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与本文无关
授权自公众号:鹿姐客栈(lujie30)
转载请自行联系
悲剧已经酿成,请不要再批斗这个孩子了,也不要再责怪这个母亲了。
作为家长,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01
昨天晚上,看到了一条令人心痛的视频。
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个男孩突然从车里冲出来,紧接着直接跑到桥边跳下。
后面紧跟着的女子是男孩妈妈,因为没有抓住他而捶地痛哭,绝望不已。
据新闻报道,这个男孩在学校与人发生了冲突,随即被通知家长,但母亲没有给与理解,反而是不断地责骂。
这个男孩,年仅17岁,从下车到跳桥的过程中,没有丝毫犹豫,甚至不曾回头看过母亲一眼。
来源腾讯视频:
整个过程,不到五秒。
让我震惊又心疼,翻开评论区,却是一片骂声。
事情发生后,网上很多批判男孩的言论:
“现在娃娃太极端了”
“小孩心理素质太差,不要也罢”
“现在的小孩被宠的太过,这种后果是必然。”
网友批判男孩的样子,像极了他决定去死前,母亲责骂他的模样。
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换不回广大父母的反省,却只等来满屏的谩骂和指责。
小编相信,母亲这一次的谩骂绝对不是男孩冲动自杀的原因,而是推动他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击。
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都不要低估父母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有多少人,因为父母的语言暴力,一辈子活在“你很差劲”的阴影中,无法拥有自我肯定的能力?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渴望唤醒父母对自己的认可。
02
提到父母语言暴力的故事,小编第一个想到的是宋丹丹。
去年宋丹丹带儿子巴图参加《向往的生活》,全程开启吐槽模式。
看到和儿子年纪相仿的大华为大家做了早餐,她脱口而出:
“我感觉自己生了一个废物。”
黄磊和宋丹丹因食物中毒胃口不好,巴图想为他们煮鸡蛋,因为不会生炉子弄得到处是浓烟,宋丹丹奚落儿子:
“你要是能把这俩鸡蛋煮熟了,我就可以勉强把你留下。”
后来巴图把早餐做好,宋丹丹不仅不表示感谢,还不断埋怨儿子将烟灰都弄到自己的脸上和粥里。
虽然宋丹丹很多时候都是以玩笑的语气在批判巴图,但作为观众的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巴图的窘迫和尴尬。
在整个节目期间,巴图几乎没有一刻不拘束。
为什么?
因为害怕宋丹丹当着众人面,突如其来的批判和责骂。
当时那期节目播出后,宋丹丹的怼儿式教育遭到了全网的抨击,甚至有不少网友称宋丹丹让自己想起了儿时被父母各种恶语相向、语言暴力的阴影。
宋丹丹回应道:“我是害怕他以后什么都不会,想严格一点逼他成长。”
作为母亲,小编毫不怀疑宋丹丹对儿子的爱意,只是她和很多的中国家长,都没有意识到:
孩子犯错是用来学习的,而不是用来指责。
他们以为耐心教导就是溺爱,于是总想着用打击和否定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以此来激励孩子变强。
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不期待父母的表扬,即便他已长大成人。
他们以为“打击性语言”给孩子带来的是“爱”,殊不知,这才不是爱,是看不见伤口的隐形暴力。
而为此买单的,最终还是他们的孩子。
03
前段时间,常春藤(美国一流名校)女博士的事件在微博刷屏,网友称之为“人间悲剧”。
这名常春藤女博士的母亲很厉害,是一个老艺术家,有一点完美主义。
这次,她去美国看望正在常春藤读博士的女儿,不知怎么两人就争吵起来。
面对母亲喋喋不休的指责,女儿问:“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母亲反问:“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女儿没有一刻犹豫,转身就跳下了阳台。
这一转身,就是阴阳两隔。
有网友不理解,觉得女博士矫情,被父母说两句怎么了?少块肉了?
但他们没有注意到,女博士问句里的两个字——永远。
这意味着,在过去二三十年期间,她和母亲有过无数次争论,她用尽全力向母亲讨一个赞扬,最后得到的,都是毫不留情的讽刺和批判。
语言暴力是一把锋利的武器,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女儿的心,早就在母亲一句句责骂和讥笑中,被捅了一个巨大的窟窿,不再完整。
04
前几天,有一位初三的男孩来找寻求帮助。
他说他压力很大,父亲总是责怪他,没有给他喘息的时间,他害怕面对父母。
有一次他班级模拟考了第三名,父亲直接把他的卷子全都撕烂,恶狠狠地对他说:
“考不到第一名,你就是垃圾,我就不会再养你,不要浪费我的钱。”
因为这句话,男孩现在满脑子都是考试,他觉得自己有点神经失常了。
小编听完,非常心疼这位男孩,我只能尽量安慰他,让他不要再有这么大的压力,正常学习,父母是不会抛弃他的。
但小编心里清楚,即便这位男孩得到第一名,他的生活及学习压力也不会因此变得更少。
因为问题根本不在于他的成绩好坏,而在于他父母的语言暴力。
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写道:
“为什么风可以那么温柔地对树说话,而你却永远学不会对我温柔地说话呢?”
小编希望像常青藤女博士这样的“人间悲剧”越来越少,希望人世间的所有孩子,都能被细心呵护,温柔以待。
因为有爱,我们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野史秘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野史秘闻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