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科技那些事儿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80.3%,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二位次;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新区、国家农高区申报建设有序推进,全市累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平台132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63个、市级58个。
累计攻克3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1000余个科技支撑及成果转化项目,获得8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连续四年获省科学进步一等奖;全市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55家,专利申请量突破25000件,专利授权量突破12000件,近五年向省内外转化应用科技成果448项。
我市一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跻身国际国内先进行列,遵义“智造”已成为支撑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高速列车、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遵义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头作用日益凸显,科技成果创造和转化应用实现“量”“质”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正从“跟跑”向“领跑”目标迈进。
这些成绩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勇攀高峰的结果。市委市政府近期将召开全市教育科技大会,表彰奖励一批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集体。
本期人物
(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杨再学)
杨再学(左1),正在进行解剖
杨再学,余庆县植保植检站站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管专家、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百层次”人才,市“15851”第一层次人才,获得专业技术二级教授聘任资格。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贵州省第三届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两次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扎根基层32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实施国家、省、市级鼠害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56篇,出版鼠害著作17部,制订国家农业行业标准2项、贵州省地方标准6项。独立编著《中国小型兽类年龄鉴定方法》填补了我国小型兽类年龄鉴定研究的空白,主编《农区灭鼠100问》被评定为全国服务“三农”优秀图书,主持的《贵州鼠害控制减少粮食损失保护农业生态安全项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技术合作项目, 让贵州鼠害防治研究成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
2、
3、
4、
编辑:宋胜海丨审核:周钰姣丨签发:熊 俊
热线电话:19908522221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遵义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遵义晚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