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上原之家”位于东京涩谷区,
周围是安静又便捷的富人区,
外观看着有点像漫画中的机器人,
其实是被无数建筑师和学生膜拜的小住宅典范。
房子由现代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筱原一男设计,1976年完成,
大辻一大家子已在这住了44年。
这栋三层高,150㎡的小房子
依旧保持着40多年前建造好时的面貌:
几乎没有内装修,
外观狂野冷峻,室内简洁温馨。
建筑大师坂本一成认为
这是筱原一男的最高杰作,
“我至今都难以忘记头一次
见到这座建筑时的景象,
简直为当时自己贫乏的想象与认识感到羞耻。”
一条与筱原一男生前最后的助手,
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教授塩崎太伸一起,
去探访了这个永恒的经典之家。
撰文 成卿
1970年代,日本摄影家大辻清司和建筑师筱原一男是同事,两人同在一个设计艺术学院教书。
在东京需要修建新家时,大辻便请筱原一男设计建造。这之前,他在长野的度假屋“土间之家”,也是请筱原一男设计的。
摄影师大辻清司
对东京这个新房子的需求,大辻清司提出,得容纳下母亲,自己与妻子,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大儿子和两个女儿,一共六口人。
另外作为一名摄影师,他还需要一个暗房和工作室。至于外形和内部的模样,全部交给筱原一男发挥。
上原之家室内 大辻清司摄
1976年,这栋小房子在东京的涩谷区落成。这里距离代代木上原电车站不远,取名为“上原之家”。
上原之家所在区域,距离东京的商业区不到半小时车程,又与新宿站、东京站这些大的轻轨站有距离,是一个安静又便捷的富裕生活区。
占地面积136平方米,左右两侧都已有建好的住宅,上原之家与它们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并没有很拥挤。
建筑剖面图
建筑一共三层,建筑面积有150余平方米:
一层没有花园,有两个室外的停车位,室内是大辻清司的摄影暗房和工作室;
二层是一家人主要的起居空间:厨房、客厅、卫生间和两个卧室;
三层是大儿子大辻哲夫的卧室。
混凝土外墙透出简洁又清冷的气质。三层的钢板拱顶小屋,是当年方盒型房子主体施工后再决定增加的,两种几何型叠加在一起,也有冲突中的趣味。
施工中的上原之家,树杈状柱子清晰可见
建成后的室内
而整栋房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六根粗大的树杈状柱子作为主体结构。
大辻哲夫(中)与夫人(右)
44年后,上原之家的第一任屋主大辻清司已经离世,当年16岁的儿子大辻哲夫也已近60,与妻子、母亲和两个女儿一起居住在上原之家里。
在大辻哲夫的带领下,我们去这个被无数建筑师、建筑研究者学习膜拜的小住宅里做客。
大辻哲夫的母亲,大辻清司的太太已经上了岁数,腿脚不太灵便,现在居住在一层曾经的摄影工作室里。
穿过一层的停车位,从楼梯拾级而上,来到二层的入口平台,屋顶天窗洒下亮光。
二层入口的门
入口平台右侧便进入起居空间。起居空间的门恰好开在一根树杈柱下,上半部有整齐的斜切掉的角。
转过身,走过一人宽的走廊,又一根硕大的树状大柱子出现在眼前,把一个大空间隔成两段:
北边是一个狭长的厨房,南边是临街的客厅。
二层平面
从柱子向北看的厨房
从柱子向南看的客厅
单从照片上看,会觉得这个柱子存在感极强,但实际等我们在里面待上个十分钟,来来回回走上几遍,并没有觉得它特别阻碍。走动或者站立时,都会自然地去摸一下,又或者身体往上靠。
询问屋主大辻哲夫的感受,与这根柱子相伴40余年的他说:
“对我们日本人来说,传统和屋的中央都有一根撑起屋顶的顶梁柱——大黑柱,这个树状的柱子,就是大黑柱一样的功能。”
“孩子们小的时候在这里爬上爬下,对他们来说是一大乐趣吧!没有撞到过头,也从没觉得很碍事。虽然小时候,来玩的朋友总说我住在一个奇怪的家里,但这其实相当于别人家里的隔扇门,类似分隔空间的东西。”
一旁的塩崎教授补充道:“这就像你在森林里奔跑,会自然地把身体避开头顶的枝丫一样。”
家中的大部分家居和铺装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样子。
地板是老的木地板,从房子建成时就采用了斜45度的铺设方式。各处的照明灯也只是做灯泡的更替。
客厅
长桌挨着嵌入墙体的另一根树状大柱,透过三角形的窗正好望得见街对面的私家小花园,一棵樱花树开得正旺。
“父亲当年有很多的学生和同事常来家中做客,大桌子就是母亲招待他们的地方。”
“筱原先生在设计的时候,就构想家的中心在这里了吧。”
女主人小卧室入口
二层的两间卧室在客厅的东边。大房间里是两个女儿的卧室,上下铺的床偶尔会让青春期的女孩子们抱怨,想要有自己的空间。
小房间是现在上原之家女主人的卧室和工作间,如传统的日本人一样,大辻太太依然会采用跪坐的姿势,在低矮的电脑桌边处理文件。
走廊里的白色楼梯伸向三层的小屋,和进入这个家二层的楼梯一样,并没有设置栏杆或者扶手,但头顶上方又有一扇引入自然光的天窗。
三层卧室
屋主大辻哲夫是个有些腼腆和内敛的大叔,谈起从年少时便开始居住并且现在仍旧自己独占的三层小屋,眼中闪着光:
“16岁时候搬来这里,我的房间足足有十三叠,简直就是天堂了。”(注:一叠为一块榻榻米的面积,约1.62㎡,十三叠约22㎡)
我多愁善感的青春期就在那里度过,在自己的房间里读书、听收音机。以前还做过音乐,朋友们经常聚在我宽敞的房间里演奏乐器。"
塩崎太伸、大辻哲夫与大辻太太在客厅
谈及这个小房子的未来,大辻哲夫说:
“与其说是让孩子们继承这一个房子,我更希望她们能好好守护筱原先生设计的这个家。”
上原之家夜景
离开上原之家时,夜空已经漆黑,站在街道上看,二层的三角形窗和拱顶小屋的圆形窗洞亮起了灯光。
整个小房子犹如一个有趣的机器人,别具一格地站立在住宅林立的城市里。
建筑师筱原一男
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是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二战后的日本,西方的现代设计风潮所向披靡,住宅进入了大规模的标准化、工业化设计时代。
但筱原反对跟风,他坚持做有个性的私人住宅设计,他的委托人大多是艺术家或艺术行业从业者。
古川之家,1958
白之家,1966
在上个世纪50到80年代的日本,筱原设计并建造完成了38个小住宅项目,坚持将传统的日本建筑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坚持“一座家宅就是一件艺术品”。
“上原之家”便是其中一件杰出的作品。
新落成的上原之家,多木浩二摄
上原之家的设计是1970年代初,筱原一男生平第一次出国旅行,去了非洲。自那之后筱原在记录项目的文字中开始使用“野生”或“裸形(赤裸形态)”这样的语言。
塩崎太伸说, “我觉得他应该是在非洲遇到了各种人与物,感受到了巨大的原始能量。把自己所看到的狂野景象和研究的设计符号语言相结合开始思考”。
筱原像一个抽象艺术家,他思考着现实的居住空间和人的心灵空间之间的关系。
虽然他设计的居住空间往往不大,但这有限的空间却变化无穷。
通常我们的居住空间扫一眼,几室几厅基本就明白了。但筱原设计的居住空间,上下、前后、左右的各种空间分隔上有着许多的变化。
上原之家里有形状不一的开窗,多处从屋顶引入的光线,小爬梯形式简洁,走起来却让人稍有提心吊胆的感觉……
坐在屋里,各处都有新鲜的抽象画一样的场景,似乎有了中国园林一般移步换景的妙趣。
郑皓钟摄
筱原也曾说过,他在通过人工的建筑去创造新的自然空间。
上原之家里,绿色龟背竹在夕阳照耀下,投影落在一侧混凝土的树状大柱上,这个景象似乎完美地解释了筱原设计的精髓。
鸣谢:东南大学 郭屹民,东京工业大学 塩崎太伸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一条”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一条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