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宫颈癌疫苗,预防效果怎么样?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4-09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宫颈癌是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且是目前唯一能通过疫苗预防的癌症。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自2006年问世以来,已迅速应用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数千万女性进行了接种。


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近日发表了一项研究,用近14万大规模的人群数据样本给出了HPV疫苗具体的预防效果:在HPV疫苗普及的苏格兰,与未接种HPV疫苗的女性相比,12-13岁(1995-1996年出生;2015–2016年首次筛查)接种疫苗的女性发生CIN 3级或更严重宫颈病变的风险显著降低89%。


研究人员还提到,未接种疫苗的妇女也显示出疾病的减少,这可能是由于群体保护。


HPV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感染之一,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为适龄女性提供疫苗,以防止她们在晚年患上宫颈癌和其他相关癌症。以往的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可预防最为高危的HPV 16型和HPV 18型,这两种HPV占全球宫颈癌病例的70%,但常规接种疫苗对疾病影响的评估此前缺乏人群数据。


苏格兰是最早普及宫颈癌疫苗的地区之一,已建立了子宫颈筛查计划,并于2008年推出了一个针对12-13岁女孩的HPV免疫接种计划,并连续3年对18岁以下女孩补充接种。


为充分评估常规二价HPV(针对16型和18型HPV)疫苗接种对异常细胞和宫颈病变水平(也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预防效果和影响,爱丁堡大学病理学教授Tim Palmer领导的研究团队分析了1988年至1996年间出生的138692名女性的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记录,这些女性在20岁时获得了筛查测试结果(2016年年中,苏格兰首次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年龄提高到25岁)。


CIN为子宫颈的癌前病变,分为几个等级:CIN1、2+或3+。这个数字越高,代表罹患侵袭性癌症的风险就越高。CIN 3级目前则被认为是侵袭性癌症风险的最佳预测因子。



具体来分,数据包括未接种疫苗的女性(1988-1990年出生;2008-2010年首次筛查),14-17岁有资格补打疫苗的女性(1991-1994年出生;2011-2014年首次筛查),12-13岁常规接种疫苗的女性(1995-1996年出生;2015–2016年首次筛查)。


调整了其他潜在重要影响因素后,研究团队发现,与未接种HPV疫苗的的女性相比,12-13岁常规接种疫苗的女性发生CIN 3级或更严重宫颈病变的风险显著降低89%,CIN 2级或以上病变减少88%,CIN 1级病变减少79%。


不过,12-13岁群体女性由于随访时间较短,这一年龄组中疫苗接种与否对病变的影响尚不明显,进一步的纵向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反映常规疫苗接种的真实保护效果。



研究还指出,越早接种疫苗,疫苗的效力越高。12-13岁接种的女性CIN3级或更严重宫颈病变的风险降低86%,而17岁补种的女性则降低51%。


另外,研究还观察到,未接种疫苗的妇女也显示出疾病的减少,这表明苏格兰减少HPV传播已经带来了大规模的群体保护。


同时,研究人员也指出了研究的一些局限性。例如,该分析仅限于20岁时参加子宫颈普查的妇女,其中完整接种3针HPV疫苗的妇女占51%,未接种疫苗的妇女23%,这一比例可能导致对疫苗有效性的高估。


但考虑到目前苏格兰疫苗接种的整体覆盖率也较高,其他人群和受试者的HPV感染情况整体相似,以及所观察到的群体保护效应,研究人员认为,“结论仍然是可靠的,并且可以推广至普通人群中。”他们说,这项研究表明,常规接种二价HPV疫苗对高级别宫颈疾病非常有效,他们呼吁重新评估筛查和转诊服务,以反映这一证据。


研究团队总结道,“结果强调了将高危HPV感染作为疫苗有效性和成功的早期标志的可信度,并支持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全球采取行动抗击宫颈癌的举措。”


在同期刊发的相关社论中,澳大利亚VCS基金会的医学主任Julia brodton说,这些发现是“引人注目的,并记录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宫颈高度病变显著减少。”她补充道,这项研究还强调了综合登记的价值,即“能够系统地收集和使用来自筛查和疫苗接种规划的高质量数据”。


她写道。“如果我们要有效地减轻全球子宫颈癌的负担,我们还必须积极发展和扩大更有效、可行和文化上可接受的子宫颈普查策略,例如自我收集样本。”


领导这项研究的Palmer表示“对于已知由HPV感染引起的癌症,在宫颈癌负担最重的地区,HPV疫苗提供了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发达国家,HPV疫苗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本期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阅读39334
宫颈癌 疫苗 
举报0
关注澎湃新闻微信号:thepaperne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澎湃新闻

微信号:thepapernew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