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8大育儿谣言,每一条都那么耳熟...你中招了吗?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4-29


笑中带泪的看完《请回答1988》之后,让小微印象深刻的就是上面这句话......跟随孩子一起长大的,是一直在学习的父母。但由于老一代的育儿观念大部分已经与新时代脱节,再加上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很多照抄来的育儿方式极易导致育儿的水土不服。因此,你信以为真的“育儿真经”都是真的吗?

今天,小微就集中来做一次整理和辟谣,希望能给父母们一些启示。



01


谣言一:孩子不睡午觉会影响发育


真相:作息规律、睡眠质量更重要


孩子不睡午觉,尤其在幼儿园不睡午觉,愁坏很多父母。


孩子睡午觉确实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舒缓情绪、增强记忆力、提高免疫力等,但并不等于一定要强制午睡。


到了5岁,已经有90%以上的宝宝不需要天天午睡。


有的孩子夜晚的睡眠时长、质量都很好,白天即使不午睡,精神状态也很好,生长发育也正常,那就不需干预。


比午睡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一个规律、充足、良好的夜间睡眠和生物钟作息。


12岁以下的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9小时。


生长激素是在入睡一个小时左右的深度睡眠中分泌的,所以,孩子最好能在晚上9点前就躺到床上,在早晨的另一个分泌小高峰5-6点过去后再起床。


就是说,孩子不午睡可以,但晚上一定要睡好!



02

谣言二:右脑开发得好,孩子才聪明


辟谣:右脑开发是个伪命题



“右脑开发”近些年很是时髦,可科学上根本没有“右脑开发”这个事情。


有一种说法,似乎得到了广泛“认同”,那就是:左脑指挥右边的肢体,右脑指挥左边的肢体;反过来,左边的肢体活动带动右脑,右边的肢体活动能强化左脑。因为人们通常较少使用左手,所以会造成右脑不够发达。


其实,幼儿的脑是同步发展的,没有右脑先启动再带动左脑的任何证据。


在解剖学上,两只眼睛的左半部投射出去是右视野,右视野到左脑;两只眼睛的右半部投射出去是左视野,左视野到右脑。并非右眼到左脑,左眼到右脑。所以叫孩子遮盖一只眼去启发另一边脑完全是无稽之谈。


但是直到现在还有人叫孩子用左手写字、盖住右眼来启发右脑,完全不了解大脑是个合作无间的脑,只要中间的桥——胼胝体没有被剪断,信息的交换就是快速无碍的。


尽管研究证据历历在目,坊间却仍然充斥着右脑开发、潜能开发的谬论。想想看,孩子右手写字就已经写得不好看了,还叫他用左手写;两只眼睛都近视看不清了,还叫他盖住一只眼看黑板,真是折磨孩子。


03


谣言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辟谣:大脑终生可塑,不存在起跑线一说



不少父母超前教育,生怕孩子起跑晚了输掉人生,对不住孩子,十分焦虑。


其实,在神经学上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这回事,实验已找到终身学习的神经机制。


虽然目前并不知道人类大脑每天有多少新细胞诞生,但从对成年老鼠的实验中知道,每天有5000~10000个新细胞出生。而且,如果这只成年老鼠努力学习新的东西,那么它大脑中新生神经元的寿命就比较长,存留的细胞就越多。所以,越是要求思考的作业,越能产生新细胞。


美国有一个实验,请大学生到实验室来学杂技团的抛球。先扫描一次大脑,然后让他们练习到能同时抛接三个球,并达到持续一分钟不落地才可以停止,这时再扫描一次大脑。受试者回去休息三个月,不碰触球,再回到实验室来扫描一次大脑。


当实验者把三张不同时期的大脑图摆在一起作比较时,很明显地看出:第二张图的顶叶掌管空间运动的地方有些特别活化,血流量增多,区域变大;持续三个月不练习,那个地方又缩小了。


这个实验很清楚地指出:过去以为大脑过了青春期就定型、不可改变的观念是错的。人类大脑可以因外在环境的需求而改变内在工作的分配,人的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重塑他的大脑。


所以,家长真的不必让孩子在起跑线上争先后,人生好似马拉松,起跑早晚都可能赢。


04


谣言四:孩子5岁必须分房睡,否则影响独立


辟谣:年龄不是分房睡的标准,安全感才是



一位妈妈在孩子4岁那天,开始尝试分房睡。


孩子总来敲父母的门,一会儿说“有蚂蚁爬进房间”,一会儿又说“自己的超人玩具落在妈妈房间里”。


父母都认为孩子在说谎,训斥回去了。


结果,第二天早晨一开门,发现孩子在门外蜷缩着睡了一夜。


这对父母心疼不已,于是又让孩子跟着大人一起睡了。


到底几岁分房睡才是科学的呢?现在主流的专家一般建议:


3岁以前,同床睡;3岁以后开始尝试分床,6岁以前最好完成分床这件事。


但是,太早分房睡并没什么好处。


当幼小的孩子跟母亲分开的时候,他们的皮质醇激素就会上升。皮质醇激素是我们人体在应付一些危险情况时,分泌出来的一种激素。如果皮质醇激素水平下不来,孩子就会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会一直感到恐慌和不安。


也就是说,过早和孩子分床、分房睡,容易让你的孩子在压力中长大,一直处在亚健康状态。


而且,过早地分房睡,孩子和父母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孩子可能产生各种安全感的缺失。


所以,分房睡并没有固定的年龄,什么时候孩子有了足够的心理能量来面对妈妈不在身旁的世界,什么时候才是分房睡的最佳时间。


05


谣言五:补充维生素C能预防和治疗感冒


辟谣:等到感冒了才吃维生素C,基本来不及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维生素C变成了增强免疫力的药,宝宝嘴巴烂嘴角,要补充VC,就算不生病,也要让孩子多吃橙,因为富含VC。


然而真相是:补充VC并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依据全球最具公信力的考科蓝(Cochrane)实证医学报告,平常补充维生素C并不能减少感冒的机率,但能够减缓感冒病症的严重度。成年人服用维生素C,患感冒后康复速度会比拟快,但关于宝宝来说则无区别。而且等到感冒了才吃维生素C,基本来不及了。


补充维生素C只是用于缺乏维生素C招致的免疫力低下,关于其他缘由惹起的免疫力低下无效。还有,水果能够对立感冒的要素不单单是维生素C含量高而已,其他的营养素,例如维生素E叶酸植物多酚以及胡萝卜素等,都是缓解感冒病症的功臣。


所以大家就不要把VC当药吃了,宝宝吃多了可不是好事哦~!


06


谣言六:越早教孩子认字越聪明


辟谣:优势期很短,还可能有反效果


有研究发现,在学前被强迫认字的孩子,初入学时会表现得优于其他人;到小学二年级时,在学校的表现就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了,但是在学习的态度上却有显著不同——他们比较被动,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再往后,往往状态更不如意。


2007年,美国社会学家发表研究结果认为:“人为的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把智商提高七八分,但是当人为干预消失后,这些被提高的智商基本上会降回来。”


美国心理学家的相关调查研究也得出结论:在5岁时,超前学习的孩子认识更多的数字和单词,但到了6岁,这一优势就消失了,与此同时,在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上,没有超前学习的孩子更具有明显优势。


日本是极端强调早期智力开发的国家,而奥地利的孩子7岁以前不识字。但是两国的人均诺贝尔奖指数,奥地利比日本要高出数倍。


心理测量学上充分显示,3~5岁儿童的智力具有不确定性。更主要的是,智商不能作为预测个体的健康、幸福或成功的唯一标准。


早期对于孩子过度的智力开发,比如认字或算数能力的开发,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未必是好事。

07


谣言七:孩子爱说脏话是没教养


辟谣:只是语言敏感期的一种表现



很多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屎尿屁等脏话不离口,有时在公共场合也大声说出来,让自己很丢脸,感觉自己没有教好孩子。


其实,孩子对于词汇,并无道德上的“好坏”评判。


事实上,说脏话的过程,孩子能够感受到一种语言带来的力量。比如,他一说“屁”,就能逗乐听话的人,下次,他就会继续。也有一些“咒骂”的话,本身就是新奇又野蛮的,也能够成为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所以,有时候,说说“脏话”对孩子来说,是种心理需要,父母不可盲目打压。


再遇到宝宝说脏话的情况,妈妈可以对宝宝的话置之不理,训斥反而是对说脏话行为的一个强化。如果宝宝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不理我”,妈妈可以告诉宝宝:“这样说话别人是不爱听的,就不会理你了。”并告诉宝宝怎样说更好。当宝宝逐渐用规范语言替代脏话后,妈妈要及时鼓励和称赞宝宝的正确行为。


当然,家中文明有礼的用语习惯、好的语言环境、父母的示范,也都很重要。



08

谣言八:看动画片能提高宝宝语言能力


辟谣:恰恰相反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可能平时说话比较口语化,词汇量有限,心想,如果让孩子看动画片是不是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呢?


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邀请了一个中国人,每周花一定时间去教10-12个月的宝宝中文,12次之后发现:这些宝宝对这个时间里面所涉及的中文词汇有了很好的反应。


同时,研究人员让第二组宝宝通过听录音去学中文,再让第三组宝宝通过观看视频去学习中文,同样也是12周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听录音、看录像的宝宝在学习中文的任务上,没有任何的进展,几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对于0-3岁的宝宝,用看动画片的方式来提升他的语言发展结果是微乎其微的,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才有效。


而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看动画片或电视确实能够扩大一些词汇量,但是孩子在看电视时,不用去调动自己的这种主动注意力,而是一种被动注意力,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爱动脑筋,不爱思考,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等。


所以,用看动画片这种方法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促进语言发展真的不可取。

编辑墨池   监制昍朤   

     LINHAIJIAOYU

    百万家长关注我们了

       

       

你还在等什么呢?

大家都在看






阅读40865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