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院线越来越好了,这话不只是说说而已。
前脚奥斯卡刚刚尘埃落定,后脚国内立马引进——
《绿皮书》,这部号称十年来国内评分最高的“最佳影片”。
到了周一,票房破1.3亿不说,甚至击败了《驯龙高手3》和《阿丽塔》,登顶单日冠军。
仔细看看,戏里体面优雅的“谢利博士”,在最近一段时间是不是格外眼熟?
《阿丽塔》里面有他。
神级IP美剧《真探》里面有他。
就连去年惊艳亮相的《蜘蛛侠:平行宇宙》,也有他。
本届“奥斯卡最佳”,他一个人就占着两部,还是跨界。
而他自己,更是凭着《绿皮书》拿到了第二尊“最佳男配角”的小金人。
他就是马赫沙拉·阿里。
单看名字,有点奇怪。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绿皮书》正是凭这个主演的名字,才引起“阿里影业”的注意,才引进中国的。
但其实,这还不是他的原名。
原名还要更加拗口,甚至可以直接拿去当绕口令:
马赫尔沙拉勒哈什巴兹·吉尔摩
这个名字,来自于希伯来圣经《以赛亚书》,是他虔诚的牧师母亲赋予他的。
意思是,“抓紧战利品”。
他出生在加州的奥克兰市,距离世界电影工厂的好莱坞,也就5个小时的车程。
可别看就这5个小时的距离,那一头的世界,还是完全陌生。
他跟表演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在百老汇演出的父亲。
可双亲离异,每年他都只能与父亲相处很短的一段时间。
“种子”,还没有发芽。
那个时候,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走上表演这条路。
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进了一件事——
篮球。
对,你没看错,海报上这位23号,正是我们的阿里叔。
16岁的他,以场均14.2的分数拿到NCAA(美国大学体育协会联赛)第一级篮球奖学金(最高级别);
进入篮球名校圣玛丽学院,还跟后来的NBA名将纳什有过几次交手。
不过,看看这技术统计就知道,大学四年,他混得并不好,进入NBA基本上没有希望。
一次偶然,他在大四的时候出演经典话剧《Spunk》。
演出之后,他收到了一位教授送来的卡片,上面写着:
孩子,我不知道你毕业后的计划是什么,以及表演是不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你身上有一些特别的东西。
“种子”终于生长,迷茫变成渴望。
叛逆,就跟每个20岁出头的青少年一样。
他因为转换信仰,把自己的姓都改成了“阿里”;
大学毕业后,舍弃经营那么多年的体育事业,转投进完全陌生的领域;
甚至之后有几年,生意不景气,他还戴上墨镜金链子,玩起了说唱。
谁能想到,凭着这股劲儿,他还真的扫清了不少障碍。
2000年,他从纽约大学的表演系硕士毕业,已经是26岁了,隐隐有些焦虑。
在我看来,22岁到27岁是你成年生活中最关键的几年,现在是你在成长的茧中孕育的时候。
而阿里最关键的这一段时光,大部分都在学校度过,并没有走到剧院、片场这些“表演艺术”的一线战场中。
他只能赶紧把自己投入进去。
从跑龙套开始。
阿里接的第一部戏,叫做《逝者能言》,纯粹是被拉上去充数的。
就算是跑龙套,也绝不踏实。
剧组表面遵守着一条“种族多样性”的规定,但只有人来查,才会让他顶上;除此之外,龙套也没得跑。
甚至9·11事件以后,因为他经常在外面奔波,还被FBI列入观察名单,以为他是从事什么不正经的工作...
直到2008年,他在《返老还童》中出演男主的养父,才算是有所好转。
那是他第一次拍摄大制作的电影,也是第一次和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这样的巨星搭戏。
属于阿里的爆发点在2013年,《纸牌屋》第一季播出,他是游刃有余的公关高手雷米。
狡猾,而又真挚。一体两面,被他牢牢地握在手掌心里。
这部剧集,让他拿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提名,艾美奖的剧情类最佳客座男演员。
阿里,也终于从漫长的泥泞里游脱出来,站在了好莱坞整个工业体系的瞩目之下。
接着,他遇到了《月光男孩》。
人情像潮水般涨落,可胡安,似乎永远也不会倒下。
阿里饰演的是一个底层没错,可他也是男主记忆中缺失的父亲形象、精神导师。
我的爸爸在我20岁就离世了,我甚至能计算出和他见面的次数,但他却是对我印象最深的人。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很需要别人对我们说:“你没事,你值得,你很特别。”
阿里说,《月光男孩》比任何一部片子都要让他更有共鸣。
所以,你看到他结实的臂膀;
所以,你听到他温厚的声音。
虽然戏份不多,但阿里做到了,让这个“胡安”一直在戏里。
凭借这个角色,他拿到了人生第一尊小金人。
还记得当年奥斯卡的天大乌龙吗?
《月光男孩》这部电影,当时站到“最佳影片”的领奖台上,就承受了很多质疑。
理所当然,这份质疑也传递到了阿里的身上。
更不要说,他还击败了堪称好莱坞“大戏霸”的杰夫·布里吉斯(《赴汤蹈火》)和迈克尔·珊农(《夜行动物》)。
靠着肤色拿奖?
粉碎质疑最好的办法,就是平静。
获奖之后,阿里说自己唯一的变化,就是终于有机会挑选剧本了。
于是,刚隔了一年,他就给我们献上了这部《绿皮书》。
说实话,条姐在第一遍看完电影以后,无法分清出阿里跟v叔哪个是主角。
只因为“唐·谢利”这个角色,实在是太鲜活了,太有生命力了。
吃鸡的时候不自主翘起的兰花指,既是修养,也是他异于常人的精神世界。
你可以看到,他行于荆棘遍布的“深南部”而不缕尘埃的优雅;
你可以看到,他和在田野间劳作的同胞对视时刻的挣扎。
你可以看到,他试图接纳自我的愤怒与无助;
也可以看到,在雨夜咆哮的崩溃和伤疤。
你看到了,可有的时候你又看不到。
因为阿里,已经完全把这个角色打碎,融入进彼时彼刻的血液和呼吸当中。
克制的表演,在当下这个普遍用力过猛的年代,显得多么宝贵。
表演是克制了,但热爱是放肆的。
这两天,《绿皮书》的幕后花絮放出来,揭秘了不少拍摄的故事。
那几段看到想起立鼓掌的弹琴戏,是不是自己拍的?
不尬吹,不是。
是爵士乐大师克里斯·鲍尔斯上手演奏,再后期合成的。
甚至,阿里本人在之前拍戏的时候,也接触过钢琴演奏。
真正难模仿的是什么?
是真实的“谢利博士”作为当时世界上最棒的钢琴家之一的那份骄傲的情态,以及在舞台上夺目的光彩。
为了这个,阿里特意跟忙于演唱会的克里斯学习了三个小时的时间。
一个月后,两个人再度见面。这时候的阿里,已经能够独立演奏出很多复杂的曲目。
最动人的,还是他走上片场时的那一句——
我所有的准备好像都消失了,只剩虔诚。
条姐想起,窦文涛在《圆桌派》里说过的这么一番话:
你说演员到底过的是个什么瘾?我猜,大概是他想把这一辈子活成好几辈子。
无疑,这是贪心的。
但没人说,贪心不需要勇气,不需要智慧。
希望下次见阿里,是在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颁奖台上;
也希望这样“贪心”的阿里,值得你的“好看”和转发。
责任编辑:废话队长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精彩
版权归电影头条(ID:movieiii)所有 转载需授权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电影头条”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电影头条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