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叔按:
日本的俳句,是我很喜欢的文学形式,由17个音节构成,世上最短的格律诗。
有辉煌格律诗传统的中国人,很多人第一眼未必瞧得上俳句:啊?这么一句话,算得了什么?
我曾尝试写一写俳句,发现难度很大,凑足17个音节,自然容易,但要用这么少的字展现一种独特的情绪、画面和感悟,却非常难。这有点像摄影,按快门谁都会,但摄影大师只有几个。
俳句是最接近禅的文字,人在禅中,要将意念集中于一点。写作一首俳句,让17个音节从千万幻念中浮现出来,少即是多,这就是禅。
俳句阅读门槛很低,你甚至可以出门前背一首,在通勤的路上细细回味。但俳句的欣赏门槛却不低,那一句话,只不过给你一个引子,一个暗示。这个空杯,要你自己注满。
海暗了,鸥鸟的叫声微白
—— 松尾芭蕉
我看见落花又回到枝上——啊,蝴蝶
——荒木田守五
刈麦的老者,弯曲如一把镰刀
——与谢芜村
露珠的世界,然而在露珠里——争吵
——小林一茶
一句话,就是一首诗。这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诗——俳(pái)句。
俳句是日本诗歌的一种形式,类似于中国的绝句,由五、七、五共17个音节组成。
俳句具有含蓄之美,旨在暗示,不在言传,简短精练的诗句往往能赋予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
法国作家罗兰·巴特说俳句是“最精练的小说”。
歌川广重《鲫鱼与河豚》
以上这些名家的俳句,都有两个基本要素:外在的景色和刹那的顿悟。落花和蝴蝶,镰刀和刈麦、露珠和争吵、海的颜色和鸟的叫声,这类动与静的交感,使极短的俳句具有流动的美感,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俳句的“火花”往往就在这一动一静之间迸发出来。
俳句与汉诗的渊源极深。日本近代俳句名家正冈子规曾说:“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得力于汉诗之故。”
中国人写诗、写文章,都讲究“起承转合”,而日本人写俳句,追求“刹那的顿悟”,充满禅机。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深受日本俳句影响
1920年代,周作人翻译并介绍了大量日本俳句,影响了众多“五四”时期的诗人。郭沫若、冰心、俞平伯、汪静之等人就曾受到俳句的影响,写过很多模仿俳句的”小诗“,代表作有冰心的《繁星》和《春水》。
俳句的国际影响也极为深远和广泛。泰戈尔的《飞鸟集》就受俳句的影响极深,成为短诗的最好蓝本。
西方的“意象派”也深受日本俳句的影响。“意象派”领军人物艾兹拉·庞德,就在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他那首具有日本俳句浓缩风格的《在地铁站》也成为现代诗歌的名篇:
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
在现当代诗人中,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斯、特朗斯特罗姆,他们的诗歌写作,都深受过日本俳句的影响。
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三人并称”日本古典三大俳人“。
今天将其中二人的精选诗集推荐给大家,分别是松尾芭蕉的《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小林一茶的《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
日本俳句”侘寂、物哀、幽玄“的审美意识
古池——
青蛙跃进:
水之音
要论古往今来所有俳句中最有名、最经典的一首,大概就是这首出自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古池》。
古池代表的是永恒的时间(侘寂);青蛙跃入池中响起的水声,代表的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哀感(物哀);而水声复归平静之后的永恒沉默,让诗人体悟到生命的空幻(幽玄)。
这首诗虽短,但却完美体现了日本人的“侘寂、幽玄、物哀”的审美意识。
这三种意识根植于日本的文化基因中,至今影响着日本的文学、艺术、园林、建筑、服饰、时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齐白石《蝉》
寂静——
蝉声
渗入岩石
——松尾芭蕉
侘寂的内涵有三层,首先是听觉上的“寂之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首也是松尾芭蕉的杰作之一。蝉声渗入岩石,一静一动,一寂一响,蝉声是否还在?还是从岩石里听见蝉声?
梅雨季
鹭鸶的脚
变短了
——松尾芭蕉
侘寂的第二层内涵,指视觉上的“寂之色”,就是在陈旧、残缺、破损、灰暗的事物上,发现美的所在。
侘寂的第三层内涵,就是精神内涵上的“寂之心”,指追求心性的安宁、平和。
葛饰北斋 樱花和富士山
樱花虽美,但花期短暂,多则七日,满开只有一日。樱花落时,如云水流逝,冲击着日本人的心灵。
樱花凋零之际,是日本“物哀”美学最极致的体现之时。日本人从樱花的凋零中,看到生命的美丽、短暂、空幻与无常。
万般往事
涌现——啊,随
眼前樱花
——松尾芭蕉
在盛开的
樱花树下,没有人
是异乡客
——小林一茶
日本画《月下溪流图》
禅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便产生了“幽玄”的审美意识。
幽玄之美,在于暧昧、阴翳、朦胧、幽暗,不会一览无余。
大西克礼将 “幽玄” 总结为:收敛、隐蔽审美对象、微暗且朦胧、寂寥、深远而深刻、超自然性、飘忽不定、不可言说的情趣。
钟声渐消,花的
芬芳又将之撞
响……啊,夕暮
——松尾芭蕉
花的芬芳将钟声撞响,有种意在言外,不可言说的趣味,幽深玄妙,余味无穷。
日本的俳句,虽然早在100年前就由周作人等人翻译并介绍回国内,但很多俳句名家、甚至是松尾芭蕉的作品,一直都未有比较全面的译本,很多人喜爱俳句,但只读过松尾芭蕉的一首《古池》。
“日本古典俳句双璧”,从松尾芭蕉、小林一茶一生创作的俳句中各精选300多句,按年代先后编排并附上原文、读音及简注,便于鉴赏。
“日本古典俳句双璧”套装已在一条生活馆独家首发,包含:
松尾芭蕉首部简体俳句精选集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
小林一茶首部简体俳句精选集
《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小林一茶俳句300》
陈黎、张芬龄
“日本俳句双壁”的译者是台湾著名诗人兼翻译家陈黎、张芬龄夫妇。
他们是辛波斯卡、聂鲁达最早的中文译者。他们在台湾从事外文诗歌翻译四十余年,同时,还进行诗歌研究与评论的工作。
陈黎、张芬齢合译作品有《万物静默如迷:辛波斯卡诗选》,聂鲁达《二十首诗和一首绝望的歌》、《疑问集》,《鲍勃•迪伦诗歌集》,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等二十余种。
松尾芭蕉: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
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是古典俳句的第一位大师,也是将俳句艺术推至巅峰的诗人,在日本被尊称为“俳圣”。
在日本,人们对松尾芭蕉一般不会称呼其名,而是尊称“芭蕉翁”,相当于中国人称孔子为“孔夫子”一样,可以想见松尾芭蕉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
无怪乎有人如此评价:芭蕉之于俳句,正如杜甫之于唐诗。
松尾芭蕉(1644~1694),生于日本伊贺上野,本名松尾藤七郎,“芭蕉”是他的笔名。他的一生曾取过很多笔名,如早期取名“桃青”,与“李白”相对,用以表示对“诗仙”李白的崇敬。
1681年,他的弟子送了一株芭蕉树给他,他种在园中,并将居住命名为“芭蕉庵”,不久,他便以“芭蕉”为俳号。
松尾芭蕉曾在京都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1672年,他迁往江户(今东京)。
在江户的8年间,他自立门户,成为公认的俳句大师,并有了一批追随的弟子。1680年,松尾芭蕉离开繁华的江户,来到人迹罕至的深川隐居。
芭蕉庵 图片来自网络
隐居之后,松尾芭蕉开始修禅、读书、远游。
他尤其喜欢读老子、庄子、李白、杜甫的作品,思想开始转向禅宗。他的俳句也深受佛教、禅宗、汉诗以及日本和歌的影响,承袭了日本文学物哀、幽玄、侘寂的理念。同时,他又毫不避讳掺杂日常口语、俗语,并提出了“风雅之诚”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甚为深远。
日本浮世绘 江户风景
芭蕉对万事万物都抱持无穷的好奇心,而非安于所居、一成不变。
因此,他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旅行中度过的。
自1684年起,进行了长达10年的旅行,足迹遍布日本的东南西北。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中的许多俳句,就是精选自芭蕉的纪行文。
松尾芭蕉:死也要死在旅行路上
芭蕉旅行雕塑 图片来自网络
松尾芭蕉日常旅行时,脚穿草鞋,打扮得像个僧侣:“余身无寸铁,惟脖挂褡裢,手持十八念珠。似僧若俗,似俗无发。”
大桥骤雨 歌川广重
旅途极为艰苦,他曾写过不少俳句,描述旅途艰难,有时候甚至准备曝尸荒野:
荒野曝尸
寸心明,寒风
刺身依然行!
准备曝尸荒野,意谓此行旅途艰险。
1694年,他在大阪死于旅途之中,临终前写下最后一句俳句:
羁旅病缠
梦回旋
于枯野
松尾芭蕉自命为“旅人”,一生浪迹四方,最后也死于旅途之中。
欲知我的俳句——
秋风中
在旅途上过几夜吧
芭蕉的俳句多为在旅途中创作的,也适合在旅途中阅读。他曾说,“欲知我的俳句——秋风中,在旅途上过几夜吧”。
诗句简短,300多首俳句,很快就能读完,但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旅途、枕边,无论是去远方,还是去梦里,读一下松尾芭蕉,你会对“诗与远方”有新的感悟。
小林一茶:命运为何对我如此不公?
小林一茶
小林一茶(1763~1827),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位俳句大师。他与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并列为日本“古典俳句三大家”。
小林一茶的一生坎坷困顿。
一茶生于日本长野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3岁丧母,8岁父亲再婚,继母很不喜欢一茶。10岁时,继母生子,之后一茶便饱受虐待。15岁时,唯一痛爱他的祖母去世后,他被赶出家门,独自一人前往江户(今东京)谋生。
小林一茶的代表作之一,怀念6岁时的一首俳句,表现了他儿时那种孤独而又天真的境遇:
来和我玩吧
无爹无娘的
小麻雀
来到江户后,小林一茶在寺院和诊所工作。25岁时,他拜师学习俳句,四处旅行,流浪半生,至52岁时才娶妻。为此,他曾写一下一首俳句自嘲:
半百当女婿,
以扇
羞遮头
年过半百的一茶回乡娶妻、生儿育女,期盼苦尽甘来,从此安享天伦之乐,难得的愉悦情绪流露于当时所写的诗作中:
雪融了
满山满谷
都是小孩子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命运弄人,他的妻子、二子一女都相继先他离世,悲痛无助可想而知。
在一岁多的爱女病逝后,他写下了这首言有尽而悲无穷的俳句:
露珠的世界是
露珠的世界,
然而,然而……
他知道人生就像晨光消散的露珠般,虚空而又短暂。无限悲凉而又无可奈何。
虽然生活困顿、命途多舛,但一茶的诗句中却少有自怨自艾的悲愁。他豁达、超脱、率真,常以幽默、自嘲来应对人生的一切苦难。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一茶的俳句特色,那就是充满生之趣味和满满的人情味。
一茶喜欢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日常平凡之物以灵动的生命力和无限的童趣。他是以万物为友的人,飞雀、大雁、青蛙、猫、蝴蝶……在他的笔下,都仿佛是有情感的,有语言和有思想的,甚至连人人厌恶的跳蚤、苍蝇、蚊子,都变得非常可爱。
蝉啊,
你也想念
你妈妈吗?
朝霞红通通
使你心喜吗,
啊蜗牛?
闪电——
蟾蜍一脸
关他屁事的表情
放它去吧,
放它去!跳蚤
也有孩子
一只苍蝇、两只苍蝇……
我睡觉的榻榻米变成了
观光胜地!
别打那苍蝇,
它拧手扭脚
向你乞饶呢
熟读俳句300首,人人会写三行诗
诗歌,说到底,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
温柔、多情之人,看待世界,总会透过悲愁、困顿的表面,看到这个世界的可爱之处。
俳句意象、语言凝练,有些句子,寥寥数语就是一幅丰富的画面,引人遐想。
俳句不仅易读,而且易学。周作人在1920年代就曾写文介绍俳句,他认为这种书写刹那印象的小诗颇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即兴创作的“三行诗”,就是俳句的变种,形式自由,生活中的许多经验都可入诗,人人都可随时写上几首。
读完这两本俳句诗集后,相信你会对诗、自然和生活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感悟。
精装32开本,瑞典轻型纸印刷,纸张柔和不刺眼,便于翻阅、随身携带。
▼ 点 “阅读原文”,购买《日本俳句双璧》。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连岳”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连岳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