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攻略、律师交流、试题讨论、法律实务)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学法网APP
作者 | 学法网“指环之心”
(投稿,请到学法网APP)
自2015年12月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执业以来,经历了2016年的万般沉寂,2017年的略有小成,2018年的平淡无奇。从公务员辞职转行做律师时,设定了一个“一二三”规划,即用一年的时间沉淀,集中精力扩展人脉,这一年是整个执业生涯最为关键的一年,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用两年的时间,开始在贵阳市业界有一定“专业化”标签,形成自己的个性品牌,在法律服务市场有一定的空间,在业务创收上略有小成,不低于50万元;用三年的时间,从地方走向京城,在北京开辟新的战场。
按照此前的规划,2019年,将是我转战北京的开始。考虑到异地进京变更执业机构的手续相对繁杂,2018年6月,提前开始全力筹备转到北京执业的各种手续。离开生活近六年的贵阳,寻求新的挑战,这需要莫大的勇气。虽然在此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困难、阻碍,但都不足以让我失去对未来的信心。人一生之中,始终有些事是无法预料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不断奋斗,也要学会接受所有失败。
鉴于我在从贵阳转到北京执业的过程中,有不少同行和我多次交流关于执业地选择及执业之初案源拓展的问题,特以本文表达个人愚见,供大家参考。
到底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做律师好,还是在其他地方做律师好?个人认为,在选择执业地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个人的定位、人脉资源、工作经历、学历、生活追求、价值观等因素,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执业地。具体而言,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天时
很多朋友比较关心一个问题,在什么时候选择做律师会比较适合?是大学毕业以后直接做律师好,还是有一定公检法、公司法务工作经验后再做律师好?答案是没有绝对适合,只能根据所处形势,判断时机是否成熟。而关键的问题是,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从事律师执业,进而确定执业地。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更愿意在所读大学所在地开启律师执业生涯,也有人为了充分利用家乡的人脉资源,回到家乡城市做律师。又比如,从公检法单位辞职的人员,在起步之期,更愿意在原公职单位所在地从事律师工作,等到时机成熟,再奔向一线城市,大展拳脚。
所以,选择执业地,要审时度势,选择适合眼下发展的地方。等到时机成熟,再重新选择执业地。如果在选择执业地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时机,会面临严峻的现实问题,很可能难以承受,最后铩羽而归。比如,公检法人员刚辞职之初,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贸然投向北京,又不甘心做工薪律师,但北京的物价水平,会让人感觉到疯狂,最后很可能无法支撑。
二、地利
《三十六计》有云:“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选择律师执业地,亦是如此,尽可能就近执业。即便有去一线城市发展的想法,也可以逐步实现,避免水土不服,失去大好形势。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近选择在学校所在地工作,是不错的选择,但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做到一开始就“单飞”,需要在律所做几年助理,积累经验,厚积薄发。
事实上,最主要的还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我们来算一个账,据了解,现在北京东四环一带一室一厅的住房,租金普遍都是5000元以上,加上每月吃饭、购买衣服、电话费、网费,每月固定支出至少也得8000元以上,这还不包括人情往来的费用,遇到同事办喜事,或者请朋友吃饭,一个月的开支奔着10000元去了。家境不是很富裕的毕业生,如果在工作之初,没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是很难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体面地生存下来的。
公检法、企业的人员转行做律师,此前在原单位所在地所积累的资源,对做律师的帮助非常大。因此,对于这部分人员,选择在原单位所在地执业,是顺理成章的事。
三、人和
我刚转到北京执业的时候,就有不少朋友关切地问我:“你去北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吗?我为什么不能像你这样洒脱呢?”理由很简单,也很扎心,因为还是单身,此处需要一万个安慰……确实近几年,一心发展事业,忽略了而立之年后,重要的“成家”大事。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成家”推迟,让我可以毫无牵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这次从贵阳转到北京做律师。假设我是已婚人士,而妻子又是在贵阳工作、生活的话,你要问我是否会去北京发展,我的答案是,暂时不会,除非妻子毫无保留地支持我。
所以,选择执业地,“人和”的因素也至关重要。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才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转到北京执业期间,认识了一位同样是从警队辞职做律师的朋友,他家乡是内蒙古的,很早就计划辞去公职后到北京实习并执业,也顺利联系好了律所,是一家专注知识产权业务的律所,月薪一万元,已经非常不错了。不过,就在这位朋友在律所就职大概一个月,人事档案也调到了北京,准备申请实习的关口,他妻子突然不同意分居两地,这位朋友因为到了北京工作,每周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一次,即便我这位朋友有多想继续在北京大干一场,也无法与妻子的反对抗衡,因为他也不想因为事业,而失去了家庭。在妻子以不回来就离婚相逼之下,他只能妥协,暂时放弃到北京做律师的梦想。
四、执业地选择总结:跟随内心,审时度势,顺势而行,循序渐进
对于三类人员提出个人建议:
第一类:刚毕业的大学生
如果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上大学,毕业后,如果特别优秀,“红圈所”是首选。条件一般的,可以试着联系待遇还不错且能学到东西的律所,边做边思考,自己更适合在哪里执业。
如果是在一般的城市上大学,要权衡学校所在地和家乡城市,哪里的资源更充足,如果父辈在家乡具有良好的社会资源,那毫无疑问选择在家乡做律师比较好。反之,可以考虑在学校所在地城市从事律师执业,毕竟此前的同学、老师,也是可以充分加以利用的资源。
第二类:公检法辞职人员
刚从体制出来的前警官、检察官、法官,对律师职业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最好能充分利用此前的工作经验和人脉,在原单位所在地以逸待劳、积蓄能量,等到各方面足够强大之后,再考虑寻求二次发展,到更大的城市做律师。如果是已经结婚的人员,还需要考虑照顾家庭这方面的因素。
第三类:企业辞职人员
从企业出来的人员,如果前单位是大型国有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资源,那么,选择在企业所在地做律师,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只是一般的民企,可利用的资源也很有限,那么,在选择执业地的时候,完全可以跟随内心,看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在哪里发展。
五、律师执业之初案源突围之术
律师在确定了执业地以后,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必定是案源的拓展。那么,我们在一个全新的地方工作,该如何拓展案源呢?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扩大圈子
律师拓展案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前期的铺垫和积累,任何一个当事人都不可能找一个自己不了解、不信任的律师为自己代理案件,无论是推荐还是直接委托,信任是促成委托的关键。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要善于认识各个圈子的朋友,并且要不定期进行维护,如果只是泛泛之交,也不可取。只有认识的人多了,进入的圈子多了,案源的潜在机会才会增多。
第二,人格优势
认识的人再多,如果没能走入别人心里,没有让别人记住你,即使别人需要找律师的时候,也不一定会想起你,可以说存在感决定一切。要让别人记住你,最重要的一点是,互有交集并获得信任,这需要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让别人佩服你、欣赏你。建立初步的信任后,当别人遇到纠纷,自然会想起身边做律师的你,如果再加上专业方面的优势,委托的机会便会很大。
第三,专业优势
除了体现个人的人格魅力,律师最核心的还是专业,当事人遇到纠纷,一定会在能力范围内寻找一名足够信任、专业的律师代为处理案件。律师展现自己的专业,就显得非常重要,最好为自己贴上一个专业化标签,比如说“刑事律师”、“劳动法律师”、“商事律师”等。在平时,可以通过网络对热点问题进行法律评论,在权威法律专业平台发表专业文章,争取多参加法律界的学术、实务论坛及讲座。在平时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自己特有的专业性。
案源拓展的话题,每个人都会自己的见解,具体的拓展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这里,只能以个人的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六、结语
无论我们在哪里做律师,都希望这个社会是充满正义和爱,从这个层面来说,在哪里做律师,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我们牢记作为一名律师的使命,这就够了。用爱略特的一句名言作为结语:正义像上帝的王国它不是我们身外的一个事实,而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热烈向往。
下载学法网APP,开启律师梦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学法网APP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给作者留言
↓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学法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学法网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