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内部创业的水平,可谓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除了之前搞的小卖部,竟然有三个同事花了 200 块合伙在公司里开起了饮料店。。
虽然我感觉饮料都是他们 瞎杰宝 做的,但真的有点好喝是怎么回事!!
开业当天,他们的小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的人拿着钱,有的人拿着水果。。
好好说,火热程度真的不亚于某某茶。。
之所以队伍看起来没有很长,因为他们 5s 就能做好一杯饮料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露一下他们饮料店的秘密,靠着四杯饮料,打动了全公司的人( 狗 )。
我才知道,原来开一家饮料店, 200 块就够了!
下面,隆重给大家介绍,他们死皮赖脸要打着和差评联名的旗号,公司里的第一家饮料店 —— 提葉星 的秘密菜单配方大公开。
差评 X 提葉星 红得发紫
他们三果然不是编辑出身,取的名字真是够没文化的。。
推荐指数:⭐⭐⭐
上榜理由:
1.西瓜的甜加上火龙果的凉,清甜可口的口感,很好喝。
2.他们说这个名字是句吉祥话,喝了这杯饮料的人就能红得发紫,我信了。
这么一杯果汁,制作起来非常的容易,只要三步。。( 大家快拿小本本来记一下 )
第一步,先把西瓜和红心火龙果水果切成块状。( 大概 2 西瓜:1 火龙果的比例 )
第二步,把水果放进料理机里,并且加入一点点的水。( 水不需要太多 )
第三步,你只需要把杯子往下按就可以了。
下压就自动开始榨汁
大概 4s 的时间,一杯鲜榨果汁就搞定了。
松手即停
我惊了,怎么就搞定了,原来榨汁这么简单的嘛。。
而且我蛮好奇的是,因为一般榨汁机至少需要 30s 的时间,才可以把水果研磨的很细,为什么他们可以这么快!
然而他们不肯告诉我,说是商业机密。。
差评 X 提葉星 红绿灯的黄冰
垃圾名字。。
推荐指数:⭐⭐⭐⭐
上榜理由:
1.天气这么热,能喝到一杯冰饮料真的是爽的不行。
2.而且这杯刨冰竟然是牛奶雪花冰口味的,上面铺的木瓜被冰镇了之后,简直是神仙搭配!
看似比刚刚复杂一点,但还是只要三步。。
第一步,准备好适量冰块,以及把木瓜切块。
第二步,然后把冰块和适量牛奶加进杯子里。
第三步,下压机器 5s, 再配上切好的木瓜铺在最上面,一杯红绿灯的黄冰就做好了。
细心的我注意到,为了榨冰块,他们换成了一个小杯子,然而他们还是不肯告诉我为什么!!
哼,我才不想知道。。
差评 X 提葉星 啥也憋说了,我喝还不行嘛( 健身友好饮料 )
相信从名字上,你和我一样,没办法拒绝这杯饮料。。
推荐指数:⭐⭐⭐⭐⭐⭐
上榜理由:
1.这杯饮料堪称一顿晚饭,一整个牛油果特别的管饱,喝了一杯之后我连晚饭都没吃,感觉自己瘦了。
2.一般单吃牛油果真的腻的不行,但猕猴桃和柠檬的酸,正好解了牛油果的腻,清新而又厚实的口感,简直完美。
原料:一个牛油果配一个猕猴桃,外加几滴柠檬汁。
相信大家已经会了,所以三步制作法就不细说了
每天吃感觉真的会瘦,有点想去他们这儿花钱办卡是怎么回事~
差评 X 提葉星 粉红色的回忆
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我要吹爆这杯饮料!!
推荐指数:⭐⭐⭐⭐⭐⭐⭐⭐⭐⭐
上榜理由:
1.不深不浅刚刚好的粉红色,看着就让人有一种初恋的感觉。
2.饮料里加的小牛奶,喝起来有一种:我恋爱了!!的错觉。
3.这杯名字取的是所有里面最好的,呼应了一句歌词:给我一杯粉红的回忆喔~~~
4.口感是真的好,梨榨汁之后会有一种厚实感,是其他水果没有的。
原料:一根小牛奶棒冰, 1 西瓜:1 梨。
欣赏一下榨汁过程
饮料到这里是介绍完了,大家把配方都记下了嘛?
虽然我前面说过。。
但作为一个真香人,我还是求他们告诉我他们饮料店榨汁成功的秘密。。
秘密就是 ————
因为他们用了 Pinlo 搅拌料理机 !榨一杯饮料只要 5s 。
之所以这么厉害,因为 Pinlo 料理机采用了运转功率 500W 的纯铜高能电机,最高转速可达 30000 转/分。( 一般榨汁机的功率只有 200W 不到 )
并且刀片参考了潜艇螺旋桨原理,采用了 6 片加厚螺旋刀,不仅可以非常快的将水果研磨,而且非常耐用。
除了可以榨水果,搭配小的研磨杯,黄豆、咖啡豆、冰块等较硬的东西,也是轻轻松松搞定。
而且,榨好汁的瓶子,换成便携的盖子,直接就当水杯使用。
比起带水果出门,真的可以说是方便多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料理机特别好清洗。
无论是刀片还是杯子,用完之后,只要去水下一冲就干净了。
连手都不需要碰到水
再也不会因为洗刀片割到手了
对我等懒人来说,可以说是真的非常友好了!
虽然他们嘴上说着收钱,但最后还是免费榨饮料给大家喝,真好~
连火锅都有份~
黑市上新,诚意之选。希望可以把每天喝奶茶、可乐的习惯改成每天喝果汁,这样子我能在夏天来临之前,变回一个瘦子!!
市场价 249,黑市上新限时 199 噢!
扫描下方二维码图购买吧~
“ 牛油果那个菜单真不错,我忍不住已经下单了。。 ”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差评”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差评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