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想与学生融洽相处?老师要做好这5点,很有效!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4-10

临海教育

临海的学生家长老师都在关注

良好的交往既是教学的核心,教学的条件,也是教学的内容和手段。



1

注重第一印象


师生之间相互的、良好的第一印象,会成为此后师生交往的感情基础,也会成为每个学生进步的动力。


1. 注意仪表


当你站在学生面前,还没有开口的时候,你的仪表已经在向学生说话了。仪表虽是一个人的外表,却并不是硬套在你身上的,而是你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精神气质的自然流露。我们的前辈是很注重仪表的,如蔡元培先生等。有的女教师刻意雕琢,那不好;有的男教师不修边幅,也不当。


教师的仪表理应合乎时宜,具有审美价值,表现出教师这一职业所持有的气质风范,以提高对学生的亲和力。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无论对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求衣服整洁,头发、胡子都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双手清洁,不随地吐痰,不抛掷烟头。”


2. 面带微笑


有人曾以“你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为题做过调查,答案自是多样,但有一条就是“不笑”。其实,面带微笑,恐怕是最令人愉快,最能沟通人与人感情的一种面部表情了。


对教育而言,微笑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艺术。当你找学生谈话,用含笑的目光注视他时,会使他放弃戒备心理,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当学生在课堂上因紧张而回答不出时,你的微笑是一种激励和期待;当学生因犯了错而惴惴不安、手足无措时,你的笑容是一种谅解;当学生做对了一件事,你的笑容是一种最好的奖赏;当学生和你一起闲谈、游戏的时候,你的笑容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微笑,是照耀幼苗的那一缕阳光,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那一泓甘泉。


3. 上好第一节课


我每接一个新的教学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喜欢我,接纳我,爱上我的数学课;又如何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华老师眼里,我是好学生。


接班后的第一节数学课,我一般是这样进行:


(1)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看到老师来上课,小脑袋里想了些什么?


(2)在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个个想法后,一般说这样一段开场白:“同学们中谁是好学生,谁是差学生,我一概不知道,也不想了解。因为我觉得地球在自转,人类在发展,每个人都会不断地进步。何况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又升入了高年级,你们会越来越懂事的。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比过去做得更好。因此,我没有必要了解你们的过去,一切印象都从现在开始!”此时的学生似乎一下子都长高了一截,胸脯高高,目光炯炯。


(3)用“衍名”的方法熟悉学生。我们学校要求在接一个新班后,执教老师两周内要叫出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很短的一段时间交往后,能叫出对方的名字,是对他的尊重。在点名的时候,抓住家长给孩子取名的特点,尽可能发挥教者的想象,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例如一个名叫“陈京京”的学生起立之后,我问:“陈京京,你是在北京出生的,是不是?”“华老师你猜错了!我妈妈怀孕我的时候在北京,生我的时候在南京,所以我叫京京。”同学们哄堂大笑。笑声中,“陈京京”这个名字印象深刻。在老师的“衍名”中,学生感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全班同学都会觉得:“点名还这么有趣!”这虽是“雕虫小技”,但却很能拉近师生距离。


(4)让学生毫无顾忌地说说对老师有什么希望。“别拖课”“作业少布置一点”“不要太凶!”“希望你上的每一节课,都能十分有趣。”有一次课上,一位学生竟希望我把休闲西服的下面一粒扣子扣起来。发自童心的一个个真诚的希望,使我由衷地感受到:学生会全方位地“包装”他的老师,希望他的老师处处都好。


(5)老师谈谈对大家的期望:①课上好好想。“华老师上课有个特点,哪个同学能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哪个同学能够提出和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解法甚至和老师不一样的想法,这样的学生在我看来是最好的学生。”②作业好好做。不准用橡皮、更正纸等,等于号上下一样齐。③课后好好玩。学习任务完成好之后,就可以尽情地玩,比谁玩得聪明,玩得高级。


4. 谈好第一次话


我一直把课后谈心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与他们的第一次谈话就更为重要。对这些学生谈话,丝毫不流露出早已了解他的过去,而是把他当作一个“很不错”的学生。我总是先诚恳地讲述他开学以来的种种优点,然后指出缺点,提出批评和希望。让学生感到“我在老师眼里并不是差生”,感到“开学以来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劲,我是个好孩子,克服了老师指出的缺点会更好。”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满怀信心地开始新的学习。



2


保持一颗童心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童年的印象对于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的时候,可以少走弯路,并能理解学生的纯真童心,把握他们的情感世界。我们教师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儿童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


在教学过程中要葆有一颗童心,才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如果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的,那些新颖、奇特的想法和行为都可能被否定,那就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


课间多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时时处处以朋友的身份和儿童交谈、游戏。当教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游戏的孩子们时,当我们参与其中一同游戏时,孩子们玩得最起劲、最开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这种童心,不是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一般平等而真诚的“情感投入”,是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



3


发扬教学民主


儿童年龄虽小,但他们都是有主见,有思想的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尽情表现自己才能的自我意识是当今儿童的特点。教学中要发扬民主,尊重儿童的意见和要求,不能采取强迫命令,无条件服从的方法进行教育,更不能用惩罚的手段对待儿童的错误或失败,应采用说理的方法正面教育,力求师生之间逐步形成相互探讨的民主风气。


现代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有心眼,早熟者多,对老师的教学工作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开始他们不好意思跟老师面对面地讲,于是我就让他们通过写信的方式给老师提意见。好多学生在信中对老师的语言、行为等作了评价。


在学生当堂、当众指出教者的错误时,教师要冷静地分析,择善而从。理想的教育、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师生相互请教,双方互为先生和学生。在批评教育的问题上,师生同样是平等的:教师当然可以批评学生,学生也可以批评老师;如果教师批评失误,应该尊重学生申辩或解释的权利;如果学生批评有误,也应允许教师叙说原委。


作为教师,要不断丰厚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理性。因为只有丰厚的学识与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人一种大气,这种大气,是作为教师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大气,才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已经变得十分狭窄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良好的师生交往,应该是人的潜能的不断发挥,人的思想感情的充分释放。“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李镇西语)



4


修炼内心,使自己“雅”起来


儿童情感体验与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的关系。需要得到满足,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最需要爱护、理解和引导的时候,也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最佳时机。为此,在师生交往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捕捉沟通的最佳时机。


一般来说,当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大的起伏,当学生的日常行为有显著变化,当学生的身体有病,当学生父母外出,当学生家中有较大事件(如建房、乔迁、亲人病故等)时,都是我们与学生沟通的最佳时机。



5


改进评价方式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一般来说受四种因素制约,即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能力,教师对评价手段的使用。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十分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学评价不当,否定评价过多,用分数卡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是造成师生情感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实验表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潜能的80-90%,甚至更高;否则仅能发挥其潜能的20-30%,甚至更低。自尊心是人的基本要求,只有采取满足措施,才能促进积极行为的产生。


平时我们批改作业不打“×”,不打“优”以下的等级。作业订正之后仍可得“优”,书写认真、解法特别,可加一至五颗“☆”。


原来我们批改完作业,总是找有错的学生订正作业,全对的,就搁在一旁,受冷遇。后来,我们作了改进,常常在作业本写上几句“老师的话”,采用第二人称的手法与学生娓娓交谈,尽量抓住学生的品德、言行等方面的优点加以赞扬,然后提出更高要求或指出不足。


在考试评分时,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一是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打了不及格分数的考卷,它的主人是差于别人看到的。二是不打分数,学生是想知道自己究竟得了多少分的,他结分的过程就是一种教育。


对那些一直不及格的学生,好不容易考了58分,那教师会送几分给他。比如他那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两个部分积都算对了,就是和加错了,应扣了3分。照顾一下,打上两个小“√”,只扣1分。跨过“60分”大线,同样是一次飞跃。你助其成功,学生觉得你偏爱他,他会更努力。“来而不往非礼也”。不过,老师送的分数只需手中的笔在“凄凄惨惨戚戚”中“寻寻觅觅”,而学生要回报的分数,则需平时的勤奋、用功。所以,我们不要吝啬笔下的分数,不用分数卡学生,而用分数作动力,激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因此,我们应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精神世界的“个体”。我们的评价更多的是针对个体各方面的进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从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有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人皆可以为尧舜”。教师的欣赏、夸奖、激励、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带来更多的投入,带来巨大的信心。


教学交往,只有在师生共同的生命投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发现和相互撞击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创造潜力才能迅速激活与发挥,才能使师生的生命完满、充盈地展开,最终达到共同的精神愉悦与自由。


忘记在底部留言点赞哦~


编辑墨池   监制昍朤    

声明:本公众号为公益性非官方平台,由台州墨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管理运营

台州墨池:书法考级(回复考级)、网络教育、小程序、收银系统、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等

大家都在看







阅读39258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