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界著名治沙专家
为荒漠化研究
他一生绕塔克拉玛干沙漠7圈
全长40余万公里
为做红柳科普走过的路可绕赤道一圈
四分之一的中国红柳由他发现命名
他也是世界荒漠化领域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个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送他外号“刘红柳”
他就是,刘铭庭
少年立志建设边疆
刘铭庭出生在山西万荣,从小就热爱体育锻炼,在高中时曾在陕西省第一届运动会高中组跳远及撑杆跳获奖。
他父亲是中国第一代汽车司机,常常给他讲新疆的故事。童年的刘铭庭从父亲那里知道当时的新疆很穷很落后。
1956年,还在兰州大学生物系学习的刘铭庭跟随老师去新疆塔里木河沿岸,搞生产实习,那里的穷苦不但没有吓到他,他反而被一种植物深深吸引,一抹红色纤细柔弱 却傲立于风沙盐碱中,这种植物就是红柳。
他被这种坚韧挺拔的植物深深的打动了,可是让他气愤的是,生长在新疆荒漠地区的红柳,居然没有一个是中国人命名的,看着那一长串外国名字,不服气的他,他当即选定了大漠红柳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决定为此奉献一生。
没人去,我去!我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坚决要求到边疆去!
那时候大学生毕业还是国家分配工作,但是毕业前他居然满腔热情地给当时的高教部写信,主动请缨到边疆,投身治沙事业。“我到新疆工作,就是要改善生态环境,这是一份事业。”刘铭庭说。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敬爱的杨部长:
在这毕业前夕,我坚决要求组织把我分配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分配到祖国的边疆去…… 我知道搞荒地工作很苦……
但这一切都吓不到我,因为当你看到自己亲手调查过的荒漠,几年之后建立了无数农场,收下了金黄色的粮食和雪白的棉花的时候,你将会克服困难,反而认为这种做法多有意义啊!
刘铭庭
1957年5月14日
次年夏天毕业分配时,刘铭庭如愿以偿地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从此,他便开始了与红柳结缘漫漫科研生涯。
从“研究员”到“刘红柳”
那时中科院刚在新疆成立分所,极少有科研人员过来,作为一名小小的研究员,没有老师可以带他,无奈他就自己学,他想,既然要改变新疆的环境,那就从沙漠治理研究开始,此后他就常常往沙漠里跑。
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很差,车子开不进去,还很容易迷失方向,他带上指南针、水和干馕就直奔沙漠。刚到沙漠的刘铭庭没有经验,有一天刚下过雨,沙子表面凉凉的,吃过早饭,他和同伴光脚穿着鞋子就往沙漠里走。
结果十点钟以后太阳出来了,沙子越来越热,最后被晒得滚烫,光脚的他们不得不走两步就跪下来,把脚翘起来凉一下再继续走,实在没办法了,他们把采土壤的布袋子套上脚就往回跑,之后再不敢光脚进沙漠。
1959年,刘铭庭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塔克拉玛干科学考察队,进入荒漠寻找优良固沙植物。“当时,遇见一个很高的沙丘,孤零零的,上面长满了红柳。”枝条比较细,很硬、很干,最主要是它的叶子不一样,刘铭庭当即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种,他对这种红柳的分类学特征马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经过不屑努力,1978年,学术界正式将其命名为“塔克拉玛干柽柳”,与胡杨、梭梭齐名,并称中国三大荒漠林树种。随后,刘铭庭和同事又相继发现了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等5个新种,将我国柽柳植物研究推向世界领先地位。
作为一个植物学学生,他的研究重点自然在固沙植物,他熟悉沙漠里一百多种植物的习性特点,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凋谢,需要什么样的特定生长条件。
要让红柳真正防风治沙,仅仅发现自然不行,在寻找红柳的同时,刘铭庭花了很多精力育种育苗。
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刘铭庭实验田里的柽柳,从亩产5万株提高到50万株,扦播育苗亩产达到20万株,比当时走在世界前列的苏联,分别高出6倍和20倍,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扦插育苗的亩产苗量也达到了12万株,在全世界遥遥领先。
1982年春,流沙逼近策勒县城,刘铭庭和同事张鹤年主动请缨,现场签下“军令状”,承诺5年中治理流沙6万亩,植被覆盖率恢复到30%—40%。
他们利用洪水冲刷引种红柳和其他固沙植物,3年时间治沙15万亩,植被覆盖率平均超过60%,流沙前锋后退了4公里至5公里,5年后,政府来验收的时候惊呆了,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1986年,新疆某党政领导到吐鲁番沙漠研究站的一次视察成就了刘铭庭的红柳梦。
当年的植树节,在吐鲁番沙漠研究站的植物园,这位领导对园内茁壮生长的红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直率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自治区财政拿出20万元,用3年的时间在南疆地区进行恢复10万株红柳的防风固沙保护工程,是否能办到?”刘铭庭当即向领导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后来又有一次,他在乌鲁木齐向所里汇报工作后,立即带上铺盖卷和坎土曼(当地一种耕种工具),乘上破旧的公共汽车,在路上颠簸了整整10天,来到了和田地区的于田县。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刘铭庭发明了一种利用山上的洪水冲刷红柳种子,从而播种繁育红柳的办法,这种办法既简易又实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10载春夏秋冬,刘铭庭与南疆地区的伽师、策勒、皮山、于田等县的干部群众一道,将100万亩的红柳栽种在了这块全疆最大的盐碱地带上,向新疆各族人民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对于红柳造林技术,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长时间的科研,无论是荒山、砾石戈壁、粘土龟裂地,还是盐渍化沙地、流沙地、重盐碱地,他都能让红柳大面积生长。
1996年,新疆总计恢复红柳林100万亩以上,其中伽师县种植红柳40余万亩,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红柳公园”。
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一个“防止干旱和荒漠化世界日”将首次设立的“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奖”(又称“拯救干旱区奖”),授予了刘铭庭主持研究的“盐碱沙地大面积引洪灌溉恢复红柳造林技术”,刘铭庭作为主要完成者的“策勒流沙治理试验研究”成果也同时获得这一奖项,两项成果占了当年获奖成果数的1/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派出的专家组深为刘铭庭的业绩所感动,尊称刘铭庭为“刘红柳”。
让“治沙”变成“致富”
在沙漠行走40年,许多老百姓生活的困窘让他揪心,他曾拿自己的钱去资助贫困孩子,给农民们理发、修表、修鞋,然而,这些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让治沙从“花钱”变为“赚钱”呢?刘铭庭认为,治沙致富一盘棋,治沙不能只靠投入,还要有产出,发展沙产业,让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
在研究防沙的过程中,刘铭庭看见红柳边上长着一种药材,学名肉苁蓉,又被人们称为大芸。“由于人们的不断挖掘,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红柳大芸也越来越少,价格飞速增长,每公斤的价格从几块钱涨到80余元。他说把这个东西研究出来以后,群众肯定高兴。”
想到也许可以通过种植红柳大芸,让老百姓致富 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他拿出自己的毕生积蓄,还说服儿女共同筹款共计50万,买了一头小毛驴,一辆四轮拖拉机,带上退休在家的妻子 一起来到于田县沙区。
然而,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经济困难的老百姓并不买账,他就自己办起了大芸种植场,他要亲自做给老百姓看。
那时的于田还极其落后, 一周的生活用品只能到每周二的巴扎买,打电话也要到5公里外的乡政府,他和老伴就这样坚持着,每天7点起床做饭,顶着酷暑除草、浇水 晚上常常十点才收工 还要忍受蚊虫和牛虻的叮咬。
最后,他的红柳大芸成果终于出来了,300亩红柳蔚然成林,红柳根部的肉苁蓉,亩产100公斤以上,高出天然林数百上千倍 亩产值4000-8000元,超过农地平均产值的10倍。
刘铭庭虽人在家中,但心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大漠。
1993年,刘铭庭退休后,于田县写信给刘铭庭,希望他能将种植大芸的技术教给农民,舍不得离开沙漠的他二话不说又跑出来了。
虽然年事已高,但刘铭庭在田间地头,除了查看自己的试验田,也会当起村民的大芸种植顾问。
刘铭庭来到乡亲们种植大芸的地里,查看大芸的长势,将土挖开,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大芸布满整个种植沟。乡亲们站在沟里卖力地挖着大芸,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大芸安静地躺在地面上,享受着这片土地上和煦的日光。
他坚信:如果农民愿意人工种植大芸,不仅可以增加荒漠植被,保护环境,还可以让人们实现在沙海里“淘金”的梦想。
如今,于田县发展5万亩红柳大芸,年纯收入已达到2亿元以上,超过已有40万亩农田的于田县全县的农业纯收入,使20万于田县各族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不少当地农民都买上了小汽车,三五年的功夫,新房子也全盖上了,家里也全部电气化了。而做这些事,他自己没赚过一分钱,竟全部都是无偿奉献!
爱情最好的模样
刘铭庭与储慧芳,一位毕业后从兰州大学到新疆,一位毕业后从扬州医校到新疆,两位老人来新疆前,有个相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主动要求到新疆来。
他们结识于一次修渠的工程,刘铭庭修渠修得好,劳动积极,而储慧芳当时到渠上担任工地医生。他们1962年结婚,结婚时没有房子,就是借了个办公室的房间。结婚仅仅三天,刘铭庭就去野外了,继续研究沙漠,防沙治沙了,储慧芳也又回到了医院,继续工作上班。
当地交通不方便,买东西更不方便,打电话要去5公里外的县政府,书信也只能暂存在23公里外的县上,而这里的生活,没水没电极度艰难,他曾说过:
“当时沙漠里面还没有拉电,也没有自来水。我们就到两公里多的地方,买一个桶,喝他们涝坝里面的脏水,那里面虫子也多得很。”
可这些困难都没有吓倒他,白天,他就和妻子在沙地里辛勤劳作,晚上,又在地窝子里,忍受着蚊子和牛虻的叮咬。
而做这一切,妻子也无怨无悔,默默地支持他,她知道:丈夫心中不仅有小家,更有大家!
当年,他带着老伴储慧芳来到了这里,并且把家也安在了这片荒漠上。从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路,到如今成排的树林,规划有序的试验田,都是两位花甲老人和当地群众一点一滴建设出来的。
一次,有人对他妻子说:“刘老是世界著名的治沙专家,您怎么不打扮打扮一下他呢?”
妻子一听笑了:“他天天忙工作,打交道的都是沙子、红柳、大芸,上午出去时打扮好,中午就显回原形,你让我怎么办!”
在沙漠中生活,刘铭庭的老伴储慧芳养成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因为怕忘了每周二的集市,一周所需的生活用品都要去集市采购。
儿子、女儿来探望,看到艰苦的生活条件,禁不住泪如泉涌,恳请父母回乌鲁木齐生活,被父母回绝:" 有淳朴乡亲们的等待,在这里研究、培育肉苁蓉,不觉得苦。"
他自己本是个科学家,却变得比农民还像农民,皮肤黝黑、粗糙,身上总是那件很普通的衣服,跟人们想象中的科学家大相径庭。
刘铭庭说,他这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把科研成果交给了农民。如今的他,已经85岁了,尽管多年大漠中的艰苦奔波,使他身患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可他一年中,仍有大半时间待在沙区。
从1957年走进新疆
和沙漠打了足足60年交道
多年来扎根边疆,心怀沙漠
他总是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
穿梭在田垄地间指导着农民兄弟们
青春不能永驻,但他的激情永怀!
从高材生到新疆荒漠中的“刘红柳”
他用60年坚守出了一片绿洲
让20万人沙海淘金
作为新疆人我们应当给
为祖国边疆奉献一生的刘铭庭点赞!
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彼出于是 审核:月之 终审:海峰
其他人都在看
高手在民间,评论更精彩
往下拉查看或提交您的评论
新疆风俗 新疆人情 新疆故事 新疆我的家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疆我的家”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疆我的家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