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5日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
有800多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圣母院
突发大火
大火从巴黎圣母院的楼顶开始燃烧,
火势很快蔓延,
熊熊火焰从教堂两座钟楼间窜出,
塔尖随后轰然倒塌。
▲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塔尖折断的一瞬间。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
“这是整个法国、整个法兰西民族
和全体天主教徒的灾难。”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火灾现场。
巴黎圣母院大火烧了4个多小时,直至当地时间晚上10时许,火势才逐渐减弱。
截至当地时间16号凌晨,现场火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据法国内政部国务秘书洛朗·努内兹表示,为避免高空放水毁坏建筑,消防部门没有采用森林灭火飞机的方式灭火。此前,巴黎圣母院正在开展修复工作。目前,法国司法部门已就火灾原因展开调查。据多家法国媒体报道,圣母院顶楼的电线短路可能是引发火灾的原因。
巴黎圣母院文物基金会主任埃里克·费希尔表示,巴黎圣母院大火所带来的损失巨大,重建圣母院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建筑主体结构得以挽留
接近午夜时分,内政部国务秘书努涅斯(Laurent Nuñez)表示,“火势已经缓解……可以认为建筑的结构已经挽救下来……但屋顶的三分之二已经损毁。”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说,我们“避免了最糟的情况”。
排除人为纵火可能
自建成以来,巴黎圣母院就一直饱受污染、恶劣天气和年久失修的困扰,墙壁出现了破裂,外壁的雕像也出现了不少破损。
6000万欧元的修复费用让法国人望而却步。直到2018年,法国国家才决定为修复圣母院出资4000万欧元,圣母院自身则需另外寻找2000万欧元。
首期修复的重点是塔尖部分,并于2018年11月完成了脚手架的搭建。若没有遭遇火灾,塔尖部分将在未来四年内得到修复。
塔尖部分被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围绕
据巴黎检察院的调查,确定引发火灾纯属意外,相信着火的原因是“偶然的”(accidentally)。也就是,初步排除人为纵火的可能。
据多家法国媒体报道,圣母院顶楼的电线短路可能是引发火灾的原因。此前,警方称这起事故可能与大教堂的修复工作有关。
法国《世界报》报道称,根据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Anne Hidalgo)的说法,一些文物已被抢救出来。巴黎圣母院神父帕特里克·肖维(Patrick Chauvet)对记者说,“我们已经抢救出了耶稣受难荆棘冠和路易九世的长袍”,他还称,在大火发生之前的4月11日,有16尊雕塑已经从圣母院的尖顶里被转移出来,以便进行修复。
目前,美国CBS新闻网已经发布了一组来自圣母院内部的照片,那场面令人不忍直视……
无情的大火已经给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古迹带来了严重的损毁。虽然大量文物得以抢救,但教堂顶部基本上已被焚毁,标志性的塔尖更是已经倒塌。
大火前的壮丽穹顶
↓↓↓
昔日的巴黎圣母院穹顶
大火后的穹顶
↓↓↓
巴黎圣母院穹顶在大火中燃烧
昔日教堂内的祭坛和十字架
↓↓↓
巴黎圣母院教堂内的祭坛和十字架
大火后教堂内的祭坛和十字架
↓↓↓
巴黎圣母院着火时的内景
▲巴黎圣母院著名的玫瑰花窗,在此次大火中也遭受损坏。上一次受损是在1944年,战火中的流弹破坏了中世纪的老式玫瑰色花窗玻璃。后来,这些玻璃被拆除并更换,仅有教堂西、北、南三面的玫瑰窗部分保留了原始设计,而直径21米的北面玫瑰窗几乎完全保存了13世纪的玻璃。1963年,又对教堂的外面进行了清理,清除了800年来的烟尘和污垢。
为什么会烧那么久?
一直到晚上11时许,经过将近5个小时奋战,巴黎圣母院的火势才被控制减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6日称,巴黎圣母院内的木制框架“助力”了大火。
据报道,巴黎圣母院屋顶为木制结构,框架主要以橡木为原料,其中一些历史十分悠久,用的是1160至1170年砍下的大树,这也是巴黎圣母院结构中最古老的部分之一。
对于这场大火而言,巴黎圣母院的木制框架无疑为最好的“燃料”,导致大火熊熊燃烧。大火最后致使巴黎圣母院顶部的塔尖倒塌,还好双塔主体结构得以保存。
难眠之夜
全法教堂敲钟祈祷
在巴黎,现场民众从最初的惊恐和惋惜,到随着火势蔓延和对巴黎圣母院的吞噬而落泪哭泣,目击者纷纷跪在地上为之唱颂祈祷。
法国全国教堂都敲响了钟声,为巴黎圣母院祈祷。
围观者哭泣地看着塔尖倒下
▲在警方警戒线后,巴黎当地居民和外国游客惊恐而伤心地看着凶猛的火焰将这座历史悠久的教堂圣地无情地吞噬,目击者纷纷跪在地上为之唱颂祈祷。
你是否知道她的美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坐落在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由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委托建造。当时,巴黎已经成为法国权力中心,需要一座与它新地位相匹配的宗教纪念碑。
1163年,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主持下,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奠基仪式,奠下了第一颗基石。
1182年,巴黎圣母院的基本功能就大致成型;直至1345年,巴黎圣母院才最终落成,整个工程历时180多年。
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圣母院曾遭亵渎和毁坏,但1831年维克多·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出版,使巴黎圣母院这座教堂重回公众的视线。
巴黎圣母院西侧中庭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小说出版后引起巨大的反响,许多人都希望修缮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也引起当时的政府当局对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
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工程持续了23年,修缮了尖顶和圣器堂。现如今我们见到的巴黎圣母院就是那次修缮完毕后的模样。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如此写道:
“若干年前,本书作者参观圣母院——或者不如说,遍索圣母院上下的时候,在两座钟楼之一的黑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刻的词:ANÁΓKH(命运)……这样,雕凿在圣母院阴暗钟楼的神秘字迹,它不胜忧伤加以概括的、尚不为人所知的命运,今日都已荡然无存,空余本书作者在此缅怀若绝。在墙上写这个词的人,几百年以前已从尘世消逝;就是那个词,也已从主教堂墙壁上消逝,甚至这座主教堂本身恐怕不久也将从地面上消逝。这本书正是为了叙说这个词而写作的。”
如今这场大火,似乎让雨果一语成谶……
“格雷沃广场上,美丽善良的吉普赛流浪姑娘爱斯梅拉达翩翩起舞,身后跟着漂亮聪明的加里;撞钟人卡西莫多丑陋畸形的身躯在钟楼上来回跳荡,发出怪兽一般的咆哮;神父阴郁的影子幽灵一样,厚重溽湿,借着黑色的外衣,在钟楼顶层的院墙内闪烁不止……”
网友伤心欲绝:
(来源|人民日报)
今天,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巴黎圣母院的失火。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老教堂巍峨壮丽,它出现在数不清的书籍、诗歌和电影里,它是卡西莫多的家,也是许多人心中的文化圣地。今天,当它标志性的哥特式塔尖在烈火中坍塌,许多人为之心痛、为之哀叹。
对于每日与百年建筑比邻而居的青岛人来说,我们切身懂得:每一座古老建筑在精神上都是牢固的,因为它们历经风霜,早已成为凝结的历史,而每一座古老建筑在肌体上都是脆弱的,因为它们饱经磨难,一旦破坏便不可再生。
保护历史建筑,就是保护人类的文明,对每一座优秀的建筑,我们不仅要心存敬畏,更要悉心呵护。今天的互动话题我们就来说说历史建筑的保护。
QTV-1《今日》每天17:00 - 17:30,《今日60分》17:30-18:30,爆料电话85701777,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蓝睛app留言。
青岛人身边的新鲜事,都在这儿!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青岛电视台今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青岛电视台今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