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白的头发,坚毅的面庞,浑身挂满军功章。
他是一个兵,一个身披无数荣誉的老兵;一位曾身居副师职领导岗位的退役大校军官;更是一位没有编制、没有官职的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
2004年,徐文涛从首长手中接过原联勤部机关食堂3500平方米场地的钥匙,一心修起了沈阳后勤史馆。钥匙这一握,就是15年。
“不忘初心、身体力行,我能做一根柴,把老一辈共产党人为党为国为民的真实故事讲给大家,点燃每个观众心中的信仰之火,就行了。”
徐文涛馆长为参观者讲解。韩俊 摄
2004年,一直没有战区级后勤史馆的原沈阳军区联勤部,决定修建后勤史馆,在联勤系统工作34年、熟悉部队后勤发展史的大校徐文涛进入联勤部党委的视线。
徐文涛受命建馆时,首长只交给他一把废弃的机关食堂的钥匙,希望他抓紧把史馆建成。一没有展厅,二没有文物,三没有资料,四没有经验。从何干起?怎么干?干到什么样?面对着空旷废弃的机关食堂,徐文涛心中一片茫然。
从建史馆起,为了研究、梳理历史人物和事件,徐文涛把工作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全年无休。22位后勤元老、6位红色经典人物、100位后勤英模的资料,还有4万多字的文字解说、20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500多件珍贵文物,徐文涛一点点从上亿字的史料中筛选出来的。
600多个日夜,徐文涛克服了建馆中遇到的各种挑战,终于在2006年建军节前,如燕子衔泥般将原来废弃的食堂改建成拥有两个综合展厅、6个专业展馆的,全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座战区级的后勤史馆。
2006年8月1日开馆时,没有讲解员,徐文涛只好亲自当讲解员。
为了让上至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少年儿童,都能听得懂、受感动,他拼命地研读历史资料,每天的阅读量都在3万字左右。他还在花甲之年,寻访红军长征路,拜谒红色遗址近百处,挖掘整理红色故事几十个,使他的讲解“连天线,接地气”。
2018年“七一”前后,徐文涛因劳累突发疾病需要住院治疗。徐文涛对提前约好的讲解从不缺席,更不甘心让后勤史馆在“七一”前后休馆。于是他就带着尿袋,忍着剧痛讲解。
“经常有人劝我,现在人们信仰迷茫,你一个人能改变社会吗?但我坚信,党史军史中的真人真事,真知真理真精神,能够感动天下人!我个人能力虽然有限,但是我愿意做一根火柴,用自己的坚定信仰、忠诚担当的人格魅力,点燃每个观众心中的信仰之火。感动一个人,就能感动一个家庭。感动一个领导,就能感动一个团队。我要宁讲万言史,不冷一人心,感动一个是一个!中国人的信仰决不能‘死机’!红色的基因决不能失传!”
从2006年至今,徐馆长已义务讲解1500多场、4000多小时、观众近20万人。每一场解说,他都因人而异,将国史党史军史改革发展史与国情党情军情社情融会贯通,让观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一位观众参观后写道:“后勤史馆是镜子,是明灯,是警钟。每次参观都有新的感受,每次聆听都有心的共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他也被观众誉为全国数千家博物馆中年龄最大、级别最高、最有魅力的讲解员,被评为感动沈阳十大人物,并被聘为国家国防教育首批专家。
有位老军人,曾挑着一台德国产的飞人牌手摇缝纫机,从江西于都出发,一直挑到陕北,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到陕北用这台缝纫机给毛主席做了一套棉衣。这位老军人曾说“我是个裁缝,如果手中没有缝纫机,我就没法为官兵服务了。”
平实的话语,却直接表达出当时革命先烈的为军忠诚,为人奉献的一片赤诚。为了讲好这个红色故事,徐文涛在市场上寻觅了5年,自费1万元才买到一台同品牌、同型号的缝纫机。
2015年,因为军队体制改革,后勤史馆没了编制,但是徐文涛仍然坚守着史馆,坚持着奉献,连3千多平方米展馆的卫生也自己干。“有人问我,你一个大校军官,天天这么干图啥呢?我回答,人,总要有比名利和金钱更高贵的追求!”
在徐馆长的坚持努力下,后勤史馆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他也被评为全国关心教育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受聘为几十个单位的德育辅导员和客座教授。去年,辽宁省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和沈阳市和平区与史馆联手,共建红色精神教育基地,对史馆进行了改造升级;有3位民间收藏家,将珍藏的2000多件文物拿到史馆中,分别开设了党建馆、抗战文物馆和永恒的雷锋馆。还有数人组织创立了红色志愿者团队,与徐文涛同行。
“我作为一个从军35年的老军人、入党32年的老党员,能肩负这样一项伟大工程的创建任务,太幸运了。我一定拿出全部智慧,投入全部精力,把后勤史馆打造成一座红色圣殿,成为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军民共有的精神家园。让各界人士都来参观受启迪,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徐文涛表示。
相声演员志愿者创“辽博之歌”
志愿者为观众讲解“志远舰出水文物展”。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辽宁省博物馆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博物馆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
这誓言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学雷锋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有教师、医生、公务员、学生、退休干部、职工等。
2008年,辽宁省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首次向社会招募志愿者。
那一年,39岁的小学老师许惠萍参加了辽博志愿者的招募,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并接受培训、讲解考核后,正式上岗,成为了辽博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在许惠萍看来,成为博物馆志愿者,不只是拥有了一个光荣的称号,更要有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和传播博物馆文化的知识储备。许惠萍说她还清楚记得自己参与的第一个展厅讲解是《辽代陶瓷精品展》,鸡冠壶、凤首瓶、鸡腿坛,这些陌生又拗口的词语她背了整整一个月。
在辽博志愿者团队中,有两位志愿者叫李巍,一男一女,两个人都用自己的所长为辽博志愿者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男李巍”是一名70后的相声演员,他成为辽博志愿者也整整十年了。
“2009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想创作辽博志愿者团队的歌曲,我就是那个时候加入的辽博志愿者团队的,当时歌词已经出来了,看到歌词心情特别激动,也来了灵感,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把曲子谱出来了”。为了体现志愿者的公益性,李巍还提出对歌曲的第二段采用手语元素。“觉得很幸运,我的曲子得到了肯定,我成为《辽博志愿者之歌》的作曲者。”
《辽博志愿者之歌》也成为了辽博志愿者们在很多需要表演的场合下,必唱的曲目。
11年来,辽博志愿者们先后参与了《辽河文明展》等80多个展览的讲解,截至2018年底,辽博志愿者累计讲解时间近10万小时。他们用声音传播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用行动书写着“志愿精神”,他们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11年来,辽博志愿者们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做出巨大贡献,也取得了国家和省市级多项荣誉。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2018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辽博志愿者团队被“文化和旅游部”推选,获得了“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团队还获得了全国博物馆优秀志愿者团队、文化部优秀项目等荣誉,先后60余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的团体和个人荣誉。
来源: 辽沈晚报(lswbwx)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鹏、朱柏玲
编辑:赵莹莹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辽沈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辽沈晚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