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你这样吃饭,是会得癌症的

作者:洞见 来源:洞见 公众号
分享到:

03-01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物道君

来源:物道(ID: wudaoone)

选择什么样的食材,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胃癌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懒癌。

如今,时常看见有人因长期饮食不健康得胃癌、肠癌的新闻。

但我们好像见怪不怪。

依旧因为“懒得做饭”而选择外卖,依旧抱怨工作忙碌而去吃外面的食肆,依旧因为刷剧、游戏而忘记了饭点。

常听这样一句话:你的懒,就是未来的癌。


01

  • 身体懒,口味重。

我常疑惑,为什么平日耗时的煲仔饭,点外卖却可以半个小时就做好并配送。

后来才知道:那些作坊接到订单时,并没开火,而是把料理包微波炉加热一下,装入精美的包装里,就成了“豉汁排骨煲仔饭,广式腊味煲仔饭,香菇滑鸡煲仔饭......”

3个月前,有媒体爆料了外卖料理包的真相:你吃下的外卖,可能是廉价劣质的料理包。

料理包工厂的工人自己说,肉是买那些比市场便宜的货,大批量买入,放入充满血水的池子中,放入冰库里,那些我们吃到的排骨粒甚至放了一年。

如果有原料变质了,他们只要油炸后,加入重味的佐料,就变成美味的佳肴,根本吃不出它的变质味道。

事实上,使用料理包在餐饮行业中并没多大问题,但一个安全的料理包必定经过严格的检测。

问题在于:我们无法得知点的外卖是不是变质的料理包?也难以想象这样的食材会怎样摧毁我们的健康?

对食材的鉴别,就像踏入一个充满迷雾的丛林,你不知道下一步是悬崖还是急流。

把对健康的掌控权交付给这样未知的食材,怎能放心?

吃进嘴里的东西,还是要亲眼见到,才安心。


02

  • 口味重,体重重。

记得以前看过的养生节目访谈,有位医生谈及他的一个病人:

那位病人35岁,在北京打拼十年,在事业稍有起色时,确诊了肠癌晚期。

原因很简单:整整十年来他没有开火做过饭,全是外卖、或下饭店。

一些饭店为了吸引顾客,增加菜品口感及色香味,都是高糖、重盐、多油多味精。

陈晓卿在节目中说过,他问那些营销非常好的餐厅诀窍是什么?

人家非常坦诚地说:“手再重一点。”

以前在外面吃饭,我会惊讶于饭店的清炒菜心,油光油光亮晶晶,好看极了。

直到自己有次放多了油,做出来的菜心也很好看,可用筷子夹起来,一挤能挤出好多油。

偶尔在外面吃一盘辣子鸡,骨酥肉烂,咸香入味,但吃完总感觉咸得口渴,在家做的话,虽然菜品不甚好看,但起码不会重口。

其实许多人已经用体检报告证明:长期吃多油重盐高糖的饭菜,身体肠胃都或多或少有各种慢性病,体重也稳步上涨。

有时候在外吃确实比家常菜好吃,但心中总不踏实,不知道你吃进了多少油盐糖。

自己做饭最健康的地方就是:油盐糖多少勺,我心里有个数。

毕竟论健康,外面的山珍海味,终不及自己做的清汤挂面。


03

  • 不要让懒,成为生活的癌。

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选择什么样的食材,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自己做饭,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能吃出心安,不会慌张。

以前有提过一个朋友,常说:“我一个人,懒得做饭啦。”

他家的厨房一直冷冷清清,没一顿饭是自己做的,三餐除了外卖就是下馆子。

酒肉从没少过,啤酒、烧烤、猪杂都是他最爱,还说着:“大酒大肉,那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长此以往,他脸上总有种腊黄色,关节开始疼痛,走路都有点难受,有点痛风的迹象。

不要让懒,成为你不做饭的借口,也不要让懒成为生活的癌症。

后来他终于开始学做饭了,吃顿烧烤也会坚持喝着凉茶,慢慢学着做菜,买了一顿锅碗瓢盆回家捣鼓。

他真正开始自己做饭后,厨房有了烟火,脸上气色也变好了,整个人活得热气腾腾。

自己做饭,去一趟菜市场,在满目琳琅的食材中,在菜贩吆喝声中,挑几根排骨,买两条鱼,再让老板送两根葱,告诉他:你要做清蒸鱼。

这才是安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己亲手做的粗茶淡饭,远胜过外面饭菜的光怪陆离。

逛一趟菜市场,下一次厨房,并非只为那一碗食事烟火,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是为了在一饭一蔬中,精致过活。

一辈子很长,你还要吃很多很多顿饭,也会面临很多次饮食的修罗场。

别懒,自己做顿饭吧,不慌,亦不忙,趟过这尘世的焦虑,方能走过这人间的恐慌。

最终你会发现,世上没有一种癌症是一天迸发的,它们早已潜伏在你身体多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早早面对。

不要让懒,成为生活的癌;不要让癌,成为明日的忧。

生活还要向前,所以更要吃好喝好,日子过好。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好看哦 

阅读37553
举报0
关注洞见微信号:DJ0012398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洞见”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洞见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洞见

微信号:DJ00123987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