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当你老了,一定要在老家有套房

作者:洞见 来源:洞见 公众号
分享到:

04-17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杯小茶说

来源:Tea酱(ID: chatop01)

我们的生命在故乡开始,也要在故乡结束。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走千千万万条路,但魂牵梦绕的只有一条路——回家的路。

无论走得多远,心头牵绊的永远是记忆深处的家。

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

背井离乡多年,才明白,他乡只是征途,故乡才是归宿。

人老了,一定要在老家有套房,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家。


01

  • 老家有套房,人生有退路。

对许多人来说,在外的房子只是住的地方,老家的房子才是永远的“家”。

无论离家多远,只要老家的房子还在,人生就有退路,累了、倦了、想回家了,就永远有个安顿的归宿。

在古代,无论再富裕无论官当得再大,一定会在老家留套宅子,这样无论遭遇什么变故,至少还有一条退路,子孙后代也有条活路。

再穷再苦,也不能变卖祖宅。

《红楼梦》中,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提醒凤姐:贾府已经显赫了百年,富贵了三代,有道是“盛极必衰,月满则亏”,要居安思危,想好退路,才不至于“树倒猢狲散”。

什么退路?

秦可卿说:“趁着今日富贵,在老家祖茔附近多置办房舍田地,便是败落下来,子孙后代也可以回老家读书耕田,有个退路,祖宗香火也可永继。”

老家有套房,人生有退路,古代如此,如今亦然如此。

如果你在远方的城市无法立足,故乡永远有个家等着你回来。

如果故乡的房子没了,就仿佛无根的野草,不知道归宿在哪儿,有一天想逃离城市,却不知道该往哪里逃。


02

  • 老家有套房,人生有归宿。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即便走到千里之外,最终还是要回到故乡,因为故乡是我们的来处,也是我们必然的归途,那里有我们的祖先,有我们的童年,有人情的味道,有血脉传承的脉脉温情。

木心的一生漂泊不定,从故乡乌镇辗转到上海,年过半百,孤身前往千里之外的纽约求学,在海外漂泊二十多年。

1994年,木心曾回到故乡,但故乡的变化让他伤心失望,他说:“在习惯概念中,'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除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永别了,我不会再来。”

他曾如此决绝地说不再回故乡,到了79岁,木心还是决定回故乡乌镇,定居晚晴小筑,在老家的房子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五年。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木心一生坎坷,暮年回到了故乡,有个安顿的居处,漂泊不定的灵魂才终于有了归宿。

能在故乡终老,他的心里是安慰的吧。

有人说:“我渐渐明白,我步履匆匆,脚步不停,其实不是为了走多远,而是为了回家。”

背井离乡的人,年纪越大,越深切地明白“故乡”的含义,“老家”在心中的重量。

落叶归根,是每个中国人心底里抹不去的情怀。

故人难舍,故土难离,当你老了,一定要在老家有套房,有房才有家,有家才能落叶归根。


03

  • 老家有套房,老年有所依。

回老家安享晚年,是很多人的愿望。

老了,回到老家,种点瓜果蔬菜,养几只鸡鸭,没事和老友喝茶聊天,如此惬意安详,心灵也会回归宁静。

故乡在哪儿,家在哪儿,灵魂就在哪儿。

奔波忙碌了一辈子,当你老了,应当回归故乡,回到生命开始的地方,回归心灵的宁静乡。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请求告老还乡,回故乡青田养老,他写了一首退休诗:

买条黄牛学种田,借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万事皆增价,老去文章不值钱。

回故乡养老,闲来在院子里喝茶,看书,听虫鸣鸟叫,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过着诗酒田园的神仙生活,人也会更长寿。

老家有套房,老年有所依。

故乡没有车马喧嚣,没有环境污染,只有朴实的大地,干净的空气、流水,和温暖的人情味。

我们的生命在故乡开始,也要在故乡终老。

故乡,

是每个人生命的来处。

只有明白了自己从何处来,

才能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

当你老了,

一定要在故乡有套房。

这是我们疲于奔命时最温馨的退路,

是我们孤独彷徨时最温柔的依靠,

也是我们年老时最温暖的归宿。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阅读40950
老家 
举报0
关注洞见微信号:DJ0012398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洞见”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洞见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洞见

微信号:DJ00123987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