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年有16万离休金,
无花钱需求,
也不想花钱享乐,
就把钱捐出来,
资助学生、培养人才”
最近,西安交通大学离休教授王世绍的“离休账单”引发关注。据报道,93岁的王世绍是大学教授,捐款总额已超过百万元。
他说,自己一年有16万离休金,“我们住在养老院,每个月我们除了充饭卡、买点生活用品、买点水果,我们觉得一千元足够了。自己不想花钱享乐,就把离休金全部捐出资助学生、培养人才。”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王世绍老人的生活非常节俭,当年从学校买的饭桌,一用就是四五十年。
图片来源:梨视频
老伴仇启珍说,还是应该为国家培养人才,能捐多少捐多少!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离休教授捐资助学超百万,“这样花钱才有意义”
西安晚报记者在采访王世绍老人时翻看了老人设立奖学金时的捐赠协议,以及助学相关材料。粗略估算,老人给西安交大助学捐款有90多万,加上给希望工程捐款,捐款总额已超过百万。
据了解,从2010年起,王世绍老师每年都资助仲英学院的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到2017年,老人已经资助了20多名贫困生。2017年,老人设立王世绍助学金,用来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记者了解到,两位老人还拿出50万捐赠给西安交大教育基金会,用于奖励仲英书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2017年至2021年,每年10万元。2018年资助了12名学生,每人5000元。
图片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年纪大了,儿女也很自立,离休金我存着也没啥用处,我们感觉还是应该为国家培养人才。拿出50万设立奖学金。其他的还有就是每年资助12个学生,每名学生5000元。等于我一年的离休金全部捐给交大,我们觉得这样才是真正把这个钱花得有意义。”王世绍说。
情系学子,奉献一生
据了解,王世绍1947年1月参加革命,1948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5月离休。通过老人的讲述,记者了解到,老人已经连续多年对地震灾区、山区小学、农民工子女等进行捐助。
王世绍说,“学校和学生们尊重我,称我老教授,我觉得叫西迁老同志更合适。”出生在上海的王世绍,来西安扎根已经60多年了,他一辈子俭省,从不请客送礼,甚至连子女结婚都没有嫁妆彩礼、喜糖酒席,以免铺张浪费。
离休后,原本应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他却和老伴儿仇启真一起住进了鄂邑区的养老院。除了在食堂吃饭和采购必需的生活用品外,依旧勤俭节约,将离休工资悉数存下来支持教育。
说到捐资助学的缘起,王世绍陷入回忆。几十年前,他积极响应国家干部下乡带领农村建设的号召,深入贫困地区,足迹踏遍整个陕西。当看到“一个人平均一个月连半斤米都吃不上”的恶劣情况,他忧心如焚,并且意识到贫困不能只“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直接捐赠只是杯水车薪,只有捐赠教育,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才是长远之计,才能带给国家富强的希望。
作为参与交大建设与发展的老交大人,王世绍常说,“我这一辈子都是交大给的,我要把交大给予我的也一同传递给交大学子。”
王老师和老伴儿平时最开心的事就是读那些受捐学子们寄来的信件和明信片。通过这些明信片,他了解学生们的动态,知道自己的捐助真正帮到了他们,这就是最大的慰藉。
图片来源:西安晚报
看到老人的故事
很多网友感动不已:
其实
这样的老人在我们身边不算少数
还记得她吗
马旭和老伴在家门口。(照片来源:湖北日报 徐晨摄)
她是新中国第一代女伞兵,捐款1000万给家乡办教育。获得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后,马旭和老伴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2018年9月13日上午9时许,马旭夫妇来到一家银行网点,提出转账300万元。
两位老人,一笔巨款,银行工作人员顿时警觉,“老人可能遇上骗子了”。
一番解释、核实后,真相大白:两位老人要向黑龙江省木兰县教育局捐款1000万元,300万元是第一笔善款。今年,马旭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另外700万元也将投入家乡的教育事业。
在感动中国颁奖辞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你点滴积蓄
汇成大河
灌溉一世的乡愁
你毕生节俭
只为一次奢侈
耐得清贫
守得心灵的高贵
今天
向王世绍、马旭一样
奉献一生、心怀大爱的老人
致敬!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张小松),综合:西安晚报、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澎湃新闻·七环视频、梨视频、湖北日报等
本期编辑:胡洪江、赵雅娇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人民日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