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许知远又被吐槽了,被众人嫌弃的尬聊真的无用吗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4-24

秦斯棠


许知远又被吐槽了……


近日,《十三邀》第三季播出了最后一期,这一期的嘉宾是日本传奇偶像木村拓哉。节目上线后,立即又引发一波网友对许知远的吐槽。和此前罗振宇、马东、李诞、俞飞鸿那几期节目播出后的反响相同,众网友对许知远的不满主要还是“自恋”“自以为是”“根本不了解采访对象”。


尽管《十三邀》被封为“全国最尴尬的谈话节目”,但不得不承认,节目本身的广告赞助和制作水准却在逐步提升,“许氏尬聊”或许已经成为这档节目在资本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当“尬聊”成为卖点,这是许知远及其团队制作《十三邀》的初衷吗?当公众和同行肆无忌惮地嘲笑许知远的时候,又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怎样的精神状况?


尬聊背后的精神底色


从2016年起,《十三邀》到现在已经制作了三季,一路走来,节目受到过诸多大众质疑,包括许多媒体同行也加入了diss许知远的行列,甚至一度在圈内成为时尚。但无论如何,许知远坚持把节目做了下来。


许多人坦言,看这个节目就是为了看许知远“尬聊”。无论执着自信,还是天真矫情,可以肯定的是,许知远通过《十三邀》和那些自带流量的明星人物,突破了此前小众文化圈的局限,而被更大范围的公众认知。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很多批评许知远“尬聊”的人其实都忽视了《十三邀》的定位本来就不是纯粹的谈话节目,它本质上是带有纪录片性质的,即从许知远的个人视角出发,记录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这个节目贯穿的主角是许知远,而非那些嘉宾。


有一些根本不了解许知远何许人也的嘉宾粉丝看了节目之后,就觉得这个人与自己的偶像聊天简直是鸡同鸭讲,全程不在一个频率,尴尬至极。但他们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许知远为什么会坚持那样发问?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有时可能并不需要理由,但在公共场域diss一个人时,至少要对他的思想有基本的了解,否则又与无脑站队何异?


许知远在24岁时出版了第一本书《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可谓成名之作。在这本书里,他的精神世界就已初步定型,他会用充满浪漫气息和理想主义的文字讲述自己在北大读书期间自由散漫的往事。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出版于2001年,滋养了一代文艺青年。


如今许知远在节目里表现出来的一些生活习惯,也能在这本处女作中找到源头,比如他总是在夏天穿着一双黑色人字拖,与采访嘉宾出入各种场合,这在一般人看来肯定会觉得刺眼,乃至油腻。但许知远早在20多岁的时候,就毫不吝惜地赞美过拖鞋之于大学的意义,“一个习惯穿着拖鞋,在安静的校园内行走的人,是无法不思考的,而且思考的会是那些缺乏功利色彩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愚蠢的人无法理解拖鞋对于大学的重要性,更不会欣赏那种动人的声响。”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里还有一篇文章叫《做个名士》,讲的是许知远在大二时特别迷恋魏晋风度,于是学习《世说新语》里那些名士的特长:“每天做出一副清高的样子,鼻孔向天上翘,眼睛向下扫视别人,走路不紧不慢,目中无人。我的个子本来就很高,以这样的驾式在人群中一戳果然很是惹眼。”


这些文字现在看来或许显得十分“中二”,但它表明了许知远的精神底色——渴望拥有“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超然于功利的世界之上,坚持知识分子式的思考,接续某种伟大的传统。他后来与人合伙创办延续至今的单向街书店,同样是基于这样的信念。


理解异质的文化圈层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这是《十三邀》片尾字幕固定出现的一句话,也代表了许知远及其团队制作这档节目的出发点。何谓“成见”?其实就是一种成熟而稳定的价值观。


许知远自始至终都在用他在青年时代形成的价值观对谈每一位采访对象,没有固定的台词和设计,显得诚意十足。然而正是这种不谙世故与变通的作风,在诸多成熟的社会人士看来,简直可笑至极。许知远对于这个时代的忧思与焦虑,甚至被视为故作深沉、无病呻吟。


在和脱口秀明星李诞的谈话中,李诞甚至直言许知远那种近乎酸腐的知识分子式的“诚实”,会让他“赚不到钱”,想要赚钱就必须学会包装自己。视频节目的放大效应,让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到嘲笑许知远的声浪中,“无限推后的青春期”“从未结束的青春期”等标签接连贴在他的身上。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却可能没有读过许知远的任何文字。


李诞在《十三邀》中“教导”许知远如何包装节目。


《十三邀》最初引发大规模吐槽的是罗振宇和马东这两期,熟悉《罗辑思维》《奇葩说》的观众应该清楚,许知远和罗振宇、马东针对的受众完全是两种异质的文化圈层,当他们突然面对面地相遇、交谈、碰撞,尴尬自然不可避免。如果说许知远坚持的是人文知识精英的品质,那么罗振宇、马东则是不折不扣地以大众市场为导向,当然许知远那里的“精英”含义指的是对公共事务发言的热情和能力,而非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这两种人本来就“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涉及价值判断)。许知远代表的人格类型,往往不堪忍受世俗社会的种种束缚,努力追求自我价值和公平正义的实现,从来不以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成败得失。而以罗振宇、马东为代表的“文化商人”,则是将知识用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包装成为可以赚钱的商品,迎合大多数人的喜好,尽力隐藏自我和特立独行的价值观。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前者呈现的是陌生和冒犯,后者带来的则是亲切和愉悦。前者习惯追溯历史与传统,后者注重眼前与当下。所以当这两类人坐在一起并肩聊天,其中的尴尬便可想而知了,而且观众也没必要觉得诧异,要是他们聊得如鱼得水、称兄道弟,反倒才是怪事。那么,问题的关键应该是,许知远为什么要主动找与自己价值观不合的嘉宾做采访,不惜陷自己于群嘲的境地?


说到底,许知远还是一名有着知识分子(intellectual)气质的媒体人,而作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可或缺的就是反思与批评意识。许知远找罗振宇、马东们做采访,其实正是为了解读我们这个时代的征候,通过与那些弄潮儿的对话,试着理解他此前充满困惑的现象和事物。


将尬聊进行到底


最近,90后偶像蔡徐坤的粉丝与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UP主(上传鬼畜视频者)之间的谩骂攻讦,在互联网上闹得满城风雨,这似乎又是当下中国文化圈层冲突的一个典型事例。拥有不同背景和兴趣的两群人在虚拟平台上互不了解,却又势同水火。


蔡徐坤给B站发律师函,称大量鬼畜视频已侵犯自己的名誉权、肖像权等权利。


相比之下,《十三邀》中的许知远就显得难能可贵了。比如,当许知远面对完全陌生的二次元世界,他至少会对这类日渐壮大的群体充满好奇,并且愿意主动倾听身处其中的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哪怕之前存在着某些概念化的刻板印象,但对话本身就是一个消除成见、建立理解的过程。


持续收看《十三邀》的观众,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相比于面对面谈话,许知远更习惯从相关书籍里寻找打开采访对象内心的钥匙,包括他后来采访的很多大众娱乐明星,凡是采访对象自己写过书的,他一定会找来作为采访前期的功课。


在最近一期与木村拓哉的对谈中,许知远从室外到室内,一直带着木村拓哉的日记《开放区》。当两人在室内坐下,准备开始谈话时,许知远又专门从工作人员手里要过这本书,把它放在两人中间的茶几上。这都是他在用知识分子最熟悉的方式,主动接近和理解采访对象的努力。


许知远为木村拓哉展示《开放区》中收录的写真照片。


有评论者认为,“尬聊”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正在经历一场表达危机,即不同文化圈层的群体之间可以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少,明明无话可说却还要假装交流。但问题是,如果大家都不硬着头皮对话,那岂不是加剧了这个社会不同圈层之间自说自话的窘境?在此意义上,应该祝愿许知远能将“尬聊”进行到底。


事实表明,被众人嫌弃的“尬聊”,意外地收获了逆向传播效果,接连不断的吐槽反倒增加了许知远的知名度和受关注度,这估计是他始料未及的。其实,许知远完全可以选择像诗人西川那样和自己有更多知识背景交集的嘉宾,但节目肯定就失去了它在大众眼中的价值。


在大多数的娱乐群众看来,《十三邀》镜头前的许知远也许永远显得笨嘴拙舌。然而在任何一个健康的时代,崇高的精神理想都没有理由遭受嘲讽,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每一位真诚的、试图理解他人的对话者。




本期编辑 邢潭


推荐阅读


阅读38423
举报0
关注澎湃新闻微信号:thepaperne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澎湃新闻

微信号:thepapernew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