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豆瓣,作家、导演、影评人丨
首发公号:电影烂番茄丨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丨
《都挺好》让我们见识到了许多中国传统家庭的秘密:表面光鲜,内里不堪。
母亲去世,作爹翻身;打肿脸充胖子的老大;啃老的老二;以及不想回家的老三。
但是,一个家庭中的秘密远不止此。
家庭像个大染缸一样把每个人归类,但所有有家庭的人并不是只有一张和谐脸,更多的时候,大家是不同的,甚至是排斥的。
2018年有一部没有在内地上映的电影,讲的也是家庭中的秘密——
翠丝
导演: 李骏硕
编剧: 舒琪 / 李敏 / 李骏硕
主演: 姜皓文 / 惠英红 / 黄河 / 袁富华 / 余香凝
上映日期: 2018-10-28(东京电影节) / 2018-11-22(香港)
这部电影在去年和今年的金马影展、东京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金像奖、亚洲电影大奖都有多项提名。
在昨晚举行的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袁富华、惠英红也凭《翠丝》拿下本届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
男主姜皓文是一个比古天乐还要黑的黑哥,从影32年才第一次做了男主。
2017年,新晋影后春夏曾在领奖台上调侃姜皓文——
“我听过这样一个关于香港电影的传说,如果一部电影开拍,没有请到姜皓文先生,那这部戏很有可能不能开拍。
因为在这过去的两年里,他一个人就累计拍摄了26部电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记录!”
女配是去年凭借《血观音》和《幸运是我》分别拿下台湾金马和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双料影后的惠英红,眉眼之间、举手投足都是戏。
男配袁富华也是老戏骨一枚。
《喜剧之王》中,他饰演的反派头目让人印象深刻,唯一的一句台词“你不是送外卖的”真让人异常紧张,也因此成为经典。
在台湾金马奖和金像奖上,《翠丝》都同时提名了最佳男配、最佳女配。
好了,继续来说《翠丝》本身的故事。
· 剧 · 透 · 预 · 警 ·
大雄(姜皓文 饰)是一家眼镜店的老板,他靠着勤奋和天赋把生意经营的不错,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
妻子安宜(惠英红 饰)人美气质好,是戏院的票友,在家里也经常换上行头来一段。
儿子帅气可爱,看似一切都好。
女儿也已经结婚,女婿是香港有名气的律师。
两人儿女双全,手握着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底牌。
可是,表面的光鲜难掩家庭背后的不堪。
丈夫大雄经常做梦,梦中梦到死去的故人。
妻子安宜神神叨叨,偷翻佣人的物品,发现了避孕套,就想把她辞退。
女儿怀孕期间突然发现自己得了性病,传染源是安宜亲自为女儿挑选的好女婿。
儿子呢?想离开这个家,搬出去住。
但《翠丝》认真讨论的绝对不仅是一个更年期撞上儿女青春期、出轨、离婚的烂大街故事。
《翠丝》最核心的矛盾,是那个看似最沉默、最正常的丈夫大雄。
表面来看,大雄很沉稳、憨厚老实,独自一人就撑起了整个家,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
可是,忽然有一天,大雄有了很异常的举动。
安宜演出的茶楼里,一向沉稳的大雄看到了舞台上一位唱女声的男人,坐在座位上的他忽然冲出去,泪流满面。
唱戏的男人名叫打铃哥(袁富华 饰),演出结束后,两个人深深相拥。
安宜看在眼里,但大雄坚持说打铃哥是他在茶楼里打工时遇到的故人,相当于他半个师傅。
但是她的眼神分明还是在怀疑,毕竟丈夫对一位男性表现出如此冲动的举动十分异常。
而且大雄日思夜梦的挚友阿正,正是一位同性恋。
阿正是战地记者,他死后骨灰由阿邦带回香港,他在车上一句“这是我老公的骨灰”,惊呆了在场所有人,原来阿正是同性恋。
而香港方面以“不承认同性婚姻”为由,扣留了阿正的骨灰。
阿邦为了得到阿正的骨灰,找到了大雄当律师的女婿,还有议员、记者等等,闹得满城风雨,安宜也知道了阿正是同性恋的事情,她对丈夫更怀疑了。
就在这时,大雄也终于没有让大家失望的暴露了自己的秘密。
每次到了眼镜店,他都会躲在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内,换上女性的内衣。
全貌图是这样的。
那大雄是喜欢男人吗?他同性恋吗?还是异装癖?还是......
《翠丝》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四位与普通人性别有区别的角色。
阿正和阿邦代表的是同性恋群体。
而唱戏的打铃哥和大雄都是跨性别者。
打铃哥是大雄通过最好的朋友阿正认识的,那时的阿正和打铃哥在同一个茶楼打工。
这是大雄第一次见到除了自己以外的跨性别者。
打铃哥用一句经典的戏曲台词诠释了自己的内心——
我本是女娇娥,恨天生作男儿汉。
在这里普及一下跨性别者这个名词——
跨性别者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
跨性别者和同性恋不是一个概念,同性恋我们都明白,喜欢同性,但他们认可自己本身的性别。
而跨性别者是不认可自身的性别,想要活出自我,只有做变性手术。
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金星。
金星就是一位跨性别者,他本是男儿身,但一直都有做女孩的愿望,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做了变性手术。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把正式把“性别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从精神病中除名,但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很多人把他们归为精神障碍者。
影片中的大雄虽然认可自己是女人,但他没有勇气去做变性手术的。
其实从名字都可以看出,大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男人形象,即使在青年时期发现自己喜欢阿正,也不敢靠近,最后他选择结婚生子把自己的欲望隐藏。
而他的妻子安宜(谐音安逸),也是传统守旧思想的代表者,佣人有性爱对象,她想辞退她。
女婿在外面乱来,还把性病传给了女儿,她也不让女儿离婚,她的观点是——
“堕胎很伤身体”、“离婚的女人没办法做人”。
其实,早在电影的开端,夫妻二人之间的问题就已经有所暴露,当安宜告诉儿子发现女佣的避孕套之后,她说了一句话“这个屋子里的人不许有性欲”,那她和丈夫之间的关系不言自明。
谈性色变,也把这个家中浓厚的封建思想一下就被渲染到了顶点,大雄要做真实的自己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翠丝》是华语影坛第一部讨论“跨性别”题材的电影,涉足了更加复杂的议题,被称作港版的《丹麦女孩》,从选题来说《翠丝》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翠丝》是有瑕疵的,它在后半段的叙事上是失败的,因为它凭借一场异装狂欢和外来先进文化的代表者阿邦的喋喋不休就让大雄更改了几十年的想法,决定去做变性手术。
打铃哥和大雄被阿邦化妆为女性去酒吧狂欢,他说自己从未这么开心过,而打铃哥也因为过度兴奋死在了酒吧的女厕所里。
大雄就此决定变性。
可是妻子的反应呢?
一句“结婚几十年了,你以为我不知道”道出了夫妻之间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更加表明了妻子对完整婚姻的立场。
安宜甚至和大雄商量,一三五大雄做女人,二四六她扮男人陪着他。
虽然妻子苦苦哀求,但大雄最终还是做了变性手术,大雄这个角色的性格也随着变性开朗起来。
但是变性的痛苦呢?挣扎呢?
电影中没有交代,要知道《丹麦女孩》中,那个变性的丈夫最后死在了手术台上,变性人的背后是巨大的痛苦和代价。
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大雄变性后,安宜独自走在大街上,大街上有人做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维护传统中国家庭的价值”,支持一夫一妻养育一男一女共度一生一世,认为这才是家。
通常情况下,安宜都会痛骂离婚者,说她们搞乱了家庭和社会。
但丈夫变性后,她也开始有了变化,她没有在请愿书上签字支持,而是抬起手后摇了摇头,随即丢了这个念头。
这场戏把本该残忍的片段变成了温馨的关怀,不是爱家庭、不是爱社会,而是更爱自由和自己。
大雄最终决定以母亲的名字“翠丝”来做自己的名字,片尾翠丝的字幕,一半粉色、一半紫色,象征着她此生在生理上和在大众心理上永远都不可能是完整的女人。
电影看似和谐,其实全部都是中国人传统文化中无法接受的不圆满:家庭破碎、生离死别、性别认知的破灭、社会传统观念被结构......
从这方面来讲,《翠丝》是一场传统文化的大崩塌,但在这场幻灭中有的人得到了快乐、有的人在尝试得到快乐,对所有的人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为要爱国家、爱家庭、爱学校、爱工作、爱父母、爱配偶、爱孩子,唯独缺少了爱自己的教育。
集体意识强烈的我们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权衡中牺牲着自己,“爱自己”这句话成为了最不能容忍、最自私的一句话。
但是,学不会爱自己的人终究会把对他人的爱化为更残酷的局面——当你爱上自己,世界才会爱上你。
最后,把《欲望都市》中的经典台词送给打开这篇文章的每一位读者:
「I love you but I love me more」
< END >
RECOMMEND|往期精选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豆瓣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豆瓣电影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