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
佛山如何把握机遇,走出“互联网+制造”的有效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国家发改委“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蔡跃洲接受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专访,建议佛山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机遇,直面互联网+制造的痛点,融入大湾区创新生态圈,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
点击图片进入直播间
▼
“互联网+”热背后是一场信息技术革命
记者:近几年来“互联网+”、大数据都是舆论热议的高频词,佛山应该如何理性对待这轮“互联网+”热?
蔡跃洲:当前出现的大数据和“互联网+”热,背后本质上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是继上世纪60-70年代的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后的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计算机和个人电脑的普及,推动了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我们正在经历的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更多就是数据的搜集、处理和传播。
▲蔡跃洲接受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专访。图/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邓活生 摄
记者:“互联网+”深入渗透到各行各业,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将呈现哪些特点?互联网+制造的深度融合,将给佛山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蔡跃洲:90年代中期,美国牵头开展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开启了信息互联网,随着信息的交换流动,逐渐诞生了以亚马逊、淘宝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推动了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企业根据用户数据,挖掘出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业生产模式,这在无形中推动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未来,互联网+制造将不断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这也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将渗透到制造企业生产的全链条,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经销发售、市场运维等,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核心技术缺失是工业互联网的“卡脖子”难题
记者:面对工业互联网的浪潮,佛山这样的制造业大市优势是什么?
蔡跃洲:我国的制造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产业体系已经形成一定的综合竞争力,这主要体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佛山是珠三角地区的制造大市,具有雄厚的制造基础,产业集群化程度高,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善,产业实力和产业生态体系有比较优势。在推动互联网+制造行动上,佛山已经有许多企业很早就已经先行一步,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都相对较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佛山制造企业还要将信息化从原来的生产环节,向研发、生产、销售等全环节拓展,打造一个“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新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和生态体系。
记者:要真正完成这一步,佛山还需要解决哪些难点和痛点?
蔡跃洲:实现“互联网+”的提升,本质上就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佛山,而是全国都面临一个共性难题,那就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包括工业软件、工业母机等基础性技术可能还不够过关,这就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卡脖子”难题,也是核心难题。
佛山制造业企业虽然有集聚优势,但也应看到各个企业发展基础仍是参差不齐的,例如美的这样的大企业,在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上走得早,向外拓展接触信息化新手段的比较优势明显。美的仅是个案,佛山制造业还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还有不少企业长期处于微笑曲线的中低端。数字化转型对人才集聚、基础设施、通讯网络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投入大量的真金白银,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支撑,这将制约佛山制造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进程。再加上佛山的制造业种类多,行业齐全,有多个行业和产业集群,不同的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字化转型路径的差异性,其难度也不能简单对比,这决定了佛山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
建立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服务技术开发研究院
记者:综合佛山的具体情况,对佛山发展互联网+制造,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好的建议?
蔡跃洲: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的主体必须是企业,要由企业自己完成。从政府层面来讲,可以营造一个更好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环境,政府还可以针对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遇到的实际困难,制定对不同行业的普惠性政策,例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倒逼地方政府公共技术服务的转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公共性技术难题,政府可以先探索在产业集聚程度高、产业链比较完整的行业或地区,先以政府出资撬动民间投资,建设公共服务技术开发研究院或公共实验室,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示范和实验的场所,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转型的负担。
伴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将逐渐出现,这必然对传统行业规则、传统政府监管模式带来挑战,滴滴顺风车事件就是其中代表。对此佛山政府应该既秉持包容创新的态度,又抓好社会稳定和谐。数字化转型也将对企业组织模式带来冲击甚至重构,例如传统生产线上的工人,将被数字化、自动化生产线替代,企业应该提前做好相应的在职培训、转岗培训,提升产业工人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记者: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信息和数据的搜集、处理、管理带来了新挑战。佛山的政务大数据基础较好,如何更好发挥数据服务工业转型的能力?
蔡跃洲: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信息是关键要素。数据信息组合起来,再加上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专业背景,就会成为有较大商业价值的知识,可以对企业生产过程发挥很大作用。
佛山可以将政府手中掌握的政务数据,在不影响安全和不暴露隐私的前提下,将数据开放给企业使用,政府也可以根据数据做针对不同制造行业的数据分析预测,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用的数据信息。
对制造企业本身来说,要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还是要做好数据挖掘,让数据匹配整个生产流程。数据安全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数据具有“非排他性”的属性,数据的复制传播也是零边际成本的,相对于消费互联网的数据信息,工业互联网的数据信息泄露、偏差将带来巨大的损失。政府层面可以从制定法律法规的层面,探索数据确权,进一步规范数据交易,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为互联网+制造提供了创新生态圈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是对珠三角各个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对佛山推动互联网+制造带来哪些利好?
蔡跃洲: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实际上拓展了珠三角这个增长极的地理范围。
互联网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性支撑,随着大湾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在湾区城市内推广和使用5G,统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更多利好。得益于此,佛山制造企业有望以更低的成本引进、应用先进数字化改造设备。
资金是发展互联网+制造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撑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机遇下,佛山可以和港、澳的金融资源对接,为数字化转型注入动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快,湾区内部形成了“1.5小时都市圈”,实际上相当于缩小了湾区城市的地理距离,这将进一步加速区域内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要素的流动。在这个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一个资源要素加速流动的创新生态圈,客观上为佛山互联网+制造业带来一个优质的发展环境。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将为佛山创造新的制造业商业模式,营造新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佛山制造综合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今日精选
文字 | 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李静
编辑 | 徐嘉楣
佛山日报社全媒体整理发布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佛山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佛山日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