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进门财经
A股2700点的时候,抄底的资金兑现利润,拿着钱去买房。卖房的准备拿着钱进入股市,然后两种人在心里各自骂了对方一句。如今A股冲过3100点,两种人心里又骂了一句,只不过骂的对象不一样了。
A股沪综指年初从2400点起步,如今突破3100点,涨幅超过25%,重点是个股涨幅惊人,不少个股涨幅已经翻倍,甚至翻两倍。
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踏空,包括专业投资机构。反而是不懂基本面的所谓大爷大妈们,随便买,追涨杀跌,一个多月盈利30%以上的是普遍现象。
那机构收益率怎么样呢?证券时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2368只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15.62%。有多达1647只基金收益不足20%,也就是70%的偏股基金没有跑赢上证指数的涨幅。
2368只偏股型基金中,有33只基金为负收益。也就是说大爷大妈们年初至今“打败”了70%的偏股型基金,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机构投资者。
那这是否就说明大爷大妈们比机构厉害,机构所谓的专业研究其实就是一个笑话呢?答案是未必,因为还有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
根据上交所公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2018卷》,散户贡献了80%的交易量,但是盈利的却只有一成。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沪市一共有投资者1.95亿人,其中机构投资者64.3万人,自然人投资者1.94亿人,散户占比超过了99%。
虽然散户占比很高,但持股总市值只有59445亿元,占比21%,也就是说99.78%的个人投资者贡献了21%的市值。
但是在2017年的震荡市中,他们根本没有赚到钱。
2017年自然人投资者整体盈利3108亿元,2016年为亏损7090亿元。
2017年专业机构整体盈利11156亿元,2016年为亏损3171亿元。
平均一下,每个沪市小散2017年盈利1593元,而专业机构平均每家盈利174万元。
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金额却占到2017年交易总额的82.01%,而机构投资者只有14.76%。
散户投资者可谓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到头来盈利只有两块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呢?因为我们都知道,投资是一项长跑运动,不是100米冲剂。
投资是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和定力,散户投资者往往在100米冲剂阶段赢了,但是以年为单位的长跑通常都是机构胜出。
年初至今的暴涨行情让满仓的投资者喜上眉梢,但是这只是50米短距离跑而已,而且从历史行情来看,这种快速上冲行情往往伴随的是大幅度的回撤,到时候有多少人能够保住收益才是关键。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牛市孕育期行情普涨后,往往面临比较大的回撤。
2005年时上证综指在6月触及998点这一低点后最高上涨225点至9月的1223点,之后上证综指回撤156点至12月的1067点,即整个第一阶段上证综指的最大涨幅为23%,但累计涨幅只有7%,回撤时吐出涨幅的接近70%。
2008年上证综指在10月的1664点见底后最高上涨436点至12月初的2100点,之后指数回撤286点至12月末的1814点,期间上证综指的最大涨幅和累计涨幅分别为26%与9%,涨幅回吐66%。
2012年12月上证综指在1949点见底后最大上涨494点至13年2月初的2443点,之后回撤282点至4月的2161点,期间最大涨幅和累计涨幅分别为25%与11%,涨幅回吐57%。
创业板指2012年12月至4月期间最大涨幅和累计涨幅分别为55%与43%,涨幅回吐22%。
如何控制回撤,保住收益,是第一阶段快速上涨行情需要做的事。寻找下一轮行情的爆发点,需要准备,这就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储备了。不然一年折腾下来,又是盈利两块五。
应该说A股年初以来的上涨行情,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其中就包括研究机构,很多研究机构不断修正观点来应对市场,成为股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然,这当中也有清流,比如招商证券的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他不仅在年初就开始大胆唱多,更是把握了2017年以来每一轮行情的风险点。他独创“夏式周期”理论,用各种直观指标判断行情的轮动。对于下一轮行情,他又有了新的判断。
2月市场基本演绎了招商证券在2月报中的逻辑,流动性改善引发主题投资引领市场,5G、半导体、军工、OLED、折叠屏手机、智能驾驶等领涨。
3月招商证券继续看多市场,我们认为春季攻势继续,两会召开、经济数据公布、增量资金持续入场、科创板正式开闸主导3月行情。热点将会增多,结构上,需要更加注重板块的挖掘。
人民网一个月涨幅翻三倍让投资者刮目相看,但这样的机遇可遇不可求。在这之前,人民网震荡调整了两年多时间,所以如果没有踏准节奏,这轮爆发行情仍然会跑输大盘甚至亏损。
招商证券传媒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顾佳,就精准把握了传媒领域细分板块的轮动。从影视到出版,再到国有传媒集团,每一次行情都尽在掌握。
指数在3000点徘徊之际,我们需要提前判断下一轮行情的节奏,以及寻找到新的领涨品种。
招商证券两位金牌分析师将走进进门财经投资大讲堂,在线下和大家分享最新研究观点。不管你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都值得听一听专业的前瞻声音。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财富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