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一些沿海省份出现了省会+海港城市的双城发展模式。辽宁省的沈阳与大连,河北省的石家庄与唐山,山东省的济南与青岛,浙江省的杭州与宁波等,均是这种双城模式的代表。
然而,一些省份双城模式的发展,使得省会的首位度不断下降,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被动摇,从而加剧了双城间的竞争。例如山东省的第一条地铁在青岛开通,山东省的第一座4f级机场(胶东国际机场)落户于青岛,山东省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在青岛设立……
即使吞并了莱芜,济南的经济总量仍然不如青岛,经济表现上的首位度实在是堪忧。然而在国家建设规划部署与省内资源的配置上,作为省会的济南却从未放弃和青岛的竞争。
万古齐州烟九点
五更沧海日三竿
作为省域内的交通枢纽,一方面其区位要能够整合省内各地的资源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其位置也要便于与外界各经济体相联系。
而纵观山东省的地形,由于这是一个中部多山兼带半岛的省份,地面交通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中心。胶莱平原位置相对偏东,且南北方向均为大海,对鲁西北、鲁西南地区影响和辐射极为有限。而作为华北平原一部分的鲁西北平原,对于伸入大海的胶东半岛也显然有些鞭长莫及。
济南在西北、曲阜在西南、临沂在东南、青岛在东
从过往的历史来看,背靠鲁中南山地丘陵,面向鲁西北平原的泰山、鲁山北麓区域,才是历代山东政治中心的热门候选。
这一带的城市,辈分一个比一个老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立齐国,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便位于这一区域。汉武帝将天下分为13州刺史部时,管辖山东省大部分地区的青州刺史部也位于这一区域。
尽管两汉至魏晋隋唐期间,青州的州治有所变动,但基本都在临淄与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间流转。临淄在这千年历史中,一直是山东半岛的经济中心,盐铁等手工业较为发达,同时也是这一时期山东半岛陆路交通的中心。
淄博市临淄区紧挨着青州市
两者在两汉魏晋或可视为一体
隋唐宋元时期,益都则是山东半岛区域内省级行政区域的治所。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中央政府将山东布政使司的治所,由益都(青州府)移至济南。济南作为省会的时代由此开启。
山东政治中心的西移,与交通的通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在汉唐时期,青州的辖境主要在泰山鲁山以北的广大山东半岛地区,而广大鲁南地区则为兖州的辖境。
山东在两汉还曾分属四个州
当时的州比现在的省要小很多
并且更符合山川地形的边界
青州主要是今天山东的北部、东北部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但是明代,随着山东布政使司建立,整个山东省辖境扩展到了整个鲁南。相比青州,济南更靠近大运河南北黄金水道,从而能够形成对鲁西北、鲁西南地区的辐射影响,而济南以东的区域,为大清河等诸河的下游冲积平原和胶莱平原,向东的通达条件也不赖。
济南可东可西,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然而济南在封建社会晚期的繁荣,是建立在明清两代海禁政策之下的,当时山东半岛沿海区域的港口优势,尚未得到彰显。而近代以来山东半岛青岛、烟台和威海的先后兴起,在改变了山东经济格局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山东的交通布局。
海运时代下
不仅深处内陆的济南有些尴尬
甚至整个鲁西北都是缺乏良港的
而另一批城市正要诞生和崛起
到齐何日醉青州
久矣平原困督邮
1860年至1872年前,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八次来华考察。他指出了胶州湾作为山东出海口的重要地理位置和广阔发展前景,建议德国占领胶州湾。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德国更是蠢蠢欲动,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胶州湾。1899年,德皇威廉二世以“小青岛”(胶州湾海口北侧的小岛名)之名将胶澳租借地的新市区命名为青岛。
更为熟悉海洋的英国人也没有忽略胶东半岛的优越性。1898年,英国强租了威海卫,直到1930年才被民国政府收回,这30多年里,这个军港渔村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样的良港,放鲁西北就很难找到了
山东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与发展推动了这里现代化交通建设的步伐。1904年由德国主持修建的胶济铁路全线开通,这是山东第一条铁路。1912年,随着津浦铁路的全线通车,位于交错点的济南成为了山东的铁路枢纽。
这之后,受限于日本对黄渤海地区的威慑和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侵华战争对华北经济的影响,山东半岛诸港口城市的发展速度远不及东南沿海诸港。
但是近代青岛、威海等山东港口城市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了在开放时代这些城市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建国以来,山东省的普速铁路建设,除了京九铁路外主要是以地方干线和支线铁路建设为主。虽然是济南铁路局的总部所在地,但是济南作为干线铁路枢纽交汇的优势却并不明显。2014年开通的邯济铁路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济南西向的铁路连通优势。
2014年复线改造后的邯济铁路
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济南向西的铁路连通优势
而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市由于其早年港口功能的定位,普铁时代这些城市均位于铁路干线的末梢,加之上世纪末各市又得以港口贸易为支柱,彼此竞争激烈,交通物资流向相对单一,大多以港口转运内地为主。
巨大的“末梢”
(图上包含青荣城际)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市的经济势头越来越猛,其多元产业的集聚效应也越来越强。
位于末端的青岛站,也算是搞出了青岛特色...
青岛凭借其在制造业、旅游业等方面优势和高新产业的布局,经济势头强劲,GDP总量一直稳坐山东第一,其在交通基础建设领域的更是成绩斐然。
济南即使加上莱芜小弟仍然不够超越青岛
1993年,山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1年,随着胶州湾跨海通道的建成,济青高速公路,发展为南北两线两条高速公路通道。2008年借着第29届奥帆赛的奥运红利,胶济客运专线开通,解决了之前胶济铁路运力紧张的问题。
青岛在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开始显现。
现在胶州湾是既有大桥也有隧道
济北少翁曾赐爵
胶东栾大已封侯
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通车将山东广大鲁西北平原地区带入了高铁时代。
但是京沪高铁在济南所设的济南西站,却是全线省会火车站中规模最小的。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调整)》中,济南虽然是一纵(京沪高铁)一横(太青客专)高速铁路通道的交汇点,但是太青高速铁路通道的设计时速不如京沪高铁,且这一通道上已经建成的胶济客专建设标准较低,这就使济南高速铁路枢纽地位大打折扣,一度有逊色于南面徐州的态势。
2016年,青荣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将青岛与烟台、威海联系进一步加强,同时成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它的开通使得青岛在东部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网枢纽地位得到凸显。而2018年底开通的青盐铁路,又将日照、连云港拉进了青岛所辐射的沿海铁路网之中。
青岛的沿海铁路枢纽地位呼之欲出
虽然2018年底,随着济青高速铁路开通所投入运营的济南东站,将之前被青岛北站夺去的山东省第一大客运站的殊荣夺了回来,多少挽回了济南作为传统铁路枢纽的尊严,但是青岛也借着济青高速铁路、青盐铁路的开通,展示了它庞大的铁路枢纽布局。
除了已经建成的青岛站、青岛北站外,红岛站与青岛西站竞相在青岛胶州湾北西两个方向亮相。红岛站的建设规模超过了之前的青岛北站,未来它将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一同亮相。
全面发力...
而位于黄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西站在助推青岛西海岸发展的同时,又与青岛地铁一道将胶州湾沿岸诸城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而已经有四条地铁加持的青岛,在轨道交通方面又一度让地铁“难产”的济南极为难堪。
在民航方面,在今年进入建设“决战期”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无疑是山东省目前规模最大、建设水准最高的民用机场,其大气的“五指状”巨型航站楼,东西两条4F级跑道,加上其地下已经开通的济青高铁(在此设青岛机场站),短期内是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所无法企及的。
建设中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即将建成)
即使是青岛正在使用的流亭机场,其客运吞吐量和航线规模也都在济南遥墙机场之上。如2017年,青岛流亭机场客运吞吐量达2321万人次,而同期济南遥墙机场的客运吞吐量则为1432万人次。随着青岛新机场的投入运营(胶东机场启用后将停用流亭机场),相信这一差距将不断扩大。
目前正在使用的青岛流亭机场
在陆路贸易繁盛、内河航运兴盛的古代社会,济南的交通区位优势极为明显,即使在今天,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其在公路网、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仍然不可小觑。
而青岛作为海权时代开放发展起来的新秀,是山东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领头羊,其在沿海铁路和航空方面交通枢纽地位将愈来愈彰显。相信济南与青岛的交通枢纽之争,带来的不是片面的资源抢夺,而是山东省域交通网络的日臻完善的对外交通的便捷与发达。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新财富杂志2019年3月刊
《第十二届新财富中国最佳投行·
头部化生存》
(点击海报可直接购买,下单请备注邮箱)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财富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