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惊蛰: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

作者:文学 来源:文学 公众号
分享到:

03-06


阳和启蛰 · 品物皆春

3月6日为惊蛰节气, 万物以荣,到了“阳和启蛰,品物皆春”的时节,越来越多的地方迎来“可耕之候”。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

惊蛰,这个节气最初的名字叫作“启蛰”,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被改为惊蛰。

古人笔下的月令物候,以冬眠动物的动与静来描述时节的转变:

立春时,蛰虫始振。苏醒了,伸懒腰,但是不起床。

春分时,蛰虫咸动,启户始出。起床了,洗漱完毕,出门游玩。

秋分时,蛰虫坯户。天凉了,犯困了,关好门窗。

霜降时,蛰虫咸俯。天冷了,吃饱喝足了,进入梦乡。

对于惊蛰的解读,往往是说:隆隆雷声,惊醒了蛰伏冬眠的动物。谚语说:“春雷惊百虫。”感觉春雷就像闹钟一样。轰隆隆的雷声响起,于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是这样吗?

“惊蛰始雷”,只与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气候比较吻合。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大多是在姹紫嫣红的谷雨时节迎来初雷。如果4月底才被春雷叫醒,那该是多嗜睡的动物啊!

按照《夏小正》的解释,启蛰,言始发蛰也。无论是启、是发,都是一个温和的渐变过程,后来的“惊”,体现的是瞬间的突变。也许正是这个“惊”字,启发了关于雷声终结蛰伏的演绎和解读。实际上,雷的“闹钟”功能,与布谷鸟的“催耕”功能一样,都是人们丰富的联想吧。真正唤醒冬眠动物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如今我们衡量是否入春,是依照气温滑动的平均序列。尽管科学的、数据化的气候要素更为精准,但似乎欠缺了那么一点点亲切。

古人没有这般烦琐的计算方式,春天是否来临,无须数字的量化方式,而是以鸟语花香这种物化的方式进行判断,或许这是更生动、更鲜活的“气候标准”吧。

惊蛰时,已是九九,“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数九将尽,好日子,就是不用再一天一天数日子了。

当然,由于快节奏的回暖,昼夜温差拉大,仿佛一天之中包含了两个季节,并且由于阳光先行,雨露滞后,在很多地方人们备感天干物燥。

这时节,暖日融天,和风扇物。杏压园林之香气,柳笼门巷之晴烟。


说到惊蛰,总有人会想到“隆隆的雷声叫醒了冬眠的动物”,其实惊蛰的“初心”与雷并无关系。在黄河流域,“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始雷”,霜与雷一般在谷雨时节进行交接。真正唤醒冬眠动物的,不是有声的惊雷,或是无声的温暖吧。



惊蛰 · 花信


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三候,每候五天,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

小寒: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 二候棠梨 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 二候荼蘼 三候楝花


一候 · 桃花

桃树早春开花,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在中国文化中,桃花象征着春天、爱情与理想世界。


△ 齐白石《桃花小鸡》图/中国书画网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二候 · 棠梨

棠梨,常野生于温暖潮湿的山坡、沼地、杂木林中。伞形总状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梨果球形,黑褐色,有斑点。

△ 钱选《梨花图卷》(局部图)图/中国书画网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碧瓦

宋·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

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

不雨棠梨滿地花。


三候· 蔷薇

蔷薇主要指蔓藤蔷薇的变种及园艺品种。花常是6-7朵簇生,每年只开一次,有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


△ 马远《白蔷薇图》(局部图)图/中国书画网

感昔

·陆游

常记东园按舞时,

春风一架晚蔷薇。
尊前不展鸳鸯锦,

只就残红作地衣。


留赠

唐·杜牧

舞靴应任闲人看,

笑脸还须待我开。
不用镜前空有泪,

蔷薇花谢即归来。

 配图/除标注外 皆出自视觉中国



惊蛰·民俗


明日23时28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惊蛰时节正值“九九”艳阳天,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至0℃以上。此时天气乍暖还寒,应适当“春捂”以防“倒春寒”。春风拂,万物长,你感受到吗?


阅读39940
举报0
关注文学微信号:wenxue36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文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文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文学

微信号:wenxue365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