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吃完一口饭,女子突然胸痛!以为是心脏病,到医院却发现…

作者:大楚网 来源:大楚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4-26


因吃饭时误吞一条鱼刺

这名30岁来自广东的姑娘霍女士(化名)

日前经历了一场死里逃生



这根鱼刺穿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时偏离即将滑落到胃的路线,中途横加一脚插入主动脉,离心脏非常接近。被异物侵入的主动脉,一旦引发大出血,患者生命垂危。


因胸痛发热近一周,霍女士拍摄胸片时终于发现了这根鱼刺的存在。


因鱼刺位置太凶险,这名女子经当地医院转诊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经过开胸手术,上人工心肺机辅助,医生终于顺利完成主动脉分离,找到那根鱼刺,平稳将其取出。在ICU观察两日后,霍女士顺利转到了普通病房,今日病房中,霍女士父亲守候在女儿身边,看着女儿已无大碍,父女俩均感叹,“没想到这一切居然是误吞一根鱼刺带来的”。



医生提醒,鱼刺虽小,造成的破坏性可以很大,一旦有鱼刺持续卡喉或者造成其他身体器官不适的情况,勿擅自吞饭团强咽,应尽早到医院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将其取出。



 事件回顾 

 一条鲮鱼骨 穿过食管插入主动脉 


4月8日,霍女士在家中与家人一起晚饭,在吞咽一块鱼肉后,霍女士感觉到有点不适,却说不出所然,因没有咽喉部刺痛,她没有意识到误吞了鱼刺。再进食一口饭时,霍女士感到非常明显的胸痛,“我当时以为是自己心脏突然出现问题了。


直到两天后,胸痛越来越明显,并且牵扯到后背痛,并且出现反复发热的症状,霍女士以为自己突然心脏问题,非常紧张,随机辗转多家医院求诊。


4月14日,在当地医院做胸部CT检查,这才发现霍女士食管上段有一根鱼刺穿透食管,刺入主动脉。由于鱼刺已经进入一周,主动脉水肿明显,肿胀严重,加上这个部位非常凶险,如不及时处理将引起主动脉周围化脓及大出血危及生命,后果不堪设想,霍女士随即被转诊至南部战区总医院。


安排妥当后,霍女士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手术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当这根潜伏了一周的鱼刺被取出时,尺子度量约长2.5cm,一头非常尖锐,像一把锋利的刀。


在ICU躺了两天顺利度过观察期后,霍女士随即被转到普通病房。今日在病房中,霍女士告诉记者,事后回忆,这根鱼刺很可能是来自鲮鱼鱼头部位的鱼骨,她万万没想到,导致自己胸口痛一周,缘是鱼刺所致,“吃饭时完全没意识到是吞了鱼刺了,我还以为自己的心脏出现问题了。



医生:

 鱼刺虽小 处理不好可危及生命 


“鱼刺刺入主动脉的案例非常少见,也非常凶险,一年出现几例中,死亡率高达50%。”来自该院心脏外科副主任王晓武表示,该类型的手术非常棘手,也非常凶险,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鱼刺刺入主动脉后,该部位压力非常大,取出那刻,压力释放出来,容易导致主动脉血液喷涌而出,危及生命,所以当时上了人工心肺机器进行“保驾护航”;


二是该主动脉水肿后发生粘连,很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主动脉位置离心脏非常近,这也是致死因素之一。




一般误吞鱼刺常发生在咽喉等表浅部位,医生用喉镜可取出,如果鱼刺进入了食道或是滑落到胃,也可以用食道镜、胃镜等工具取出,如果鱼刺突然改变路线,横冲直撞,由于食道离气管、主动脉部位比较近,所以这两个部位最容易“中招”。



医生张卫达提醒,鱼肉营养丰富,在沿海地区吃鱼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但误吞鱼刺被卡的现象常常发生,鱼刺卡喉,人们习惯用米饭或菜吞咽将鱼刺带入消化道,或喝醋希望软化鱼刺,采用这样的办法,是非常危险的。在临床上有不少报道关于误食鱼刺造成的食道气管瘘,穿破血管感染后置换人工血管或腔内支架再感染,食道穿孔胸腔感染甚至胃肠道穿孔等等,花费了大量金钱身体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所以,当被鱼刺卡入咽喉或食道时,千万不要用食物反复吞咽,应该到有相应设备的医院用咽喉镜或食道镜取出鱼刺。当然,重要的是预防为主,在吃鱼时候尽量不说话,不打电话,不看电视,应该细嚼慢咽。切记小鱼刺有时会让人付出巨大的金钱甚至生命的代价。


来源:广州日报(id:guangzhoudaily)

责编:付木芷



   大楚君陪您办事   



1、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大楚网 官方微信

2、进入官微,回复关键词以下关键词,即可查询


回复【优惠券】:免费获取150家好店优惠券

回复【会员】:免费拿腾讯视频年卡会员、QQ音乐绿钻

回复【隐身】群聊时微信头像昵称可不显示

回复【5g】让你的手机秒变5G手机

回复【驾照】武汉司机可以使用电子驾照

回复【房价】微信可查你家小区最新房价

回复【挪车】:武汉车主可使用微信挪车功能

回复【退休金】算算你退休时能拿多少钱

回复【菜谱】在家就能做出各种网红美食

回复【个税】算算你每个月交多少个税

回复更多等你挖掘更多大楚君和大楚妹的小秘密哟(#^.^#)...




点亮小花

提醒身边的朋友注意

阅读39288
心脏病 
举报0
关注大楚网微信号:gh_a988ad23fb9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大楚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大楚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