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这样一家宾馆,频繁现身于新闻联播;迄今为止共接待过130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这里的“总统套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总统套房!
这里还经常举办行业高端论坛、峰会。
“流量小鲜肉”,也对能造访钓鱼台国宾馆而感到荣耀满满。
见证奇迹,“锦鲤”翻身打挺。
说到这里,您一定猜到了,这里就是——钓鱼台国宾馆!
早为皇家禁苑
钓鱼台国宾馆位于阜成门外,玉渊潭东,阜成路与三里河路交汇的西南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的金代,章宗皇帝完颜璟酷爱垂钓,在此筑台,因而得名。
明代万历年间,钓鱼台成为皇亲的京郊别墅。
清代,乾隆皇帝敕命疏浚玉渊潭并在此兴建行宫,收为皇家园林并引来西山之水扩容玉渊潭、钓鱼台水域,还为每座亭、台、楼、阁亲笔题写了匾额。
1774年,乾隆皇帝亲自为钓鱼台西侧瓮门赋诗题匾“钓鱼台”,如今西侧瓮门上壁依然嵌有乾隆书这3个字的石额。
“堤柳四垂,水四面,一渚中央,渚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鸟闲,曲房入邃,藤花一架,水紫一方。”这是清代文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描绘的钓鱼台盛景,俨然一帧江南园林的画面。
“远去了鼓角争鸣”,曾经的钓鱼台见惯了兴衰更迭,却从不改雍容华贵。
时间来到了1958年夏季,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要在北京建造一批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重大工程。
1958年 北戴河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考虑到届时将邀请多国首脑政要来华,周恩来总理提出在这些重大建筑中要包括一个有特色的高级国宾馆,供出席庆典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下榻。
定址西郊 工期神速
在接到周恩来的指示后,外交部立即成立了选址小组,在走遍京郊大地后,最终锁定在了西郊。理由是:外宾抵达首都机场后,乘车进入北京城区,必然要经过天安门广场及东西长安街,在饱览市容之后抵达国宾馆,这样他们就能领略到新中国及北京建设的巨大成就。
50年代的天安门广场
京师西郊的皇家园林遍地开花,钓鱼台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第一凭借的是本文开篇所言的如诗美景与尊贵历史。
其二便在于这里距离市区尚不算太远,即使当年的京城出了二环便是“村”,可如今三环内都寸土寸金的现状彰显了国宾馆选择定址钓鱼台的正确性。
如此建设重任,落到了新中国著名建筑师张开济的肩上,天安门观礼台、三里河“四部一会”建筑群、北京天文馆等建国之初的经典建筑均出自他之手。
距离钓鱼台不远的三里河“四部一会”建筑群
时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还没有星级饭店的概念,而且钓鱼台本身就是风景别致的古典园林。主持设计的张开济说:“作为中国接待各国政要之处,建造这种别墅要体现出秀美,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又要非常大气。”
张开济先生
为了营造风格独特的园林建筑,钓鱼台国宾馆种植栽培了4万株花木,300棵油松,数百株樱桃、白玉兰、牡丹、紫罗兰等。一年的时间,宾馆内兴建了15幢浅灰色、米黄色和乳清色风格各异的别墅楼,集皇家行宫的大气与江南园林的秀气于一身。
和其他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一样,由于时间紧迫,且北京当时的物力有限,需要调动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国宾馆的家具从上海定制,地毯从天津定制,丝绸料从苏州运来,餐具、工艺瓷器是景德镇定制……几乎汇聚了全国的资源。
为了赶工期,国宾馆的建设工程几乎是边设计、边施工。当时的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每到夜晚,设计室内总是整夜灯火通明,有很多施工单位负责人在现场坐等图纸。经常是一幢楼的基础图纸完成时已在午夜,施工人员就马上拿到工地上,连夜放线、刨槽,真可谓分秒必争、急如星火。
终于,1959年8月,钓鱼台国宾馆主体建筑全部完工,在建国10周年到来之际,这座庄重典雅、具有皇家气派的现代化超五星级园林别墅宾馆惊艳亮相,自此成为重大国事活动的见证者,堪称为国家大事的晴雨表。
熠熠生辉的外交舞台
1959年应邀访华参加国庆10周年庆典的国宾有苏联的赫鲁晓夫、越南的胡志明、朝鲜的金日成、阿尔巴尼亚的谢胡、蒙古的泽登巴尔等,他们都下榻钓鱼台国宾馆,每个代表团入住一栋楼。
前排左一 赫鲁晓夫
各楼从中心湖南侧起始,沿逆时针方向,由“二号楼”编号至“十八号楼”,其中为尊重外国习惯,不设“十三号楼”;而为尊重中国传统,以“芳菲苑”替代“十七号楼”称呼,以“八方苑”替代“四号楼”称呼。
1970年,流亡中国的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京后被安排在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周总理专门做了精心安排:古董、字画,各种典雅、整洁的家具一应俱全;这位落魄亲王的流亡之路,并没有预想中的颠沛流离,反倒从此变得优哉游哉......
此外还专为西哈努克的夫人莫尼克公主挑选了一批可靠的服务人员。周恩来安慰西哈努克说:“请你暂时把中国当作你的第二个家吧。”从此,西哈努克成为了钓鱼台的“老住户”。钓鱼台囯宾馆也成为了连结中柬友谊的桥梁。
周恩来总理与西哈努克亲王
1971年7月9日,一队轿车驶进钓鱼台国宾馆,车队在6号楼前停下,车上坐的是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6号楼客厅门口,周恩来与基辛格微笑握手时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29年来第一次握手。”基辛格惋惜地感叹道:“遗憾的是这次握手不能马上公开。”从此,冰冻的中美关系开始悄悄地融化了。
周恩来与基辛格
18号楼位于宾馆的中心位置,三面用青瓦白墙围起,一面临水,自成一统,是专门用来接待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元首楼。
1972年2月21日, 在检阅完仪仗队后,周恩来和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同乘一辆红旗防弹高级轿车,驶往钓鱼台国宾馆。周恩来夫人邓颖超等在尼克松、基辛格及白宫随行人员下榻的18号楼前迎接。
随后,钓鱼台国宾馆见证了基辛格与乔冠华逐字逐句地研究商讨公报,见证了尼克松主动而有礼地伸手帮助周恩来脱下大衣的一幕,为随后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布,打下坚实基础。
尼克松为周恩来脱外套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也下榻在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建筑工人出身的田中角荣对国宾馆的建筑产生了兴趣。在宾馆会客厅,田中首相问:“这国宾馆大概造了有10年左右了吧?”“这是1959年建的。”周恩来笑着回答。
周恩来与田中角荣
1986年10月,钓鱼台国宾馆18号元首楼刚刚修缮一新,便迎来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乘车驶进宾馆的那一刻,女王就发现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从车窗往外看去,如烟的垂柳、弯弯的林间小路以及粼粼的湖光从眼前闪过,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归还原圆明园鎏金狮子
邓小平在养源斋会见并设午宴款待英女王和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邓小平特意到庭院中迎接女王一行,笑容满面握着女王的手说:“能请你们来很高兴,请接受一位中国老人对您的欢迎和敬意!”
邓小平与伊丽莎白二世
邓小平对女王说:以前香港问题是一个阴影,笼罩在两国的头上。现在这个阴影消除了,我们之间的合作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前景光明啊。
钓鱼台国宾馆2号楼,位于宾馆东门右侧,这里曾举行过举世瞩目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和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
上世纪80年代末,钓鱼台国宾馆拓建了园中园——芳菲苑。芳菲苑内的谈判厅,被誉为亚洲第一谈判厅。1991年,美国国务卿贝克访华,与钱其琛外长在此进行了长达18个小时的会谈,使1989年以后一度冻结的中美关系开始溶解。
2017年5月中旬,钓鱼台国宾馆迎来了多名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外国政要、首脑。
在雕栏玉砌的路面和茂密青葱的林木掩映之下,钓鱼台国宾馆所开启的,是一段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的煌煌巨道。
几代中国领导人中的外交精英,相继在钓鱼台国宾馆施展着纵横捭阖的外交才华,彰显了泱泱华夏的大国风范,他们的风采深深被印刻在了钓鱼台国宾馆的历史当中,书写着汗青,左右着时局。
虽然在1980年,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对社会开放营业,可这家宾馆的特殊性决定了进出这里必然需要诸多手续、条件。如果将来您有幸能去一次的话,一定记得在饱尝美景的同时,去品味历史,追忆往事。
地址:阜成路2号
交通:9号线白锥子站
养源斋”三字是乾隆皇帝题写,后成为国家领导人举办重要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为钓鱼台的院中之院,古树参天,翠竹花草掩映,别有情趣。
参考文献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周恩来与钓鱼台国宾馆》
部分图片来源新浪微博,作者见图片水印
整理/壹月陆日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北京北京”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北京北京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