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水族馆在活鱼虾蟹旁边摆起同款寿司…这是什么寓教于饿的骚操作?

作者:英国那些事儿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公众号
分享到:

04-17

话说,在水族馆里游玩,看着眼前的鱼虾蟹等等,如果不禁脱口而出“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会不会不合时宜?



之前介绍过,日本青森县浅虫水族馆给出的答复是,并不会对游客发自食欲的赞美有所介意。

相反,馆里的动物之所以会看起来好吃,也是因为工作人员把它们养得很健康很漂亮,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褒奖。


另外为了能长久地吃到美味的海鲜,即使从食物教育的角度出发,人类也该尽量保护更多生物。



而在最近,日本又有一家水族馆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游客来到名古屋港水族馆,发现这里在举办一个特别的展览活动。



名古屋港水族馆非常直接地把活体的海样生物们跟寿司食材放在了一起。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保护类物种,其他鱼虾蟹什么的在缸里游着,而缸外面就放着相应的食材做成的寿司。



这样一个另类的展览,也有一个微妙的名字:

《寿司料大集合~水族馆鲜切!寿司的前世今生~》,

展出将持续至今年6月2日。


为了尽量扩大介绍范围,在展出的各种寿司中,除了一些平时常见的寿司种类之外,也包括一些平时不太会用在寿司上的海洋生物,例如皮皮虾等,工作人员发挥创意买来食材把它们做成创作寿司,来跟活体的海样生物们一起展出。



之所以会推出这个活动,名古屋港水族馆的考虑是:

平时人们在吃寿司的时候,可能会有困惑,想着这个生物到底长啥样,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呢?



而把活体的海样生物们跟寿司食材放在一起,让人在看到寿司食材的同时,也能一眼就学习到这一食材生前的模样、游动姿态、生活习性等等具体是怎样一种情况。

由此形成一种寓教于乐的过程:“啊,原来我平时吃的某某寿司,生前就长这样啊!”



明明是水族馆,看起来却有寿司店的画风,这样一种微妙的组合也是引发网友的热议:


寿司是来自大海的馈赠。那是用生物制作成的食物,所以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尝试进行有教育意义的展示,也是蛮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大家能因此而有所感悟,哪怕不能转化成对水产资源的保护,但可以因此抱有对生物的感恩之心,我想也是不错的。



我觉得这样的展览还不错。

在水族馆里确实可以了解很多生物和生态系统,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有单纯的疑问:

平时特别爱吃的寿司,用的食材都是怎样的鱼呢?

通过这样的展览,就可以一目了然。

看着鱼虾蟹充满活力游水的身姿,可以教会孩子们:你们吃的就是这样一种生命哦。

我想从食物教育的观点来看,这个展览企划也挺好的。



我想这样的展览挺新奇挺好的,可以改变人们对食物的想法。

看了这样的场景,会产生珍惜食物不剩饭菜,对食物抱有感谢的心情吧。

而且之前还有孩子误以为鱼就是以鱼片的姿态在游泳。

我家的孩子也是最近刚刚理解鸡肉是来自鸡身上。



吃生鱼片和寿司的时候,我有时会想:这是怎样一种鱼呢?

有些人虽然知道鱼的名字,但想象不出鱼长什么样,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吧?

这样的展览就能很好地帮助人们解开心中的疑惑。这个想法还不错。



看了活生生的鱼,就不会浪费食物了吧。




学到更多知识,更加懂得珍惜食物,怎么看都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只是……

逛着逛着真的很容易饿啊-。-



Ref:

https://twitter.com/gibson_jpg/status/1115867410580541440

https://headlines.yahoo.co.jp/cm/main?d=20190412-00000055-dal-life

http://www.nagoyaaqua.jp/limitation/2019022217322349.html

--------------------------------------

啊丶德宝不好好上班会被做成寿司的!


LooseCtrl:那个虾爬子剥的好完整哦 一下就流口水了惹


阿璐真是个小机灵鬼如果旁边有厨师制作,寿司现场售卖,估计生意会很好!


打怪升级___:要是能标出来是哪部分肉就更好了


賏灬:圣母一点,感觉对那些动物来说看着自己的同伴肉体变成食物,还被人参观,自己也被迫看着...有点毛毛的感觉不过科普教育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网瘾少女爱喝巧克力牛奶想多了 别说鱼看鱼肉 猫狗照镜子都不一定能认出来是自己


黎潇潇潇潇潇潇潇潇潇:鱼连镜像都自己都认不出来的,更看不懂寿司上面是同类的肉。而且鱼本来就吃同类,以前养鱼下崽都要把小鱼单独围起来的,不然会被它们的妈吃掉。


于嘉淼:“弟弟!弟弟!你怎么了弟弟!啊!


…………………………


事儿君有品,

专为大家准备英国的各种值得推荐的好产品~

英国直邮,包邮包税~


阅读39001
寿司 
举报0
关注英国那些事儿微信号:hereinu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英国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英国那些事儿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英国那些事儿

微信号:hereinu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