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为行业发声!“两会”期间,化工行业人大代表们都说了啥?哪些化工问题频上热搜?

作者:化工707 来源:化工707 公众号
分享到:

03-14



备受各界关注的两会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各行各业的建议、思想在两会期间汇集,医药化工行业的代表们也有很多声音。



01



崔根良代表:要正确对待、

理性思考精细化工产业发展



来自江苏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向大会提交了题为《推动高科技精细化工产业的持续发展》的建议。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都跟精细化工有关。如芯片光刻胶、集成电器高纯试剂、生物医药、碳纤维、石墨稀、隐形材料、特种涂料、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等。美国的阿波罗宇宙飞船着陆用发动机的燃烧室就是采用这些复合材料制造的。大型波音型客机所用的蜂窝结构以及玻璃钢和金属蒙面结构也都离不开胶黏剂等等。


崔根良指出,但精细化工同整个化工行业一样,也面临着三废排放与整治的行业共性问题


精细化工绝大多数是中小化工企业,产值小、利税少,地方政府往往不重视,而这些中小化工企业都会涉及污染排放,部分政府官员把这类企业视为经济发展的‘负能量’,对这些企业‘有病没病都给吃药’,采取限产限排、‘一刀切’关停,甚至把关停化工企业数量当政绩目标来追求,而不是指导这些企业如何整改,推动其排放达标,造成成千上万中小化工企业停产、限产、关停、查封,使我国高科技精细化工产业面临崩盘危险,如大化工企业一旦精细化工产品供应短缺,不但危及我国十几万亿大石化产业停产,严重到危及中国经济的安全,更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国计民生的稳定和国家战略安全。”


崔根良代表在上述《建议》中分析说,“殊不知,当前中国很多领域高端精细化学品还依赖于进口,中国每年需从海外进口近50亿美元的精细化学品,由于近两年全国关闭了数千家精细化工企业,导致国内外多种精细化学品、化工原料价格的数倍上张(如苯酚已暴涨99倍)。如被称为‘精细化工皇冠上的明珠’的电子化学品,无论在航空航天、军事装备,还是在计算机、太阳能电池上都会用到,国内高端电子化学品自给率还不到30%,70%以上只能从德国、日本进口。”


在崔根良看来,“精细化工在国计民生、经济发展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难以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精细化工,理性面对问题、理性思考这个产业的发展,而不是一味靠关停、禁止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如一些地方一方面高举高科技产业发展大旗,另一方面又在关停打压作为高科技产业的精细化工,暴露了一些官员对真正高科技产业知之甚少,用简单、粗暴的冷漠执法来解决高科技精细化工企业污染问题,可以说是一种短视行为。高科技精细化工产业何去何从,已引起社会各界和化工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为推动高科技精细化工产业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崔根良代表在上述《建议》中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国家要重视高科技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


精细化工是现代高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非常激烈。虽然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项目对精细化工行业给予了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目前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偏低,精细化工行业的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高性能、功能化和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严重依赖进口,不仅制约了精细化工及整个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大制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与发展,也影响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建议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对精细化工行业的产业规划,加大对精细化工产业的战略性支持,推动精细化工产业从技术研发、设备升级、环保扶持等方面走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树立整改与发展并重的理念,纠正以关停为目标的简单做法。


环保治理是个系统性工程、长远之计,是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决非一朝一夕之事。环境整治不能搞一刀切,要给相关企业留出必要的政策适应调整期,既要治表更要治本,要系统化、循序渐进推进,确保环境监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过去几十年间,我国一向重发展轻治理,环境问题已耽搁几十年,不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留下的后遗症积重难返,期望短时期解决不太现实。环境整治既要满足民生需要也要兼顾持续发展,必须统筹好停业失业与发展就业,与行业产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三是分类施策,明确排放标准,实施限期整改。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数量众多(全世界有10万多种,我国现有3万多种),中小化工企业对各类精细化学品环保整改要求及排放标准等规范细节不了解,一出问题就要让他们关停,整改的机会都没有。事实上他们愿意配合政府环保部门去整改,他们内心也想整改,但缺乏环保部门的引导指导,对如何整改能达标更是知之甚少。环保部门应对各类中小化工企业进一步明确排放标准,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对有污染的首先让他们限期整改,帮助他们通过整改实现排放达标,整改方可生产,整改不合格的不予生产,严重违法的依法关停。


建议:特别在化工产业园内的化工企业以整改为主,化工园外企业,以搬迁调整为主,低端粗放、没有资金技术力量整改的企业,只能强制关闭。


四是加强对环保治理的规范指导。


环保治理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针对环保治理过程缺少必要的咨询与指导,迫切需要建立相关的专业咨询指导机构,帮助中小化工企业进行综合业务培训,制定环保整治的整体指导方案,及时解答各类中小企业提出的各类环保问题,通过社会专业机构的广泛参与,推动中国环保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发展,整体提升行业的排放合格率,最终达到环保要求,实现高科技精细化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崔代表的建议受到了不少行业同仁的关注热议.......





02



王钦峰代表:精细化工装备落后,

应改变“间歇式”生产方式



精细化工是新材料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化工产业链中段,属于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的行业。其行业特点是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等,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目前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化工行业精细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超过60%。中国精细化工产品由于产业发展时间短、技术沉淀不够等等原因,精细化率总体还不足50%,部分高科技产品进口依存度很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山东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钦峰《关于推广连续流装备 加速精细化工绿色发展的建议》,他认为,中国的精细化工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应发展国产高端化工装备制造业,达到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本质安全、环保和高效节能。


王钦峰提到,目前国内的精细化工产业发展面临多个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中专业装备研发和工艺研发分离或结合不紧密,造成装备研发得不到市场的支持,也造成了先进合成工艺得不到装备的支持,最终工艺实验和产业化均无法进行,装备水平至少落后发达国家10年以上。


此外,精细化工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成果转化通道和迅捷的产业化能;新领域用产品功能低、原创性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生产低端产品,性能低、生产效率低、污染严重、能耗巨大;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成本加大,处理“三废”的高成本已经成为行业自身和社会沉重的双重负担,还有信息化技术利用水平低等多方面问题。


王钦峰认为,装备落后是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整体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的精细化工生产绝大多数采用了釜式反应器进行间歇式生产,由此带来了“安全生产压力大、生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能耗巨大”的严重的后处理问题。由于装备的落后,国内精细化工的工艺研发也相应落后。由于安全得不到保障,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具备高附加值的反应得不到开发和实验,也就无法进行产业化。


为此,王钦峰提出五条建议:


第一,鼓励新建、改建的精细化工项目,优先采用连续流装备,构建智能化、模块化的生产成撬、车间乃至工厂,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发展洁净、高效工艺,即自动连续多步组合的工艺链,创新一体化产品链和产业链。


第二,依托领域内具备核心装备研制和规模生产的企业、具备核心工艺开发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和活力强的行业企业,组建产业联合体,共同开展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示范、标准制定等业务,或者鼓励业内领先企业牵头建设装备、工艺以及产业化三方融合的双创园区,开创精细化工的中国模式。


第三,因为连续流化工装备的开发和研制集成了化学反应科学、流体科学、热力工程科学、智能控制科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科学等五大学科,涉及到安全、环保、能耗、效率和品质等五大方面,属于典型的高新技术领域,因此其设计、制造和应用需要生产者具备很高的综合性的单项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一般生产者难于从根本上掌握其中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为保障新兴技术领域健康发展,为保护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为避免使用者使用不良产品,连续流精细化工装备需要和压力容器产品一样,设立市场准入制度,推行一产品一合格证制度,需要由相关部门共同设立颁发机构和相关事项流程。


第四,鼓励客户数量最多的装备企业牵头参与或制定各类先进安全标准,对高危化学反应企业强制采用本质安全装备,减少安全隐患。


第五,需要制定鼓励行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对于生产研制和应用连续流精细化工装备的两类企事业单位,由环保部门、安全应急部门、科技部门、工信部门、发改部门等出具联合认定的精细化工装备研制标杆企业和连续流装备应用示范企业,给予供给和使用两方以合理的减税幅度或政策支持。



03



刘德辉代表:在长江大保护中

加强化工园区规范建设



长江经济带部署着众多化工企业,“化工围江”造成的环境问题长期困扰着长江流域。在国家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中,各地正采取“关停并转搬”等多种措施铁腕护江,随着这些化工企业逐步向化工园区集中,化工园区的整体规划、产业布局、专业接纳能力和规范管理、安全风险、环境污染等方面问题均有所显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辉指出,据初步统计,长江沿江11个省市将搬迁改造化工企业620家,其中易地搬迁入化工园区360家,占全国的45%。化工园区绝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厂堆积,而应该是协同合作的有机整体。在将化工企业搬迁入园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园区的“内外兼修”。


在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沿江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工作中,如何使企业搬得进、迁得顺,园区管得好?刘德辉建议:


一是加强对化工园区统筹规划。化工园区专业性强,不同于市政工程,其规划设计应由具有化工勘察、设计、施工综合甲级资质等级的专业机构结合自身的专长及技术优势,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结合化工园区在地域、市场以及行业等方面的特点,对化工园区的产业功能定位、总体规划布局,园区项目准入、规划控制指标、园区基础设施、公用工程、园区专用设施、安全环保、消防、智慧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和高起点统筹规划。如2018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的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受湖北省政府委托,结合“长江大保护”政策要求,对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园、黄石市化工园区、宜化白洋新材料产业园等湖北省内沿江化工园区进行整体规划,有力推进了石化化工生产企业搬迁升级改造工作。


二是制定标准体系,加强规范管理。明确省级政府对化工园区的审批认定,严格制订和实施化工园区建设和准入标准,从园区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技术创新、配套设施、日常监管等多个方面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引和规范化工园区发展。


三是提升化工园区专业接纳能力和专业管理水平。由具有化工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甲级资质专业机构,结合国家有关化工政策及规范,对地方政府及园区管委会进行技术服务及咨询,促进园区实现专业化的管理,实现化工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体化。


四是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全面整合化工园区信息化资源,建立能源、安全、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五是建立园区帮扶基金平台。及时帮助因资金短缺而进展缓慢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资金扶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增强园区吸引力。



04



13名人大代表建议:简化

危险废物的跨省转移审批流程



来自福建的林腾蛟等13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解决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难问题的建议》(下称“建议”)。这13名代表认为,危废跨省转移难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危废的集中处理和再利用。建议中提到,危废跨省转移的突出问题是:危废跨省转移审批流程复杂,耗时冗长。


林腾蛟等13名代表认为,这导致一些企业要么将危废长期露天堆放在厂区,给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的风险,要么迫于正常生产运行的需求,做出“宁可再买,不愿再生”的无奈选择。


为此,他们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创新审批手段,简化审批流程。统一、精简不同省份的申报材料,减少审批层级,优化审批模式,大力推行网上转移审批和转移电子联单制,明确并压缩环境审批时限,提升危废跨省转移审批效率。


第二,探索区域合作试点跨省转移备案制,各省制定重点危废“负面清单”,清单外的危废跨省转移审批可简化、放开。


第三,创新监管手段,逐步实现“单纯审批”到“过程监管”的转变。同时,加强危废处置的信息公开,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


第四,可在部分单位、行业先行先试,对产生危废、处理危废的单位进行分类,参照海关“分类通关”的管理办法,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第五,环保部门实行从监管向服务的转变,定期对辖区内危废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开展培训,帮助企业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两会期间,各种声音与思想汇集。而化工行业作为中国的一大基础产业,对于其人大代表的建议,你认同吗?说出你的看法!


今日话题#

为化工行业发声!


来源:澎湃新闻,中国化工报

由化工707编辑整理

编辑:lucky

审核:小皇冠



提供1.2亿个工作岗位!贡献5.7万亿美元GDP!谁要“减化、去化”,就把这份报告扔给他!

石化行业传奇,将两家化工巨头扭亏为盈,离职时数千人挥泪送别

阅读40104
行业 人大代表 
举报0
关注化工707微信号:gh_430d84f19d4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化工707”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化工707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