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自1991年至今,3·15晚会已经连续走过29个年头。每年的3·15晚会,公众的吃、穿、用、行等各个方面都将被集中盘查,今年食品安全、用户信息泄漏以及当下大热的电子烟、网贷等领域成为关注焦点。
互联网仍是重点关 注领域
随着互联网在各行业的不断渗透,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产品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互联网企业也成为近年来央视3·15晚会频频点名的对象。今年融360、萨摩耶金服、中科智联等企业榜上有名。
1.海量个人信息泄漏 骚扰电话屡禁不止
今年3·15晚会曝光有平台利用智能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一个智能机器人一天可以拨打5000多个骚扰电话,外呼机器人的加入加剧了骚扰电话的盛行。
调查显示,中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壹鸽科技、陕西易龙芯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秒嘀科技、智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凌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声牙科技有限公司、碧合科技有限公司、财神科技有限公司、萨摩耶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智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都有为骚扰电话提供机器人外呼的业务。
有平台表示,一年多的时间,智能机器人打出去的电话已经超过40亿。那这些平台是如何获取用户的号码资源的?
以被点名的“声牙科技”为例,该平台为商家提供一款“探针盒子”,地理紧邻的用户手机若处于局域网开启状态,则MAC地址会被监测到,从而用户手机号码会被收集。
然后,第三方大数据公司会根据用户的网上阅览记录绘制用户画像,甚至能精确到用户的收入等信息。这是因为用户安装软件时往往会在用户服务条例中同意“访问你的通讯录、文件夹”等协议,这些会成为企业的牟利工具。
据介绍,房地产、汽车、金融、整形、培训教育这些行业是最容易被泄漏信息的。探针盒子搜集信息、大数据绘制画像、智能机器人外呼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消费者则沦为了垃圾信息轮番轰炸的对象。
2.APP强制索取用户隐私 社保掌上通被点名
晚会曝光众多APP通过不平等、不合理条款的授权协议,强制索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社保掌上通APP被晚会点名。
晚会主持人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当用户在该APP上输入身份证号、社保账号、手机号等信息,完成注册后,电脑远程就能截取到用户的几乎所有信息。
这是因为这款APP在授权协议中的不平等规定,比如,“您在此充分地、有效地、不可撤销地明示同意并授权我们使用您的社保账户密码为您提供查询服务”。这意味着用户的这些信息可以向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开放。
据3·15晚会介绍,目前一些查社保、查违章的APP都存在此类问题。
3.网贷催收被曝光 “714高炮”要钱更要命
有一类小额网贷被网友称作“714高炮”,“714”是指贷款周期一般为7天或者14天,“高炮”是指其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今年3·15晚会对此做了重点曝光,融360、任性贷、金葫芦等多款网贷app被点名。其中,融360被曝变相收取“砍头息”。
央视调查发现,消费者在使用融360进行借贷时,会被强制要求购买各种商品,这些商品的价格往往都远高于市场价,消费者也称之为变相的“砍头息”。
砍头息指的是放高利贷者或地下钱庄,给借款者放贷时先从本金里面扣除一部分钱,这部分钱就叫做砍头息。如出借人借给借款人10万元,但在给付借款人款项时直接把利息2万元扣除,给了借款人8万元,而借款人则给出借人出具了10万元借据的情形,即借据记载的数额大于实际借款的数额。
有消费者反映,其在小额借贷平台上,借款7千元,3个月后滚到了50万元,最后只能通过在其他借贷平台上借钱来还上一个借贷平台的款项,最后利滚利,借的钱窟窿一直补不上。
而借贷平台却并不担心用户会还不上钱,因为他们有杀手锏,就是获得了读取用户通话记录和通讯录的授权,这为他们之后的催收提供了便利。很多用户会因不堪催收困扰加快还钱,但更多用户因不堪其扰,出现轻生的念头。
调查中,有从事小额借贷的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类似“714高炮”这样的借贷APP至少有几十万个,并且都没有从业资质。而它们规避法律风险的措施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经营一段时间就换一个名字,这也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据悉,在被3·15晚会点名后,融360发布声明称,对该事件导致的不良影响,向消费者表示诚挚的歉意。正在紧急召开会议,就315暴露的问题,进行内部调查和整改。目前,融360APP在iOS及安卓应用商店已经下架。
食品安全居高不下:辣条、土鸡蛋背后藏猫腻
每年的3·15晚会,人们最关心的还是每天都会接触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今年,网红小食品辣条、土鸡蛋被点名。
据调查,辣条的销售网点主要集中在很多学校附近的摊点、商店等,央视记者首选发现的是一家名为“虾扯蛋”的辣条,并追踪到该辣条的生产厂家,而进入其生产车间时,不必经过任何消毒措施。生产车间和销售车间的卫生情况也是不忍直视。
销售的辣条除了面粉,就是各种调味料。在配料车间,地上摆放着甜味剂、增味剂、保鲜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大大小小十几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经过混合后倒入滚筒里进行充分的搅拌后,就被混合进了辣条。然后销售给毫无保护意识的孩子。
另一种名叫“黄金口味棒”的辣条,生产地来自号称“辣条发源地”的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在包装车间里,记者看到:辣条颗粒堆满整张桌子,电子秤、脏兮兮的抹布就和辣条堆在一起。
这种乱象被曝光之后,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纷纷下架了相关商品,河南、湖南两地的相关生产厂商被要求停业整顿。湖南平江县工商管理局局长表示,消费者可以向行政机关投诉,要求行政机关立案调查,追究相关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或不合格产品的这种作坊、工厂,承担这个相应的行政责任,可以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甚至直至吊销生产许可证或者经营营业执照。
而眼下,另一款热销产品“土鸡蛋”也并不像它标榜的那样“健康、养生、纯天然、高品质”。调查显示,销售人员在推销时,最喜欢拿蛋黄颜色来宣传,普通鸡蛋颜色浅,土鸡蛋颜色深。但这些颜色深的土鸡蛋是因为使用了一种叫做斑蝥黄的饲料添加剂。
一家销售土鸡蛋的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称,斑蝥黄是可以作为着色剂在家禽饲料中添加使用的,这种添加剂对使用量没有具体限制,只要在适当范围内,不会影响人体健康。这些公司也并不担心被市场监管部门发现,因为国家还没有土鸡蛋、柴鸡蛋等的相关标准。
医疗健康成焦点 医疗垃圾等回收有黑幕
3·15晚会曝光了用过的医疗废弃物,如注射器、血包等被碾碎变成了蔬菜网袋、儿童玩具。
被曝光后,西安市环境监察大队迅速赶到被曝光加工厂的一间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出租房内,经过执法人员勘察,加工厂是非法的,没有办理过任何手续。主要是对输液管和输液针管,进行分离和清洗工作,然后回收再利用。
执法人员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加工厂的行为是违法的。执法人员将会连夜进行取缔,对这些废旧输液管进行妥善处置;另一方面,加强摸排,对此类加工行业进行重新摸排。下一步,开展整治工作,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
另一个被点名的医疗行业乱象是诊所的“执业医师证”竟是花钱租的。央视走访了二十多家药店,均发现类似奇怪的现象。有的药店虽然挂出了该店的执业药师证,但是药师实际都不在岗。这种行为,业内俗称“挂证”。
调查发现,不只是药店,诊所等医疗机构,也存在挂证现象。这家雅佳口腔诊所负责人承认,他当初开办诊所时,所用的执业医师证是租来的。而围绕着“挂证”这种畸形的市场需求,已经形成了一个灰色产业,不少企业甚至直接做起了挂证中介的生意。
聘证网、猎正网都是以发布医疗行业求职招聘信息为幌子,从事挂证的中介平台。目前,这两家网站均已无法打开。
家电维修黑幕被曝光 售后服务套路防不胜防
电行业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成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尽管目前的产品和服务水平也提升了不少,但依然存在着售后维修的套路。
央视在晚会中曝光了宏瑞家用电器服务公司、维美家电维修服务公司、刘志敏家电维修服务公司、成锦西商贸有限公司、西安腾辉家电服务公司等家电售后行业存在的安装高价推销不必要配件的问题。
以宏瑞家用电器服务公司为例,该公司负责重庆市沙坪坝区惠而浦等多家品牌的家电初装和售后服务。维修人员在检修用户洗衣机时以地面不平加装脚架调节的理由要求用户支付180元的脚架费用。随后用户在洗衣机顶部的注意事项发现标注:洗衣机需安装在坚固、平坦及防滑的地面上,尽量不要将要洗衣机放置在各种台面或者支架上,避免出现震动大或移位等现象。维修人员表示,一个180元的脚架可以提成90元。
目前在家电行业,大家对产品的质量已经非常重视,但是对售后维修服务,还缺乏同样的质量管理意识。不少企业和厂家出于成本考虑,将维修服务外包给第三方,这种模式无可厚非,但需要记住的是,服务可以外包,质量却不能打折,掺了假的服务,最终伤及的是自己的品牌。
此外,央视3·15晚会还曝光了纸尿裤回收的黑幕、电子烟的危害、银联银行卡默认开通闪付等问题。其中,电子烟的有害物质不比香烟少,长时间吸食电子烟的青少年,同样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不要为了一时赶时髦而掉入到另外一个消费误区。
而纸尿裤的回收则是在里面加工进了散浆。回收的纸尿裤经过多个步骤,被加工成了散浆。散浆则会经过多道工序,被加工成纸尿裤里的棉芯部分。这背后是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
写在最后
每年的315都是企业公关部的一次大考,业内戏称,315晚会已经成为“公关节”,很多企业都是连夜通宵严阵以待,甚至早早准备了好几份“回应声明”,如果被点名就立即开始危机公关,如果没有被点名就庆幸又平安度过一年,洗洗睡觉。只剩下老百姓们照例对被曝光的企业和产品义愤填膺。
央视历时大半年对这些行业乱象进行集中披露,要达到的效果并不是涉事企业当天的表态,而是消费者的诉求能否被持续关注,被曝光企业能不能真正将存在的问题解决掉。企业为应对315而展开的自纠自查行为应该形成常态,而不只是在315警示牌出现时才紧急刹车。
— 【 THE END 】—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TechWeb”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TechWeb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