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过去几年,三八妇女节在电商的营销里,从“女人节”,到“女神节”,到今年默默变成了“女王节”。
标签的进化似乎象征着女性渐渐 “拥有无限可能”,至少表面看来,从被男性取悦的客体摇身一变,成为取悦自己、掌控一切的王。
但是,只要女性有一天拒绝自称或者被称为“妇女”,就意味着对妇女的歧视仍然广泛存在。
换句话说,“女神”、“女王”等标签其实是单一的审美体系下,对不那么年轻的、不被认为漂亮有魅力的女性群体的压迫。
所以知乎上关于“长得美/帅是种什么体验”的提问下,男女回答的数量相差如此悬殊就不出人意料了:
女性的失语背后,是缺乏自我认同和深深的不自信。只有打破对部分女性的偏见,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群体的全体平等。
想成为这样的女人:
穿特别简单的衣服,然后生动得就像一幅画,自信,旁若无人,有莫可名状的洒脱。
头发随意一扎,或者蓬蓬的披着,特别范儿,特别美好,永不担心这世上有无人爱我,也永不担心这世上有无爱人。
我们找到了三位这样的女性,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注入一些能量。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Umi Jiang,讲道理的职场“排雷兵”。
7个月24天,8400公里
从上海到伦敦
清晨5:00,刘采源发了一条朋友圈,那台破旧的二手自行车终于跟着她晃晃荡荡停在了飘雨的伦敦。
她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真的用不到8个月的时间从上海一路骑到了英国。
遭遇暴雪、被尾随、自行车坏掉……这一路,刘采源没少掉眼泪。
更糟的是,同行的男生4个月时中途放弃,留她独自承担一切。
难过不可避免。但对她来说,哭不是脆弱,路越难走,越说明自己离极限又近了一步啊。
刘采源是位韩国姑娘,10岁那年,当爸爸告诉她刘这个姓氏来自中国时,她就把“到中国去”当作第一个大目标。
韩国姑娘来中国工作,汉语和英语都不是母语,刘采源却很快当上了记者,甚至能够独立承办一个一天的活动。
去年我觉得,工作中需要新的挑战,做记者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应该去挑战并拥有更多的成长可能。
她开始酝酿骑行计划,一个人参加自行车俱乐部,花8万块置办装备,用三国语言在自媒体上宣传。
后来赞助商找来,才将项目正式命名为“采路seek road”。
没想到上了路尽是坎坷。
在风光如画的意大利米兰碰到了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我的自行车被贼光顾了!
她很绝望,甚至想直接回家,回韩国算了。
但距离目标完成只剩下1个月左右的行程了,权衡再三,刘采源还是决定买台二手自行车继续骑行。
朋友都劝我说放弃也是种勇气,可是我不想。
刘采源依然像决定开始时一样坚决:
因为没有人做过,也就意味着没有人有充分的理由说服我。
这次机缘巧合的“二手车”经历,也让她拓宽了自己“极限”的宽度。
在刘采源心里,女生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成为榜样启发别的女性。
她坚持更新个人博客,同时正在着手写一本书。
她认为,女性需要感情和经历的出口,需要勇敢发声,分享故事是其中一种,不要担心没有人理解。
尤其要对不公平的事情“发声”,只有这样,才能去争取公平。
人活着就是要突破自我,当有了想法并为之坚持,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潜力,骑自行车环游世界也好,出书也好,都没什么难的。
对这个永远都停不下探索极限的韩国女孩来说,自由贵如生命,是她最大的荣耀。
照着老板给的意见
我变成了强硬派
20年前,寇育新被提拔为开发部门一线经理时,面对的情况甚至是要舍弃自我。
那时国内的IT行业正起步,第一批技术能力强悍的IT牛人正干得热火朝天。在IBM工作4年以后,寇育新新官上任。
一来是给原来的同辈当经理,二来当时的寇育新没有管理经验,于是照着老板给的意见,变成了强硬派作风,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试图让自己“硬气”起来。
你今年的目标就是狠狠地去drive你的团队,如果他们来跟我抱怨说你压榨太狠了,就证明你成功了。
回想起最初被提拔为团队负责人时老板提醒她的话,寇育新笑了出来。
真是上当了!
其实,这根本不是我本人的性格,但当时我什么事都不放心,还必须要显示出自己比其他人高明。
寇育新苦笑。
而最终,看似强势的领导其实没啥效果。寇育新于是不再纠结于树立一个权威的领导形象,而是决心自己摸出一套管理路数。
需要确定目标的时候,她是“权威型”管理者,讲愿景和未来,为大家指明方向;
偶尔她也是“辅导型”管理者,给需要提升自我的团队成员提出些建议;
有时也作为“民主型”管理者,组织大家共同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
社交媒体中充斥着女性高管的工作秘籍,大多夸大其词,不是劝女人要像男人一样工作,就是鼓励利用女性性别优势的技巧。
它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管理不分男女。
这是寇育新一直以来用实践证明的事,她也的确成功了。
怀孕5个月的时候,我都还没告诉老板,直到收到出差任务。
寇育新从不在乎性别的外衣,女性也可以很坚强,不需要公司特殊关照。而她受到的尊重是产假前的升职通知。
有一次公司内部“大中华区最佳经理人”匿名选举中,寇育新拿到了第一名,惊喜的是,其中很多票数竟然来自其他部门。
如今,寇育新是VMware的高级研发总监,她分享说优秀的女工程师在科技公司可是“炙手可热”。
我们今年和去年应届生的offer中40%都给了女生,很多团队都抢着要这些女性候选人。
在寇育新看来,男女技术人员优秀的标准是一样的,这些年,行业中出现了更多优秀的女性。
不过寇育新依然发现,女性对自己的评价没有男性那么自信,男性的自我评价通常高于其他人,而女性通常谦虚的更多。
所以女性在争取机会时,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愿意主动出击,怕遇到挫折,甚至怕被别人拒绝,这样反而更加被动。
不用想太多,去做就好。
我不是富二代,也没有美若天仙
事实上,我很平凡
我家里既不富裕也不显贵,论聪明、相貌都没有特别出众。我的身高只有1米55,身材也一般,大腿和屁股一不留神就会发胖。
如果你见到陈愉,绝对无法将眼前的干练女性与她《30岁趁势而为》书里这段“自我表达”结合起来。
精致的妆容,无处不散发着专业演讲者的气场,优雅的谈吐。陈愉从头到脚,都不“平凡”。
但这位自信的女士,也曾经像个初入职场时战战兢兢的小姑娘那样审视自我,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懊恼、责备自己。
当年,职场新人陈愉初入房地产公司,身边多是些优秀的男士,“白人、高大、帅气……”她用一连串形容词描述当年的职场印象。
“亚裔、女性”她十分在意自己的身份标签。她暗自发誓一定要更优秀,因此,拼命考取了两个硕士学位。
男人有confidence(自信),女人有competence(能力),女人需自行来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
在陈愉眼里,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核心差别就在于自信。
《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中提到,投资时资方更倾向于选择男性创始人。
因为,男性创始人会自信自然地完成对自己公司的介绍。相对的,女性创始人的自信却不够明显。
性别歧视的外因下,多数女性常常力求完美。
她们觉得,如果没有尽全力做一件事情,结果可能会很糟糕。但实际上常常是多虑了。
我们需要自信。不是通过记笔记,也不是每天早上对着镜子用积极肯定法说“我很棒,加油”来做到。
我们要做的是,举手,主动承担风险。
年轻的职业女性何不摆脱所谓的安稳,抱有梦想追寻富有激情和意义的事业?
如果你的圈子里只有爱你的人,你固然会觉得安逸,但这也会限制你的事业,甚至限制你的人生。
弱关系能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给我们带来机会从天而降的时刻。
陈愉的好运就是这么降临的。除了工作与学习,她还从事志愿者活动,结交各种朋友。
就这样,她成功竞选为洛杉矶副市长,自信和资源的积累,又帮她完成了世界500强CEO猎头的转型。
写在最后
2019年,LinkedIn领英“女性职业机会”系列调研数据显示,女性对于获得职业机会的信心依旧普遍弱于男性。
仅有41%的中国女性受访者对于短期内获得自己期望的职业机会表示出信心,低于男性6个百分点。
但我们也不难看到,一小部分先锋女性正在一天天拆掉性别的桎梏,拥抱更多的机会。
刘采源结束旅程后,决定去英国读硕士;
寇育新本希望自己的女儿从事IT业,但发现她对学医更感兴趣后,选择了尊重和支持;
陈愉不久前在CCTV4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如今她作为新媒体人在国内忙碌的时间更多了。
女性魅力来自自信。
你不必是同一个模板(年轻,黑长直,温柔顺从)的复刻也可以很好看;也不必像男人一样剑拔弩张,同样可以在职场上有所建树。
当你开始信任自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你。
就像陈愉说的:
二十几岁的我压力特别大。现在五十岁的我,每天都开心大笑,一点儿压力都没有。
她们正在用时间向世界证明,通向未来的路,势必会越走越广阔。
你是否也曾经经历过不自信的时刻?又是怎么克服的?
为此在这个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LinkedIn领英展开了一次“女性职业机会”调研。
从女性职业机会现状及信心指数、影响两性职业机会平等的障碍、婚育对女性职业机会的影响、新兴职业及所需技能给女性带来的新机会等维度,展开探究,描绘了一幅女性职业机会的全景图。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你是怎么过“妇女节”的?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Umi Jiang,讲道理的职场”排雷兵“。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影视截图,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LinkedIn中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LinkedIn中国公众号所有。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