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华日报、金华新闻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丽萍没想到,1个小时就收到了20多条留言,有人帮忙支招,有人让她理解老人,也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其实,和许多城市一样,在金华也有这么一批老人,为照顾幼小,他们从各地跟着孩子来到异乡生活。背井离乡的他们,有个专门名词“老漂族”。他们中有人欢喜,有人无奈。
图|陈丽媛
“妈,萍萍5月的预产期,你下个月就过来帮忙吧。”两天前,丽萍的老公给在山东的妈妈打了个电话,发出召唤信号。一通电话打了近1个小时,老人也没给个准确答复。
丽萍说:“我生一胎的时候,婆婆也来过一段时间。”
丽萍是金华人,老公是山东人。老公和婆婆通完电话那晚,夫妻俩聊了很多。
5年前,丽萍的婆婆来金华帮忙带孩子,虽然婆媳相处融洽,但快节奏的生活,让老人有些跟不上。原本在老家,每天溜溜弯儿,跟姐妹们唠唠嗑,可到了金华,几乎每天从早忙到晚:打扫,买菜做饭,帮忙带带孩子……总之,是到什么点儿,就得做什么事儿。
表面上是忙起来了,心里却空落落的。丽萍说:“婆婆觉得语言不通,平时和同龄人都很难交流,有些生活习惯,还有饮食习惯也不一样。”
图|陈丽媛
“我在教育她,你那边又做好人,这还怎么教?”刚辅导完孙女作业的儿子,坐到了老李身边,老李一言不发。
老李的孙女今年上小学了,孙女出生一年后,老李退休,就从老家安徽来到金华。老伴不适应金华的生活,所以待半年就回老家了,留下老李一个人。
有一次,老伴和朋友出门,手机没带。老李联系不上她,担心出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坐立不安,故作轻松地跟儿子说:“应该没啥事情。”后来,老李跟儿子儿媳有约定,每年得“放”他回老家待上一个月。
在金华生活,老李其实适应挺好。但有一点,容易产生分歧,那就是育儿理念。老李对孙女很是疼爱,带着孙女和老伴视频通话时,老伴也经常交代他要对孙女好一点。孙女要是喊累,老李必然是第一时间抱起她。对于这种教育方式,儿子很无奈:“不能惯着她,这么娇气,以后怎么办。”老李也不甘示弱:“就抱一下怎么了,你小时候不肯走,都是我们抱着。”不过,大多数时候,老李不会回应,“毕竟年代不同了,能帮得上的地方帮点,尽量不添乱”。
丽萍的朋友娟儿告诉丽萍,如果婆婆会过来,可以跟她婆婆作伴。娟儿的婆婆来金华3年,不仅能说些金华话,生活也过得很充实。
娟儿的婆婆张阿姨,是江苏人,退休前在一家国企上班。刚到金华时,张阿姨也有过不习惯,比如年轻人睡得晚、起得晚,而自己早上五六点就起了;年轻人吃得东西不健康,张阿姨又很注重养身。
不过,张阿姨很会自我调节。和年轻人生活不同步,她只做适当提醒;听不懂金华话,就“厚着脸皮”跟小区里的同龄人多唠唠家常。聊着聊着,张阿姨交了不少朋友,也学会了跳广场舞,晚上经常跟姐妹们在小区空地上练舞。后来,张阿姨积极参加小区活动,每天儿子儿媳下班回家后,她就有了自己的时间。张阿姨表示,当自己被需要了,心里就有满足感了。
张阿姨说:“作为来到异乡的老人,首先心态要好,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其次多交朋友。”怎么交朋友呢?在张阿姨看来,孩子是很好的桥梁,“大家带着小朋友坐到一块,就能打开话匣子”。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FM93交通之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FM93交通之声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