及自身,万幸研究员悉数无碍。



最后,是儿童试验。


成人没问题,但是考虑到疫苗主要给孩子使用,成年人身上可能早就自带抗体了。检测结果不完善,真正的目标群体还没有试验数据。


可是,又去哪里找儿童测验者?


顾方舟瞒着家人,把脊灰活疫苗先喂给了自己的孩子,小孩当时五岁,一旦失败,孩子将面临瘫痪甚至死亡的问题。



“那段日子,也是顾方舟做父亲最细心的时候,孩子出去玩,他会远远望着,晚上孩子睡觉,他也会守在床边,等孩子睡着了,看起来很健康,他才会走到书桌前继续工作。”



需要说的是,当时提心吊胆的不止顾方舟,研究所其他科学家也跟着给孩子喂了疫苗,因为首先是测验的样本不能只有一个,还因为大家觉着,自己的孩子都不敢用,凭什么给别人的孩子喂药。


每天,研究所的同事上班彼此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家里孩子还好吧?


还是万幸,试验成功。



 03 


生产脊灰活疫苗,有一种重要的原料就是猕猴的肾活细胞,因此,猕猴成了生产基地选址的重要因素。


1960年,昆明滇池对面一片人迹罕至的高原山林成了研究基地。


一群年轻的科学家,背井离乡,在大山里的山洞栖身,领头的还是顾方舟。



山洞里一片荒芜,科学家们的一腔热血成了山洞里最多的资源,他们为它取名“花红洞”。


建设13700平方米的研究所人手不足,顾方舟扛起水泥就成了建筑工人;


食物匮乏、资源短缺,他跳进田埂种菜施肥;


山上没有冰箱,疫苗无法保存,他每天把疫苗背到山下的肉制品厂冷藏,一天往返十多次;



三年自然灾害,人们跑去抢猕猴的口粮,顾方舟凭一己之力在危难时刻保下疫苗火种。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进山视察,顾方舟立下军令状:“周总理,我们的疫苗如果生产出来,给全国7岁以下的孩子服用,就可以消灭掉脊髓灰质炎!” 


 周总理听了,认真地问:“是吗?” 


顾方舟拍着胸脯道:“我们有信心!” 



1960年到1961年,北京上海等11座城市,450万名孩子服用活疫苗,试验证明疫苗防疫率高达93%。


至此,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正式宣告成功!



六载埋头,一朝功成,顾方舟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邀功请禄,而是:改良!


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冷藏疫苗往往尚未抵达就已经变质,并且液体运输所造成的损毁率也不容小觑。



成功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良心,但开创性地构思生产疫苗糖丸则是一个为父者的柔情。


1964年,“脊灰”糖丸疫苗全国推广开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



1990年, 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


自1994年9月在湖北襄阳县发生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没有发现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2000年,顾方舟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一如当年向周总理保证一般肃穆。

此前一夜,74岁高龄的顾老激动得一夜未眠,他说:“我们这几十年,这辈子,没白辛苦。”



2016年,糖丸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新疫苗取代,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此,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处于“无灰状态”。




如今,顾老先生载誉而去,数十万儿童的健康甚至生命因他得到保全。对于老先生,除了感激没有其他,不仅救人还成全了大家舌尖上的童年。


我还记得当初吃到糖丸,总觉得是为了骗我打针,特意给的糖果奖励。工作后甚至特意查过哪里能买到糖丸口感的替代品,可惜买了一堆口感都不对。


那种口感,只能留在记忆里了,就像这位老人家的故事,应该也会长久被大家记住吧。


最后,我只想说,老爷子,谢谢你的糖丸,好吃。


生于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

成于江河初建的未兴之年。


家与国,

人与民,

在顾方舟先生的一生,

交相辉映,互为唇齿。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先生之名,世代流芳。

来源:北洋之家、中国科学报、新闻哥

编辑:柠檬精  审核:月之  终审:海峰

其他人都在看


255年前没有这个民族几千人西迁到新疆,就没有今天这个“粮仓”

杨紫“爸爸”刺痛无数人:父母走了,你直面死神

新疆人为什么喜欢吃拉条子?这篇文章真真是说到心坎里了

新疆小伙跳新疆舞!动作太拉风了!真是一场视觉盛宴!好久么看过这么歹的舞蹈了!

他们曾经生活在新疆,如今功成名就,究竟什么滋润了这些大腕…

高手在民间,评论更精彩

往下拉查看或提交您的评论

新疆风俗 新疆人情 新疆故事 新疆我的家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阅读38744
中国人 
举报0
关注新疆我的家微信号:gh_bc3636a258b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疆我的家”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疆我的家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