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在北京做生意顺风顺水的营口人吴云锋,将自己一年的股份分红兑换成价值80万元的急救药品,瞒着家人奔赴汶川地震灾区做了21天学雷锋志愿者。离开时他身无分文,靠“流浪”回到了北京。
回营口家中疗养5个月,他作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决定:辞去收入丰厚的工作,做一名全职志愿者。
10年来,吴云锋团队的注册志愿者人数已发展至接近3000人。受他影响,妻子放弃工作也成为全职志愿者,儿子和小舅子也加入志愿者行列。他说,“我理解的合格志愿者,不光是做了多少好事,而是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10年来,吴云锋团队的注册志愿者人数已发展至接近3000人。受访者供图
很多人成为志愿者,是从帮助身边人的小事做起。但吴云锋在没有成为志愿者之前,就做了一件大事,并且不敢告诉家里人。2008年汶川地震前,吴云锋在北京做生意,虽然在生意伙伴中吴云锋只是一个小股东,但是每年的股份分红也有80多万。
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后,吴云锋在北京坐不住了,“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就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当时吴云锋的公司是做医疗投资生意,“那我就送些药品过去吧。”
然而当吴云锋提出要把80万元股份分红换成药品,并且要亲自送往灾区的时候,公司的大股东不干了,“他说你捐这么多物资,没必要亲自去,而且灾区很危险。万一出了事,没法向家人交代。”
为了说服大股东,吴云锋主动与公司签下了一张“生死状”,“出了危险,责任自负。生死有命,与人无关。”
此外,吴云锋还瞒住了家里人,“怕他们担心,不能让我去。”
带着一车价值80余万元的药品,吴云锋从北京出发去灾区。药送到了,完成了任务的吴云锋却不走了,他遣走了同行的一名司机和一名医生,自己留下做志愿者。
接下来的21天里,吴云锋加入到其中一支队伍,跟着其他志愿者负责分发物资,照顾伤员,并且将随身带的钱和手机都给了受灾的群众使用。当吴云锋离开汶川准备回北京的时候,他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搭了一辆部队送物资返程的车,一直给我带到四川。”之后,吴云锋靠着辗转搭车,历经7天的“流浪”回到北京。
让吴云锋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回到北京后竟然患上了灾后抑郁症,“每天晚上睡不着觉,一闭上眼睛就是汶川灾区的画面。”
公司看吴云锋的精神状态不好,于是送吴云锋回营口家中疗养一段时间。吴云锋在家中疗养5个月,“这段时间我跟妻子几乎没说过话,感觉到特别饿才吃点饭。”
吴云锋说,自己知道之前的经历是一个心结,必须要打开。
“我好了,但我要跟你商量件事。”5个月后的一天,吴云锋突然对妻子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想辞职,去做专职的志愿者。”
“她有点蒙了。”吴云锋说妻子被自己的决定吓着了,然后就说,“只要你病好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放弃一个收入丰厚的工作,的确有点不舍得,不过我不后悔。”吴云锋说,人要是想做点事就应该马上去做,千万不要等,把时间等没了,把精力等没了,就来不及了。
从发动朋友一起献爱心做好事,到发展成为注册志愿团队。吴云锋说,自己从没有劝别人加入,而是要影响别人。
“我妻子就是个例子”吴云锋介绍,妻子本来在营口经营一家医疗机构,有时候吴云锋有事忙不开,就找妻子帮忙。时间长了,妻子不但对吴云锋做的事了解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喜欢丈夫做的事。
“后来不用我说,她就主动加入进来了。”吴云锋说妻子已经将自家开的诊所关闭,和自己一样成为了全职的志愿者。不光妻子,自己的小舅子和18岁的儿子也都是志愿者。
吴云锋还登记成为中国红十字会“遗体捐赠”志愿者、“器官捐赠”志愿者,他说这没有什么难的。
目前,被吴云锋影响加入“器官捐献”行列的志愿者已经有10多人,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妻子、儿子和老母亲。
“因为要捐赠遗体、器官必须家属同意签字,所以这个瞒不了我妻子。”吴云锋说,妻子知道吴云锋要做这事时并没有阻拦,“她是学医的,看待这个比较理性。”
父母是儿子的榜样,总听吴云锋夫妻谈论“捐献遗体”和“捐献器官”,儿子问爸爸自己能不能也捐。
“儿子能这么想我很高兴。”吴云锋说,但自己并没有马上答应儿子,“我必须给他讲清楚,让他彻底明白捐献是怎么回事,再作决定。”吴云锋欣慰的是儿子听了自己的讲述后,并没有改变想法,仍然决定参与捐献。
让吴云锋意外的是,老母亲也加入到登记捐献器官的行列。
截至目前,吴云锋组织团队开展各类慈善公益活动1120余次,累积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万小时,筹募善款及物折款价值人民币140余万元。
多年来,吴云锋几乎奉献出全部的个人时间。他带着他的慈善义工团队在助老、助孤、助残、助困、助医、助学、环保、应急救援、传播健康文化、传播公益文化等领域默默做着奉献。
按老人们的需求分类,提供精准的助老服务;添补孤残儿童物资和精神上的不足;组织残疾人学习、培训、旅行,帮助就业,和残疾人兄弟姐妹们同乐;为特困家庭提供物资帮助,帮助他们寻找生活出路;举办义卖义演活动,为危重病患者筹募善款;为身处困境的学子提供助学资金;引领倡导“日常徒步环保”活动;为灾区筹款,到灾区提供灾后援助;传播健康文化、环保文化、公益文化,吴云锋出资建网站、印杂志、办培训。
“奉献爱心,让生命更有意义;传递爱心,让世界更加美丽!”是吴云锋的感悟,吴云锋说“只要做好自己,公益就会自然传播,就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因为人之初性本善!”
大连“爱尚美丽”义务理发志愿服务队进行志愿服务。本人供图
她这样评价曾经的自己:特别笨,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行,天黑不敢出门,各种不及格,在人群里悄悄待着就行……
通过9年来做学雷锋志愿者的付出和磨炼,她对自己的评价有所改变:我还行,我能行,我挺棒的……
她就是大连“爱尚美丽”义务理发志愿服务队队长周爱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转变为奉献付出的志愿者,带领30名活跃志愿服务者,主要开展义务理发、养老院义工服务、特殊群体帮扶、义务献血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58岁的周爱丽曾经这样描述以前的自己:感觉自己很笨。上学时各种不及格,跑步也不行,跳高也不行。一次正月十五去学做元宵,做出来别人都说特别好吃。得到赞美之后,周爱丽觉得自己还行,应该去做更多的事去得到称赞,来证明自己不是那么弱小,就慢慢接触到了志愿者服务。
“我到敬老院当志愿者,陪老人聊天,他们高兴呀,把我当成自己的儿女,见到我就说‘我姑娘’来了,比我儿女都好”,周爱丽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周爱丽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2010年,周爱丽开始从事志愿服务工作,那时她经营着一家干洗店。邻居突然病危,她及时发现后送到医院,还垫付了医药费。她救助贫困家庭患肾病的孩子,然后尽自己所能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并帮他自主创业。正是这一次次的经历让周爱丽坚定了自己要一直做,而且要做好志愿服务的决心。
走上志愿服务的道路之后,周爱丽自己变得“强大”起来,还带动自己的母亲参与志愿服务,然后是发动丈夫、女儿也参与进来。
像“爱尚美丽”义务理发志愿服务队这样的志愿者团队,甘井子街道辖区共有187支。187支志愿者服务队、1.4万名志愿者,“3335”志愿服务工作法,构成了极具特色的甘井子街道“爱心·汇志愿服务”服务内容。
大连市甘井子街道“爱心·汇志愿服务”项目发起于2008年3月,建立了政府主导的爱心服务中心网络,下设200多个网点,集社会救助、爱心超市、便民服务、法律服务、生活服务于一体。
现在,由政府单一投入的爱心服务中心已经提升为“爱心·汇志愿服务”项目,设立了爱心超市、爱心驿站、爱心课堂、爱心食堂、爱心家园五大功能性板块,常态化开展爱心助餐、社区助浴、爱心护学、助老助残、巧手帮办等项目,形成志愿服务“一网覆盖1+N模式”,实现社会资源精准投放。
来源: 辽沈晚报(lswbwx)聊沈客户端记者 吕洋、吉向前
编辑:赵莹莹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辽沈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辽沈晚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