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时长2分58秒,建议WIFI环境下收看↑
国泰电影院,原名国泰大戏院(Cathay Theatre),建于1930年。它是外商筹资兴建的(一说由英籍广东人卢根投资兴建),由鸿达洋行设计,1931年竣工。占地1559平方米(一说1893平方米),建筑面积215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作竖直线条处理,统长窗与深褐色面砖相间隔。立面还用紫酱红色的泰山石,白浆嵌缝。立面中央是阶梯状塔楼,有人认为,它的特色与锦江饭店同出一脉,为法国式建筑风格,显得庄重、坚固、素雅。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整个放映厅旧时有1081个座位,没有立柱,因之视线非常开阔。观众无论坐在哪个座位都会感到很舒适。舞台左右有两条树立的灯柱,场内左右梯式横直相间的灯光,一起交相辉映,十分气派。二至三层是供观众娱乐的弹子房。1932年1月1日正式开张营业,这天放映的是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文艺片《灵肉之门》。当天,一则新闻登在《申报》上,广告用语是:“富丽宏壮,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之大成。”
1932年国泰大戏院开业广告
从国泰电影院开业到1949年,初由外商联合电影公司经营,后来由国光联合影业公司管理。当时,放映的是以英美影片为主。1954年,公私合营后把门口的英文招牌换成了中文“国泰”。2003年全面改建,将978座平坡式放映厅改建成3个风格迥异豪华舒适的电影厅,其中一厅225个座位,二厅241座,三厅123座。另外,休息厅150平方。2003年6月28日下午2点重新营业。
20世纪40年代拍摄的国泰大戏院西侧面广告(张才摄)
1993年淮海中路茂名路口国泰电影院(陆杰摄)
关于“国泰”英文名称的解释:Cathay是古英语“中国”之意。西欧文献“契丹”多写成Khitay。转写成俄语字母就是Китай(kitai)。所以俄文称中国为Китай(kitai);与之类似, 古英语则拼为“ Cathay ” (kæˈθeɪ)来表示中国,如 Cathay Pacific (国泰航空至今仍沿用)
资料:市地方志办公室官方微信@方志上海
视频:上海城建档案馆、市规划资源局
编辑:张添翼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上海发布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