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余常水,出生于1962年,现为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辣椒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自1993年与辣椒“结缘”至今,在他的努力下,遵义专门的辣椒科研机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期间,主持(协助)培育审定“遵辣系列”品种、选育稳定不育系、强恢复系共17个。据统计,2005至2018年,“遵辣系列”新品种应用面积达460万余亩,农民增收45亿余元。
如今,小小的红辣椒已经成为遵义广大椒农增收致富的一项大产业。这一传统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背后,与余常水的坚守密不可分。业内人士表示,没有他,就没有今天遵义朝天椒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
故事还得从1993年说起。那一年,在一次下乡途中,余常水偶然看到了一块品种混杂的辣椒地,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辣椒受病虫危害几乎绝收。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眼前的一幕让他有些黯然:老祖先种了多少年的辣椒怎么变成这样了?农民的辛苦白费了!
面对这种现象,所学知识告诉他,这是辣椒良种和农民对科学种植技术的缺乏。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遵义朝天椒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余常水见“辣”思迁,并一发不可收拾。当时,遵义还没有专门的辣椒科研机构,他所任职的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也未批准他从水稻栽培转行到辣椒研究,领导和同事纷纷劝他放弃,干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好。这非但没有阻止余常水对辣椒研究的热情,反而更激起了他的斗志。
他深知,如果没有单位资金和团队支撑,仅凭自己的一腔激情与热爱,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于是,余常水多翻游说,最终他的妻子和一名大学同学,加入到他的队伍中来。1993年底,遵义最早的辣椒科研育种团队成立,他自称“辣椒兴趣组”。
余常水告诉记者,当时为省下租赁试验田的经费,他回到老家,请父亲留下自家的田地用来做辣椒试验。从辣椒种质资源收集、栽种到收获、提纯复壮,每道工序,他们都亲自参与。但由于是“私活”,不能占用工作时间,所以三人只能在业余时间干这一事情。尽管如此,在余常水看来,那段怀揣梦想,曾在周末搭乘公共汽车、运煤车,甚至是拖拉机奔走于田间地头,收集各个地方的辣椒品种,在简陋的乡村旅馆和衣而睡的日子,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记忆。然而,同学因种种原因在中途退出了这一“兴趣组”。
“科研并非看到的那样光鲜和艳丽。”余常水说,几年时间过去了,其间有收获,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转机出现在1998年。当年底,经过前期的工作,余常水选出了一些优质辣椒种子,夫妇二人用纸包起来赠送给村民试种。没想到来年秋收后,他们收到了村民对这批种子的良好反馈,纷纷表示要买他们的种子。“你这品种不仅香味好、辣味可以、产量高,还抗病,比我们之前种的好多了。”村民们的肯定和鼓励,更给予了他们前进的动力。而当年,他们送给村民试种的种子,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遵辣1号,它是我市2012年辣椒换种工程指定的唯一品种,是贵州省辣椒区试对照品种之一。
“在我最想放弃的时候,是村民们给予了我继续前行的力量。”说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余常水的眼眶有些湿润。
余常水的研究成功后,引起了各方关注,获得相应支持。成名后余常水的“辣”味人生并未由此终结,他比以前更忙碌了。记者日前采访他时,正是他从海南赶回遵义的第二天,当时的他正忙着在试验田里指导村民播种。他告诉记者,今年他从海南带来了7000多份材料或组合。这些都是他在南繁基地试验鉴定,精心挑选出的相对稳定的苗头优势新杂交组合和材料。
余常水说,辣椒育种是一个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过程。他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不懈努力,研究出品质更好、产量更高、抗逆性更强的遵义朝天椒新品种,为全市椒农增产增收,为我市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贡献出科技人员应有的力量。
签发:周俊南
记者:查静
视频:遵义市广播电视台
编辑:熊俊 张黎方夏
1、
2、
3、
4、
编辑:陈娟丨审核:周钰姣丨签发:熊 俊
热线电话:19908522221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遵义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遵义晚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