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生态文明建设有多重要?
总书记归纳“四个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
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
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
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努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总书记提出“四个要”
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
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
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这样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2013年5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2014年3月,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016年3月,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4月,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1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新闻多一点
去年两会,习近平也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他谈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
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问题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
来源 /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文字 / 栾笑语、王琳
编辑 / 杜秀萍
。END 。
制作:肖丽 图编:王家乐 审校:武昭含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