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客从中原来】梅州:千里之外的中原印记

作者:汽车912 来源:汽车912 公众号
分享到:

03-25


导  读

3月18日-19日,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从中国的中部出发——客从中原来” 海上丝绸之路黄帝文化传播行异地采访组来到广东梅州采访,探寻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渊源。 


在西晋(公元413年)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广东梅州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依山而建的客家民居也因此独具特色。


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



梅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胡希张说,“最核心的就是府邸式构造,然后一进、二进、三进,中间的是中堂,两边是房子,子孙多了外面再修一圈,子孙又多了就再修一圈。有圆围、方围、半圆围,还有围寨,就像大庄园一样。”



▲为了让记者更直观的了解围龙屋的建筑风格,梅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胡希张形象的用糖果摆成围龙屋的造型。



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围”成为客家民居最大的特色。“围龙屋为什么围?防御功能是第一的。窗户朝外的开口小,朝里的开口大,我在里面可以射击你,你打我却很难。火攻也很难,因为墙太厚了,门也很厚,而且门的上面还有放水灭火的装置。院子里有水井,有粮食,吃喝全都有,关门一两个月也能自给自足,没有任何问题。”



轩辕黄帝本苗裔,十传南陆国封黄,国名为姓称始祖,河南光州是原乡。


坐落在梅州攀桂坊的老黄屋,距今已有360年的历史。《梅州黄氏源流歌》告诫祖孙后辈不忘寻根问祖,经久不衰的百年建筑则彰显了黄氏客家先祖的建筑智慧。


▲梅州市金山办文化站站长林文君接受郑州台记者专访


梅州市金山办文化站站长林文君说,老黄屋是典型的客家建筑。而在攀桂坊,有大大小小70栋左右像老黄屋这样的围龙屋,“这些老屋,一般情况下,前面都有一个大水塘,靠山面水,后面有一个围龙,寓意族人繁衍生息。”






梅州广播电视台原客家话主持人杨雅文与郑州电台主持人雨馨、张尧一起分别用普通话、客家话、河南话朗诵古诗《山行》


客家人的先祖是中原士族,在围龙屋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里,从中原带来的语言和文化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保存和延续。专家发现,客家话保留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古汉语音韵。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客家话朗诵的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仿佛比现在的普通话更有一番韵味。


▲梅州广播电视台原客家话主持人杨雅文接受郑州台记者梁艳专访



梅州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也是客家人衍播四海的出发地之一。梅州海外侨胞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虽然不再住围龙屋,却“不卖祖宗言”,客家话成为世界客家人的重要"情感纽带",不少阔别故土多年的海外客家人都以"乡音未改"为荣。在梅州上空,至今保留着几档客家话的广播节目,因为唯有乡音才以解乡愁。





来源:郑州电台新闻中心、郑说广播

阅读38724
梅州 
举报0
关注汽车912微信号:qiche91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汽车912”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汽车912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汽车912

微信号:qiche912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