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夜读与你一起砥砺前行!
导读:人要胸怀远大抱负,但只求中等的缘分,甘愿过普通人生活。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该低调平和,做事要给人留余地。
李嘉诚凭借这24字秘诀,创下了富可敌国的伟业。这24字秘诀,不仅仅只适用于李嘉诚,其实也适用于我们。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丨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丨拾遗
特别鸣谢本期主播:
天舒
1
李嘉诚的办公室,
挂着一副书法对联,
上面写着清代儒将左宗棠的诗句: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李嘉诚为何要在办公室挂这样一副对联?
有一次,客人拜访,
问李嘉诚:“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李嘉诚笑了笑,没有说话,
只是用手指了指这副对联。
他百战百胜的成功之道,
都浓缩在这一副对联里。
2
所谓“发上等愿”,
就是指“人要胸怀远大抱负”。
要说艰难困苦,
李嘉诚小时候,可比我们艰难多了。
他1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为了帮母亲养活弟弟妹妹,
他被迫中断了学业,
去茶楼做起了“跑堂”。
那一年,一位会看相的同乡,
对李嘉诚的妈妈说:
“你儿子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成不了大器,如果他安分守己,勉强谋生是可以的。”
李嘉诚听了这句话后,
心里很不服气,暗暗立志:
“我一定干一番事业出来。”
于是他辞去茶楼跑堂工作,
进了中南公司学习装配钟表。
尽管白天上班已经很累了,
可他每天晚上仍坚持做一件事——自学中学课程。
花了三年,他学完了中学课程。
17岁那年,
李嘉诚辞去稳定的钟表厂工作,
去一家五金厂做起了推销员,
“趁年轻多学学,为以后创业做准备。”
一年后,他再次跳槽,
去了一家更能锻炼人的塑胶公司。
只干了一年推销,
李嘉诚就做到了部门经理。
又干了两年,
他被提拔成为公司总经理。
才20岁出头,就爬到了打工族最高位置,
按理说,他应该要知足了。
但李嘉诚却志不在此,
他胸中有一团火在燃烧,
“我要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摸清塑胶行业的各个门道后,
1950年夏天,李嘉诚辞职了,
22岁的他向亲朋借了5万港元,
在筲箕湾创办了长江塑胶厂,
他的“超人传奇”就这样启幕了。
3
所谓“结中等缘”,
就是指“只求中等的缘分”。
李嘉诚创办长江塑胶厂后,
很快接到了一个美国人的订单。
他高兴得不得了,
开足马力加班生产。
可他万万没想到,
“产品做好后,美国人却因为自己的问题取消了订单。”
要是换作其他人,
一定会气急败坏,
找美国人大吵大闹。
但李嘉诚并没这么做,
他只是把做好的产品拿给美国人,
“我们的产品真的很不错。”
这就是李嘉诚的行事哲学——发上等愿,结中等缘。
“胸怀远大抱负、但只求中等缘分。”
“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
“对结果保持一颗平常心。”
成了,固然值得欣喜;
不成,我也坦然面对。
没想到此事过去后没不久,
李嘉诚就莫名其妙收到了很多单子,
“我后来才知道,是那位美国人给我介绍的订单。”
4
所谓“享下等福”,
就是指“甘愿过普通人的生活”。
李嘉诚戴的表,是西铁城表。
市价3000港元,
他已戴了十几年了。
李嘉诚鼻梁上的眼镜,
打从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开始,
就再也没有换过,
中间虽因度数增加换过镜片,
但是一直没有换过镜框。
《南方周末》采访李嘉诚时,
一位下属告诉记者:
“他老和我们讲自己缝衣服,他的好些袜子都缝补过多次。”
李泽钜和李泽锴小时候,
李嘉诚很少让他们坐私家车,
而是让他们坐电车和巴士。
两个儿子忍不住问父亲:
“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有私家车接送,而您却不让家里司机来接送我们?”
李嘉诚笑着解释:
“在电车和巴士上,你们能见到不同阶层的人,能够看到最平凡的生活,那才是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生活。而坐在私家车里,你什么都看不到,什么也不会懂得,什么也不会珍惜。”
享下等福——这就是李嘉诚的生活哲学。
或许人活到极致就是这样吧:
甘愿过普通人的生活,
甘愿享受简单的幸福,
甘愿享受清淡的欢愉。
李嘉诚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认为最幸福的事,就是老两口开一家小店,打烊后在灯下一起数钱。”
5
所谓“择高处立”,
就是指“看问题要高瞻远瞩”。
1992年,邓小平巡视南方数省,
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讲话”。
当时,很多商人都怕到内地投资,
李嘉诚看到“南方讲话”后,
立马大举进军内地,
结果赚了个盆满钵满。
1995年、1996年,
香港即将回归中国之前,
很多外商看衰香港前景,
于是开启了抛售潮,
但李嘉诚却来了个“你抛我买”,
结果香港回归后,
他又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就是李嘉诚的“择高处立”。
李嘉诚有一个思维习惯,
“我每天90%的时间,都用在了想未来的事情上。”
想未来的事情,就是高瞻远瞩。
所以商界对他有一句评价:
“李嘉诚赚的都是大势的钱。”
6
所谓“寻平处住”,
就是指“做人应该低调平和”。
冯仑写过一篇“李嘉诚如何请客吃饭”。
多年前,李嘉诚早已是华人首富。
而冯仑们,还是不见经传的小老板。
那一次,冯仑们去香港,
李嘉诚做东请客吃饭。
冯仑,原以为李嘉诚会很“大牌”。
没想到李嘉诚竟然在电梯口候着,
见到来宾,就用双手恭敬地递上名片。
中国人向来喜欢座次文化,
不同座次代表着不同的尊贵程度。
但是李嘉诚并没有这么来安排,
吃饭之前,他让20多人抽签,
“抽到几号位就坐几号位。”
20多个人,坐了四桌。
李嘉诚在每张桌陪聊了15分钟,
不论亲疏,每一桌都15分钟。
临走时,李嘉诚跟大家握手告别,
每个人都要握到,包括服务人员。
这一餐饭,充分展现了李嘉诚一生的做人追求——寻平处住。
李嘉诚为人极其低调,
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他的办公桌上有一块玻璃板,
上面是他自己书写的一句话:
“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
这句话很好诠释了李嘉诚的做人哲学——寻平处住。
“树大招风,低调做人。”
7
所谓“向宽处行”,
就是指“做事要留有余地”。
在成都的一次晚宴上,
李嘉诚与经济学家张五常闲聊。
李嘉诚问:“你知道为何我的生意能做这么大吗?”
张五常答:“不知道。”
李嘉诚眯着眼睛说:
“因为每次做生意时,我总让对方赚得比我多。所以每个人都想和我做生意。”
记者问小巨人李泽楷:
“你父亲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
李泽楷笑了笑,回答说:
“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
他一再叮嘱我:
“你在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你就只需要拿六分。”
这就是李嘉诚的“向宽处行”——让别人多赚两分。
别人赚得越多,就越喜欢跟你合作,
这样你才能赚得更多。
1996年5月23号,
张子强绑架了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
然后给李嘉诚打电话:
“准备好钱,不能报警。”
李嘉诚答应了。
张子强在身上绑满炸弹,
然后去李嘉诚家里拿钱。
他到了李嘉诚的豪宅之后,
发现果然没有一个警察。
张子强开口就要10亿港元,
没想到李嘉诚竟然答应了,
张子强就这样拉走了一车钱,
然后把李泽钜放了回来。
儿子回来后,李嘉诚也没有报案,
后来是张子强绑架其他商人被抓后,
大家才知道他原来还绑架过李泽钜。
记者问:“你怨恨张子强吗?”
没想到李嘉诚说了一句:
“这只能怪我自己啊,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一点防备都没有,实在是应该检讨。”
这就是李嘉诚的“向宽处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8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副对联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人要胸怀远大抱负,
但只求中等的缘分,
甘愿过普通人生活。
看问题要高瞻远瞩,
做人应该低调平和,
做事要给人留余地。
李嘉诚凭借这24字秘诀,
创下了富可敌国的伟业。
这24字秘诀,
不仅仅只适用于李嘉诚,
其实也适用于我们。
我们一生若能做好这24字,
即便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
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编辑 / 黎雨桐
主播 / 天舒
封面配图 / 图虫
天舒
人们很有趣;世道是游乐场。要静候、再静候,等把感受变成酒。个人公众号:Salix-3,一起来聊聊吧!
21君
读了李嘉诚先生的这些故事后,你又有怎样的感想呢?
精彩推荐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21世纪经济报道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