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一人 一生 一架琴

作者:央视新闻 来源:央视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4-21

当地时间4月20日晚,新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在出席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的一场音乐会时晕倒,送医后宣告不治,享年89岁。


每次看巫漪丽先生那双皱纹满布的双手,在黑白琴键上飞舞,都不禁让人感叹如此白发苍苍的老人,竟能饱含年轻的朝气。听,那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天籁之音↓

△  她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钢琴部分的首创者,也是第一位表演者。她用60年的时光,在琴键上倾诉了这个中国最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2018年,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88岁的她演奏了这首《梁祝》,令现场沸腾,掌声久久不息。




自六岁那一年,

对钢琴一见钟情,

此后80余年,

她一生只守一架琴,

一曲《梁祝》伴一生。

她曾说,

“我一辈子想着跟音乐作伴儿,

不求闻名于诸侯”。


6岁学琴,开启一生情缘


1930年,巫漪丽出生于上海。父母给她起名“漪丽”,寓意美好、清丽。

巫漪丽的外祖父李书云是近代中国的工商实业家,父亲巫振英,先后求学于清华学堂、美国伊利诺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建设师工会。

巫漪丽的长兄巫协宁,是圣约翰大学医学博士、中国著名消化学病专家;小妹巫漪云,是近代上海最著名的女校中西女中末代学生,后被聘为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

1947年巫家全家福

和音乐没有任何关联的家学传统,在巫漪丽这里却发生了转变。

1936年的一天,爱看电影的舅舅心血来潮,带着6岁的巫漪丽走进了电影院,回来后她就失眠了。

这部名叫《子夜琴声》的美国电影中,一位白发老人弹奏肖邦《幻想即兴曲》的片段,深深吸引了她。“因为他反复演奏,所以我就记住了,然后我就哼。我就觉得钢琴声音很美妙,所以决心学弹钢琴。”

△ 巫漪丽九岁童年照

于是,6岁的她,便开始了一生与钢琴的不解情缘。“我小时候练琴从没觉得枯燥,也没偷过懒,一弹钢琴就会很开心,这应该是我和钢琴之间的缘分。”

9岁时,巫漪丽参加上海儿童音乐比赛钢琴组并取得第一名。“当时我拿到一个奖品是一座很大的银杯,我搬都搬不动。”回忆起那次获奖经历,巫漪丽笑得像个孩子。

△ 巫漪丽(前排右一)与梅百器(二排左七)、傅聪(前排左一)等人的合影

比赛结束后,未满10岁的巫漪丽受到梅百器的赏识,在其门下学艺。

梅百器是李斯特的关门弟子,傅雷之子傅聪的师父。他一个人开启了上海古典音乐的“梅百器时代”。他带过的学生,除了巫漪丽,还有傅聪、吴乐懿、周广仁、董光光、杨嘉仁、林俊卿等,都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代独奏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

在梅百器的指导下,巫漪丽的音乐技法日益精进。

△ 巫漪丽(二排右三)与周总理等人的合影

18岁,巫漪丽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轰动上海滩。

24岁,巫漪丽担任北京中央乐团第一任钢琴独奏家。

32岁时,她已成为中国第一批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称她为“中国最好的钢琴伴奏”。

面对这一切荣誉和头衔,她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谦逊宁静的气质:“那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内的事,而且我只能说是‘最好的钢琴伴奏之一’吧。”

△ 巫漪丽在中央乐团工作期间的照片

巫漪丽开始在全国巡回演出,除了西藏,各个省份几乎全部去过。此外,巫漪丽还多次代表我国到波兰、丹麦、印尼、缅甸等国演出,或为访问中国的外国领导人演奏。

但她记忆最深的一次演奏,是在硝烟滚滚的朝鲜土地上慰问抗美援朝的志愿军。

△ 北京中央乐团合影(前排左一巫漪丽)

当时贺龙是领队,钢琴是志愿军们从25米的地下挖出来的,钢琴按键都不完整,但志愿军非常热情。

2008年,78岁的她出版了首张个人专辑《一代大师1》,高超的造诣轰动了音乐市场。

83岁之时,她演奏的《一代大师2》、《松花江上》等9首钢琴曲再次风靡中国,透过这些中国风的的钢琴乐,人们看见了一颗中国心。

每次弹奏《松花江上》,巫漪丽都会热泪盈眶,手指下的音符此起彼伏地流出,声声入耳是爱我中华,一句话都不用说,所有人都懂。

著名录音师杨四平说:“这种声音鲜活而纯净,每一个音符都想裹着芬芳的露珠在荷叶上跳动。”



一曲《梁祝》,诉尽千年爱恋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词》· 唐 · 佚名

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出土了唐代铜官窑瓷器。瓷器上的题诗,引起了文学爱好者的热烈关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是瓷器题诗中极为感人的一篇。刻骨铭心的相恋,海誓山盟的真爱,也许由于海角天涯的分离,也许因为人为藩篱的阻隔,此情此景,只能在诗中倾诉;此心此恨,只有在梦中相许。

梁祝传奇,千古传颂,也许就是这首诗的故事版本。“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段感动,一丝慰藉。

△ 2019央视春晚节目

1959年,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次公演,完成了交响乐的世纪性突破,听哭了国人,也惊艳了全世界。然而,遗憾的是《梁祝》还没有钢琴版。

于是巫漪丽从资料室借了总谱,熬了三天三夜,创作出《梁祝》钢琴伴奏,并将它搬到舞台,成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钢琴部分的首创者和首演者。从此闻名世界的《梁祝》才有了钢琴和小提琴的完美结合。

巫漪丽在这首《梁祝》上花了不少心思。她从一个跨文化创作人的高度来审视这首歌曲,将西洋乐器与中国情感相互结合,使得旋律简单的《梁祝》具有深刻而复杂的美感,一下便打动了中外听众。

我对《梁祝》的改编,是一个中西音乐表达手法相糅合的过程,外国听众对它的接受度也很高。世界范围内最知名的中国乐曲,《梁祝》应该算一个。它的旋律确实非常触动人心。

△ 巫漪丽在中央乐团工作期间的照片




一生挚爱,爱别离苦


钢琴,不仅一直陪伴着巫漪丽,也让她结识了一生的挚爱——中央乐团第一任小提琴首席杨秉荪。两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我们是在上海乐团认识的。后来我调到北京,在中央乐团,他刚好是这里的小提琴家,他的声音特别吸引人,他在音乐学院也很优秀。

提到杨秉荪,巫漪丽眼神里依旧散发着少女般崇拜的目光。

巫漪丽和杨秉荪在北京成了家,虽然生活拮据,但两人恩爱有加。然而好景不长,杨秉荪获刑入狱,被判10年,之后巫漪丽和深爱的丈夫被迫离婚,从此两人天各一方。

杨秉荪(中)

现实也许坎坷,但对她来说,只要有钢琴的陪伴,这个世界依然让人期待,给人温暖。

1993年,机缘巧合,巫漪丽受邀去新加坡教授钢琴,一教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今天。

她没再结婚,无儿无女无老伴孤身一人在异乡,与钢琴为伴。也没钱买房,而是租了一个小房子,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架钢琴便是所有。从始至终,她对物质的要求,只有一个——能让她保持弹钢琴。

无数个飘零的夜晚,她总会仰望星空,心里流动的全是音符,全是音乐。

△ 巫漪丽三十岁时

曾有人问她,“一个人在租住的房子里你会感觉到孤独吗?

她说,“弹钢琴就不孤独了。

巫漪丽出版第二张个人专辑后,特意托朋友从新加坡给身在美国的前夫杨秉荪带去。即使隔山跨海,人生中的乐事还是想跟最在乎的人一同分享。多年来,两人虽然天各一方,但在音乐里,他们的灵魂始终相通。

2017年5月,巫漪丽荣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然而,与喜讯同时传来的还有杨秉荪病逝的噩耗。

奖杯被放在了角落,巫漪丽默默换上白色上衣,把自己关进录音棚里,再次弹起《梁祝》,不用曲谱,一气呵成。

弹到“哭坟”,她似乎把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指尖,悲伤在琴键上四溅;转到“化蝶”,她柔情似水,像是告别,又似倾诉。

图/视觉中国

都说曲由心生,或许巫漪丽的《梁祝》弹的就是她的人生。她将心中的积郁、思念、爱恨情仇全都弹进了这支曲子里。弹者有情,听者有泪。

《梁祝》起落流淌的钢琴曲里,有着啼血的泪痕,但她不会大声喧哗,只是让你淡淡地品尝,从心底里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悲愁。

杨秉荪的病逝对巫漪丽打击很大,精神状态由此大不如前。

《梁祝》中,梁山伯和祝英台从相识、相知、相恋,到被迫分离,天人永隔,最终化蝶,与爱共舞。他们的故事宿命般地映照了巫漪丽与杨秉荪的真挚爱情。





经典永流传


2018年,巫漪丽受邀参加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她孤身一人从新加坡赶赴北京,只为让更多的人感受音乐的力量。

到达北京,节目组问她有什么要求,巫漪丽只提了一个,就是找个练琴的地方。来北京两天,她每天在钢琴房反复磨练《梁祝》这首她已经弹了近60年的曲子,反复地去寻找其中每一次艺术的表达。

“我弹了一辈子钢琴,到了这个年纪,应该说比较得心应手。但是离‘最高水平’还差着距离。我希望我的巅峰在未来。”

舞台上,这位老人着盛装缓缓地一步步走向钢琴,一双刻满岁月沧桑的手缓缓地抚上琴键,当第一个音符倾泻而出,强大的生命力喷薄而来,冲击着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灵,彷佛琴凳上坐着的并不是一位耄耋老人,而是一个对钢琴饱含热爱的“少女”。

“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曲中深意融化在老人的一段段旋律之中,一曲罢,全场肃立鼓掌。88岁老人手捧鲜花,感慨落泪,匠心、初心都汇聚成一份真心在这首洋溢着生命华彩的永恒经典里。

与吕思清共同完成《梁祝》的演奏后,撒贝宁请求巫漪丽再为大家弹奏一首,她选择了《我爱你中国》。

“我虽然在国外很多年,但是我的根是中国。”

“我笨口笨舌,还是用这首歌表达合适些。”

△ 催泪视频:巫漪丽弹奏,撒贝宁演唱《我爱你中国》

有人问巫漪丽:钢琴对你来说是什么?

已经耄耋之年的她,眼中依然透着激动,“钢琴和音乐就是我的人生啊!”

她视钢琴如自己的生命,穷极一生的时光去热爱,出走半生归来,仍然不改初心。

内容/央视新闻整合

巫老一路走好,

永享芳华。


阅读39295
举报0
关注央视新闻微信号:cctvnewscenter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新闻

微信号:cctvnewscenter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