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浜,不止是电瓶车一条街!
“红旗桥——招商城”这个区域一直以来都是常熟较为繁华忙碌的代表,花园浜就坐落在这里。
坐着公交车,到“花园浜”站下车,就会发现这条街两侧的店铺,都是各大电瓶车品牌,可以说为常熟小电驴事业贡献了不小的一份力量。
除了电瓶车,这里遍布着许多小型电器修理店。看到有人来,还在店门口修理物件的老板抬起头热情的招呼着,经过他们的巧手,不论是冰箱,还是电瓶车、洗衣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修不了的。
但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街区,真正的花园浜就真的是马路上看到的这般光景吗?
穿过繁华,从小弄堂口一路向巷子深处走去。这里,才是花园浜原本的样貌。
白墙青瓦,很多房子都还是许多年前建成时的样子,只是泛黄的墙壁留下了时光的印记。
“在花园浜能看到过去生活的样子”,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不过两三米宽的窄弄堂里,看到的每处人或物件,都仿佛时光穿梭般回到了二十年前。
老式的衣裳店,是上了年纪的阿婆们最喜欢光顾的。外面商场里的衣服太过新式时髦,价钱对节约了一辈子的阿婆来说也太高了些。有花式却不花俏,料子手工好却不贵,每个季节都会过来挑上两身新衣服。
茶叶店里新到的茶叶引来了不少老茶客。平日里习惯喝的茶叶来上一斤半两的,有时带着茶杯买了直接泡上一杯也是常有的事。
还没走近,就能听到棋牌室里传来的麻将声音,这里大多是没有自动麻将机的,年长的常熟人也偏爱手搓洗牌。
下午2点左右,杂货店老板支上一张折叠床,就在自己店门口打起了盹。
走前仔细瞧了瞧店内的商品,钟表、灯泡、转换插头,就连小小的指甲钳都有。别看东西又杂又多,想要什么只要店里有老板10秒内肯定能给你找出来。
杂货铺里面,店门前堆满了各式榨菜,就着这些榨菜能美滋滋吃下一大碗白米粥。
门口写着“穿珠绣花”吸引了目光,是以前没怎么在外面见过的手艺活。
阿姨们围坐在桌子前,即使因为年龄大了需要戴着老花眼镜,但依旧还是熟练的穿针引线。
拷边、修鞋子也都是在市区里极少能见到的了。
常熟人老式的缝纫机为“洋机”,脚底踩着踏板,手上转着轮盘,“哒哒哒”几下就能把开了线的布料缝合在一起。
和老城区的其他小巷一样,沿街两旁常有提着自家种的两袋菜就来卖,也不图赚多少钱,就是出来聊聊天唠唠家常。
有个阿姨拿着刚从地里采出来的新鲜蔬菜,一边挑菜一边和买菜的人说,自己就住在这附近,家里菜种的多就拿出来卖掉点,是不卖贵了的。
离得不远处,就是网红菜市场“丰乐集贸市场”了。仿明清建筑的市场多了一份别样的雅致。
市场里面干净整洁,禽类、豆制品、蔬菜……每一区都划分清楚,每层楼都设有公称处,可以说非常贴心了。
菜市场外面,大多是熟食和水果。
要说这里人气店铺,定是“兄弟糖藕”了。
糯米塞在莲藕空隙间,经过熬煮,滋味都浸入了其中,软糯香甜的味道,难怪排队都要购入了!
熟食店的人气也不甘示弱。炸鱼、氽大排之类的,刚买完就忍不住来上一口!
老城区虽略显沧桑,但春带来的绿色,让这里依然生意盎然。
随处可见的绿植花朵,像是特意为老房子穿上了“新衣服”一样。
还有一株倔强的小树从砖头缝间探出了新芽,为老街区注入绿色的活力血液。
与一号桥交汇的街口,有一个苏式园林样式的小花园。各种花都在春风的吹拂下,展开了花骨朵儿,开得甚是绚烂。
渐渐回暖的温度,午后在亭子内小憩片刻,好不惬意。
生活在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较为年长的长辈们。他们大多从小就出生在这边,一晃眼的时间,就花白了头发。
街坊邻里都是熟识多年的老友,每天下午都要和小姐妹聚一下,在街边聊聊天,回家前还要相约好隔天也要出来相聚。
家门前的篮筐内,晒着菜,在阳光和春风的作用下渐渐变成常熟人喜欢的菜干。
离开车水马龙的街头,走进老街区的小巷内,慢下脚步,细细聆听感受,这充满了菜米油盐的市井气息,才是真正的花园浜!
#今日话题#
你记忆里的老街区是什么样子的?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常熟零距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常熟零距离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