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作者:央视新闻 来源:央视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4-25

4月24日,“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此前由意大利返还中国的一批文物艺术品,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多达700余件。它们娓娓讲述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文物,只有在故乡才能使文物信息完整呈现,才能最好地发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价值。




     归来!

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

西汉彩绘陶俑、

明代绿釉陶床……

徜徉其中,

仿佛能眺望史前曙光,

遥想汉唐烟火,

远追宋元风骨,

掬揽近世光华。


∆ 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800-前2050年)


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属于马家窑文化,产生在遥远的史前时代,距今5000年左右。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画,被考古界誉为史前“中国画”。它是分布于甘肃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中彩陶占整个陶系的20%-50%,随葬品中可达80%,这些图案题材丰富,花纹精美,构思灵妙,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可比拟的,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艺术风格。这批文物中丰富多样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为研究史前社会风貌提供直接的物质资料。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

 [先秦]佚名


∆ 彩绘陶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乘彼西汉,潭潭其渊。

君子恺悌,作民二亲。

没世遗爱,式镜后人。

《美严王思诗》

[汉] 应季先


∆ 黄釉武士陶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

[唐] 李白


∆  绿釉陶床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归来

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展期:2019/4/24 - 2019/6/30

地点: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

票价:免费





执着坚守,千万里等你归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成为全世界最早建立文物进出境审核监管制度的国家之一,早在1950年就设置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有效遏制了自清末以来中国文物严重流失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通过执法合作、外交斡旋、司法诉讼、谈判协商等多种方式,成功追回5000余件中国流失文物。

∆ 青铜“虎鎣”

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主要用于祭祀,距今约3000年。虎鎣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因其精美独特的造型、罕见的虎形装饰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原为清宫皇室旧藏。

19世纪,英国洗劫圆明园时,被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埃文斯掠走。哈利·埃文斯在和家人的信件中详述了他参与洗劫圆明园获得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的过程,这些信函与文物一起被发现:

 埃文斯家中摆放的“虎蓥”

“……周四,我们去烧毁了圆明园。它大概在四英里以外,园子有一部分完美地坐落于山坡形成了一副蔚为壮观的背景图;和欧洲的所有宫殿都不同,它由山脚下覆盖着无边土地的楼阁组成。”

“……庙里到处是漂亮的青铜和珐琅,但它们太大太沉,无法搬运……我成功地抢到了很多青铜器和珐琅花瓶,还有一些皇家花纹的杯盏碟盘(黄绿龙纹饰),但它们太脆弱了,我非常担心是不是可以真的把它们完整地带回去。”

2018年3月,得知“虎鎣”将在英国拍卖后,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多方面工作,推动“虎鎣”追索返还中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8年4月底,境外买家表示愿将“虎鎣”捐赠给国家文物局。2018年12月11日,“虎鎣”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甘肃大堡子山遗址被盗金饰片

历经十年追索,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代金饰片,2015年从法国回到中国。其中4片被称为鸷鸟型金饰片,历经千年的岁月,却仍然光亮如新

∆ 近距离观赏“晋公盘”

今年,山西省公安厅从境外成功追回几年前被盗卖的春秋时期晋国青铜重器、国家一级文物“晋公盘”。

“晋公盘”是2600多年前晋文公给大女儿的嫁妆。盘中饰有浮雕龙、水鸟等动物,都能在原处360度转动。此外,内壁上还有珍贵铭文七处,每处三行,共183字,清晰呈现了晋文公时期的晋国繁盛景象。


∆ 五代王处直墓贴金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这件石刻原在五代节度使王处直墓中,为一对,1994年被盗走。

2000年,头顶凤鸟的武士石雕(图二)现身于美国纽约的拍卖会,经中国政府多方交涉,美国海关总署最终将其归还中国。同年,纽约大收藏家安思远先生将另一件肩卧青龙的武士石雕(图一)也捐献给中国,历经重重磨难,这对一千多年前的武士石刻终于回到中国团聚。

  蝉冠菩萨像

东魏至北齐时期的石刻佛像——蝉冠菩萨像于1994年被违法贩卖出境。

1995年,日本美秀博物馆花巨额资金从英国文物商处将其购得,入藏美秀博物馆。后经证实该件菩萨像为中国被盗文物,经过多方交涉,美秀博物馆最终无偿归还佛像,2008年入藏山东省博物馆。

 ∆ 2013年,中国促成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捐赠返还。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喷水池“水力钟”的喷头,铸工精细,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是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将两件圆明园兽首捐赠返还给中国。

目前,鼠首、兔首、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已回归;龙首在台湾;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文物是本书,翻开是埋藏千年的历史》

演讲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

节选自2018年12月31日《开讲啦》


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再过两年就整整有100年的历史了。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出土一个文物后,是比较朦朦胧胧的,就像盲人摸象,你不知道它的定位是什么。

良渚的发现,从1936年开始,当时认为是山东龙山文化向中国南方传播的一支。1959年发现了大量南方的遗址,发现跟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不太一样,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到1959年才正式命名为良渚文化。但是真正的对良渚文化的认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1986年我们第一次发掘到了最高等级的、也是良渚文化早期纹饰最精美的反山墓地。

去年播出的《国家宝藏》节目里,反山的玉琮王是我负责出土的。反山的玉琮王不仅仅是比较大,也第一次解决了我们对良渚玉器功能的认识。1986年上半年出土后发现,上面的阴刻纹非常小,像个硬币这么大,看不清楚上面到底刻了什么。直到下半年,有一天所里的摄影师在看底片的时候,非常激动地说:“我发现这个人了!你们看这个手!”

为什么发现这个人的图像会非常激动?因为我们原来完全不知道良渚人到底是什么打扮,是什么样子。当你在一个器物上面发现一个人的形象,哎呀!你就会突然觉得说,我看到古人了!

它上面戴了一个羽冠,像印第安电影里的酋长一样戴个大的羽冠;底下是两个胳膊、手指头;下面是一个兽面,再下面是鸟的爪子。古人在造神的过程中,神像不能完全跟人一样,那就不稀奇了,也不能完全跟兽一样,所有的神都是半人半兽的状态。

这就是玉琮,它是作为神像的载体,它不是一个装饰品,这改变了我们以往对于良渚玉器功能的认识。这个神像的特征,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在良渚文化的范围里都是一模一样。我们相信,它是一个非常高度统一的、集中的文化。

现在,国家文物局有个新的课题“考古中国”,用考古来解决更大的问题,放在人类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去理解当今的事物,放到大的环境变迁里去理解我们的今天、未来,如何去走好人类后面的5000年,考古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借鉴。

内容/央视新闻整合自国家博物馆等


不管多远,

漂洋过海,

万里航程,

也要接你回家。


点击「写留言」

欢迎流失文物回家

猜你喜欢



你点的每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喜欢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王兴栋 编辑/关欣

阅读39585
举报0
关注央视新闻微信号:cctvnewscenter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新闻

微信号:cctvnewscenter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