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鲲鹏友
争吵的缘起是,一些网友提到了英法联军烧了中国圆明园。
我想说,能想到圆明园,这才是正常的中国人!
毕竟,相似点、关联点太多了:
同样是瑰宝级别的殿堂。
同样是被大火焚毁。
同样是内藏文物面临危险。
更戏剧性的是,巴黎圣母院所在的国家,恰恰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之一!
如果这都不能让你想起中国的圆明园之殇,而只知道与西方一起为巴黎圣母院哀叹,
那我只能为你哀叹了!
因为,这就代表了对历史的遗忘。
而对历史的遗忘,就意味着背叛!
对于法国巴黎圣母院被烧,很多中国人快意恩仇地慨叹: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叫你烧中国的圆明园!现在也让你尝尝珍贵建筑文物被烧的痛!
很多人从这句话里,看到了民粹主义的狭隘,提出了批评。
的确,如果为巴黎圣母院被烧而叫好,的确太过狭隘。
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文物被毁。
但是,从这句慨叹里,难道只能读出“狭隘”这一点吗?
别忘了一个让人痛心的事实:
当巴黎圣母院被烧了,很多中国媒体发文:这是全世界最悲伤的一天!
想当年,我们的圆明园被烧了,有多少西方人说“这是全世界最悲伤的一天”?
没有!
我们对法国大作家雨果,很有好感。
是因为,他对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非常愤慨!
他愤然写下: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为什么说到西方人对圆明园被烧的反应,就要说到雨果?
因为再找一个西方人对圆明园的惋惜、对暴行的愤慨,太难了!
即使时至今日,真正从心里忏悔对中国圆明园犯下如此罪行的法国人、英国人,还是少数!
所以,他们还在继续前辈的罪恶!
他们的前辈,火烧圆明园,从中国抢来奇珍异宝。
今天的法国人、英国人,对这些抢来的文物公开拍卖!
当他们拍卖中国文物时,想过中国人的感受吗?
没有!
当中国交涉,他们毫不理会!
继续拍卖!
当中国交涉次数多了,他们会“文明”地说:
“你们想要回去,行啊,拿钱来买啊!”
为了保护近现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不被仿冒,他们发明了专利法。
一些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未经许可使用他们的技术,他们说这是偷窃!要被严厉制裁!
但是,西方对中国文物疯狂掠夺,他们怎么就忘了这是偷窃呢?
怎么就忘了制裁了呢?
他们甚至承认这种强盗行为的合法性!
允许这些强盗从中国抢来的赃物,公开拍卖!
允许抢夺的中国文物公开拍卖,其性质跟允许盗贼公开拍卖自己偷来的钱包、手机等,没有差别!
对于中国要求归还文物的呼吁,为什么一次次被西方忽视?
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同身受!
就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换位思考!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祖先传下来的文物,乃至圣物,被别人抢去是什么感受!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祖先的文物、圣物,被别人公开拍卖,是什么感受!
这次,巴黎圣母院被烧,与圆明园被烧一样,都是宝贵文物的一次损毁。
我们不应该为这种灾难叫好。
圆明园遗址公园官微发布的内容,我很认同:
“这一刻的中国人,怎能不想起,背负了一百多年圆明园烧毁的心灵创伤,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
但是,客观上,这也给了法国人,乃至全部西方人,一次与中国感同身受的机会!
那些在巴黎圣母院前,望着熊熊大火哭泣、祈祷的法国人,也许这时他们才会明白,为什么一想起圆明园,中国人的心就痛!
这痛,从1860年开始圆明园被烧开始,已经疼了中华民族159年!
珍藏在巴黎圣母院的荆棘冠,被视为基督教的圣物。
火灾中,荆棘冠已经被成功抢救,整个西方松了一口气。
对待他们自己的文物,他们很动感情。
法国官方说,巴黎圣母院抢救出来的文物,移到卢浮宫保管。
很多中国网友发声:
“求你们看好卢浮宫。里面还有很多中国的文物,别烧了,以后还得还给中国!”
根据公开资料,法国的卢浮宫里,“收藏”了中国文物至少3万件!
其中,大多数是从圆明园抢去的!
这,也好意思说是“收藏”?
这种陈设,就是在展示强盗的残酷和野蛮!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中国的圆明园,就这样见面了!
一是因为相隔159年的无情大火。
巴黎圣母院,也许是管理不到位的“自焚”。
而圆明园,却是赤裸裸的“谋杀”!
另一次见面,就是各自文物在卢浮宫的相逢。
3万件被抢的中国文物,与火灾中抢救的巴黎圣母院文物,在卢浮宫相遇了!
法国人,你们通过这场大火,懂得了文物对一个民族的感情,无比重要。
再让中国的文物,滞留在你们的国度,继续伤害中国人的感情,你们还忍心么?
还好意思么?!
雨果在痛斥英法两国的野蛮行径时说: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今天的法兰西,不知道是不是“干干净净的”?
如果是,请把你们的“战利品”归还真正的物主!
归还中国!
在你们手里,它们永远是赃物!
在中国手里,它们是文化,是文物,是文明的载体、民族感情的寄托。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冯站长之家”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冯站长之家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