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哥推荐:
2019年3月2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期待中属于中国民营航空的历史性时刻并未到来。
民营火箭公司“零壹空间”自主研发的 OS-M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50 秒后便失去控制,在画出一条复杂的下坠痕迹后,随即消失在空中。
火箭坠毁了,但“中国SpaceX”们的梦还在风中飘扬。
本文授权自:NEXTTECH(ID:TechMix)
差一点,零壹科技就将成为首家将民营火箭发射入轨的公司,而被载入中国航空的史册。
几天过去了,零壹空间并未官宣发射失败的具体原因,而根据专家分析,大概率是在一二级火箭分离的关键环节出了问题,团队选择在不恰当的高度进行分离,从而导致火箭姿态失稳坠落。
相比于被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 SpaceX,过去几年间,国内民营商业航空公司并没有创造出太多有价值的热点,我们听到的新闻中,种种尝试也都停留在起步阶段,但这丝毫不妨碍民营商业航空成为资本竞相涌入的新风口。
民营商业航天初起步
一项数据显示,中国民营航天公司的数量已经超过了 60 家,其中诸如零壹空间、蓝箭科技、星际荣耀等几家头部公司,都是在 2015 年左右成立的。
资本和创业者在 2015 年前后疯狂入场,一方面是受到了政府政策的鼓励——2014年,中国政府开始允许私营企业制造和发射卫星及商用火箭;更多的,则是看到了 SpaceX 的成功。
2012 年 10 月,SpaceX 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用猎鹰 9 号火箭将“龙”货运飞船送入轨道,开始正式承担国际空间站的货运任务,标志着低成本的民营商业航天的大幕正式拉开。而在随后的几年间,SpaceX 均实现了小幅盈利。
随着火箭回收和重型猎鹰的成功, Space X 不仅刷新着人们对于民营航天的认识,也让创业者和投资人看到了其想象空间和具体发展路径,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模板。
在很多投资人的眼中,只要有足够坚定的“烧钱意志”,SpaceX 就是可以被复制的。
在“中国版 Space X”的诱惑下, 2018 年,仅偏头部的 7 家公司就拿到了超过 16 亿人民币的资本,在这些公司的融资榜单上,也不乏君联资本、经纬中国等老牌机构的名字。
随着大量资本的流入,我国民营商业航空公司在技术方面确实取得了不少进展。
去年 3 月,蓝箭科技完成了重达10吨的“凤凰”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测试;两个月后,我国首枚自主研发的民用亚轨道单级火箭升空;同年 9 月,第二枚商用亚轨道探空火箭成功发射……
这些成就固然可喜,但始终未触及到民营航空的核心——如果想真正实现其商业价值,要跨过的第一个门槛,就是如何将具有入轨运载能力的火箭送上天。
可以这样说,哪家公司优先掌握了这项技术,就掌握了这场太空竞争中的主动权。
为什么现在的火箭不能赚钱?
我们先说两个概念: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虽然都是大概念上的“火箭”,但两者对技术的要求却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一家商业公司需要用到民营的火箭服务,通常来说只有两类诉求:
一是用于大气观测、超音速试验、人工增雨等“探测”用途,这类探空火箭一般是结构简单的无控火箭,只要保证能在大气层内稳定飞行即可。
相较之下,运载火箭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航天载具,具有将人造通讯卫星、空间站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能力,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无论从材料、构造、技术方面都要复杂的多。
前者卖给高校和研究机构,而真正能让企业买单、创造商业价值的,只有运载火箭。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火箭这门生意的商业逻辑与快递并无二致——通过将用户的货物(载荷)送到目的地(预定轨道),从中赚取一定的运输费用。从 SpaceX 的例子中,我们也能看出,这家成立于 2002 年的公司,也正是在成功拿下空间站货运任务后,才首度实现了盈利。
但迄今为止,我国民营火箭公司的两次“运载火箭”尝试均告失败,除了开头提到的零壹空间,5 个月前,蓝箭科技曾也尝试发射的“朱雀一号”,也由于未能达到第一宇宙速度,而在坠回大气层的过程中被烧毁。
中国的 SpaceX 困局
我国航空科技的整体起步都很晚,21 世纪初,当以蓝色起源、SpaceX 为代表的美国商业太空探索公司兴起时,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才刚刚起步。
2018 年,Space X 抢下了全球商业发射市场的 60% 的份额,中国民营航空才刚开始运载入轨火箭的探索。
这个巨大的时间差,想在短时间内依靠人才、资本来弥补是完全不现实的。
和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不同,民营航天工业不是通过收购整合、集成不同的软硬件,简单粗暴依靠“买买买”就能解决的,为了实现盈利,目前 SpaceX 的火箭上,自己生产的部分占到整体部件的 85%,它的背后,需要有强大的工业水平和制造装配水平作为支撑。
况且,在其他方面,中国的 SpaceX 们也并不占优势。
人才方面,马斯克曾为 SpaceX 招徕了大量的人才,包括全球最权威的火箭发动机专家 Tom Mueller,波音公司发射总工程师 Tim Buzza,“大力神”火箭主工程师 Chris Thompson 等等,可谓凑齐了全球火箭领域的最强阵容,此外还有 7000 名员工的强大团队。
而在中国,航天顶级人才几乎都还集聚于体制内的科研机构,而从体制内向民营企业的流动,在受制于很多观念和机密上的限制。
另一方面,SpaceX 在幸运地赶上 NASA 精简经费,而拿到 NASA 合同前,也渡过了近 10 年的探索期,期间,SpaceX 经历过发射的屡次失败,一度看不到盈利途径时。
中国当下的资本市场中,投资人愿意等待的回报周期极短,尤其对于航天这种长周期、高风险的生意,很多公司恐怕熬不过前期的技术摸索期,就要面临破产的窘境了。
零壹空间和蓝箭科技的两次发射失败,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营商业航空的发展现状,但 SpaceX 的故事也是从“搞砸发射”开始的,即使到现在,经过近10年进行验证的系统,换来的也并非100%的发射成功率。而基于航天工业的特征,每一次失败就会带来数亿元的损失。
仅凭资本的注入无法催熟这个产业,而现实中的鸿沟,只能凭借对人才的不断吸纳积累,精进运载火箭关键部件的制造技术来弥补,当然还有大把时间和经历的投入。毕竟民营运载火箭并不是组装积木。
希望今天的爆炸只是一个长达 10 年追逐的开端。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企业创投联盟”,ID:cvcbang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MORE | 更多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