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外媒头条》是创业邦新推出的海外栏目,服务于广大创业人群,为他们提供专业、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海外讯息。
栏目通过分享优秀的行业热点文章,帮助创业者打开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场动向,掌握大企业背后的秘密。创业不应盲目,张开眼睛看世界,才能找到新风景。
语音合成技术:标贝科技
10年前,人们通过方位、地标性建筑、甚至是一棵树来认路。
迷路是常见的事情,但每一次错误的转弯都是拓展新认知地图的机会。
虽然效率较低,这一过程中人要保持敏锐,更加熟悉环境,彼此形成认知上的默契,增进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关联。
而现代人要做的就是将地址输入地图导航软件,即使走错了路也有导航马上切换路线。
这实现了指数级的效率提升,人们不再需要熟悉周围环境,什么都不用想。
本期推介文章来自Medium网站上Jesse Weaver发布的《依赖经济的曙光》(The Dawn of the Reliance Economy),作者从技术、商业发展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人类因为过于“依赖”可能造成的危机,以及探讨应该如何把控未来。
很多人不能再清楚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GPS导航从辅助性工具变成了人类“离不开”的东西,人类的生存技能和自给自足的能力水平开始降低。
作者指出,当今人们的各项能力被当作研究对象,形成具有利用价值的数据,建立大数据算法,最终制造出可购买的商品——这就是依赖经济,通过剥夺人类的注意力获利。
这将使我们永远处于“不能将视线移开”的依赖状态,而这远远不是最坏的状态。
最坏的状态是“没有它就将无法生存”。
作者介绍了2016年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
参与者被分成两组回答问题,一组被允许使用互联网来回答问题,而另一组只能使用他们的记忆,以测试互联网对人类记忆的影响。
问题其实很简单,但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可以使用互联网解答困难问题的人更倾向于用互联网解决所有问题,哪怕问题非常简单。
研究的结论是当人类使用互联网来辅助和拓展记忆时,也变得更加依赖它,简单的脑力劳动也不愿尝试。
这就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无意识中将越来越多的认知功能和天生技能“转移”到设备上。
作者举例称,其实在亲密的关系中,比如夫妻也会通过依赖对方来提高效率,如果配偶突然去世或夫妻离婚,彼此的认知支持被剥夺,就会存在风险。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有助于维持更紧密的长期良性关系,人类对数字设备的依赖并非如此。
这就是当下的危机,相比于人类自己,我们更倾向于依赖科技、设备甚至公司。
但所有这些关系都只是短期互利的,因为人们建立公司只是为了驱动利润,单向的依赖关系让消费者很脆弱。
换句话说,技术不再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它已被扭曲成增长利润的工具。如果一家公司真的解决了问题,它就会破产。
因此,整个商业系统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永远处于不被满足的需求之中。
企业每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它都必须再制造一个新的问题。
有一种最有效也最普遍的方法叫计划性报废,即有意地设计具有较短寿命的产品,从而频繁驱动其升级周期。
这就是为什么苹果每年都会发布新款iPhone,不再支持老版本的原因。这也是每件电器平均只有八年使用寿命、时尚行业推动季节性趋势的原因。
但计划报废并不是一家公司能制造的最严重问题,作者认为应该是造成“没有它就将无法生存”的状态。
垄断不仅仅是为了避免竞争,而是要垄断人类的能力,AI很快会将越来越多的人类能力转移给设备,包括驾驶、采购、编码,交流甚至创作。
因此,尽管这一过程推动了商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但它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降低了人类的适应力、恢复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进化得更为复杂且脆弱,这是一个自我延续的恶性循环。
有些人安慰自己,人工智能仍然相对“愚蠢”,在它变得比人类更聪明之前不会成为问题。
作者反对这一观点,他认为这不是一场超级智能竞赛,而是一场取代人类技能、打造下一个“没有它就无法生存”的垄断竞赛。
在这场竞赛中,人工智能不需要变得比人类更聪明,人类只需要变得更笨,做更多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作茧自缚的事情。
要知道,技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类选择去创造出来的。
我们有能力在设计和制造产品的方式上做出不同的选择,也有能力创建更为合理的商业经济模式。
未来10年,人类的数字能力将大幅提升,是时候开始批判性思考,去掌握主动权而不是沦为只享受依赖关系的附属品,经济技术发展与人类自身的能力才能和谐共存。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创业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创业邦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