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巨头入场,Vlog下乡

作者:i黑马 来源:i黑马 公众号
分享到:

04-30

点击上方i黑马选择“置顶公众号”

黑马智库,创业必读


更多创业内容请访问www.iheima.com


来源 | 燃财经(ID:rancaijing)

作者 | 闫丽娇

编辑 | 赵力


漂洋过海而来的Vlog正在被巨头追捧。

 

4月25日,抖音宣布放开15秒的时长限制,用户最多可上传1分钟视频,时长大于30秒的原创Vlog,即可参与“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同一天,百度旗下的好看视频也传出把Vlog作为2019年发展重点的消息。抖音和百度并非第一波跟风“Vlog”的大平台。

 

早在去年9月,微博就曾高调宣布了针对Vlogger的扶持计划。更早前,Vlog还是个外来的小众存在,多在B站和VUE、猫饼、一闪等工具类社区中聚集。

 

从2016年至今,Vlog在中国发展了将近3年时间,为何能在近半年被巨头集中追捧?一种声音认为,一方面是大平台看到了Vlog“带货神器”的商业基因;更重要的是——随着短视频下半场的到来,Vlog将有可能成为流量和用户的活跃度的解药。

 

多数用户用手机拍摄Vlog  图 / Pexels

 

大平台入场,常预示着行业格局重塑,最终甚至面临洗牌。外界也担心,抖音、百度好看视频的高调入场,会对此前小而美的工具型平台造成一定冲击。

 

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视频化表达的蛋糕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在多位工具型Vlog平台的创始人看来,更多人来拍Vlog是一件好事。只是当身边的人都拿起手机拍摄剪辑时,Vlog下沉了。

 

另一种隐忧随之而来:如果人们看倦太多相似且不那么精良的Vlog之后,Vlog是否也会陷入像直播行业一样的流量枯竭困境?



  Vlog是什么?

 

Vlog是个舶来品,最早通过YouTube为人熟知。

 

关于Vlog,有两种不同译法,Video Log或Video Blog,前者为视频日志,后者是视频博客。

 

更多人愿意把Vlog直接理解为视频博客。再通俗点讲,就是生活纪录片。譬如,你可以把今天和友人的见面或者上周旅行的见闻拍下来,然后剪成一个几分钟的小短片,就像用视频的方式记日记。国外Vlog的时长一般在10-20分钟,国内10分钟以内的Vlog居多。

 

美国人Casey Neistat是国内很多Vlogger的启蒙者。他以超过900万的粉丝,成为YouTube顶级网红。从不匮乏的创意、随时随地的拍摄、各式普通人难有的体验,外加没完没了的唠叨和炫酷的剪辑,让Casey被尊称为Vlog教父。

 

Casey Neistat被称为Vlog教父  图 / 视频截屏

 

一般而言,短则两三分钟,长则十几分钟的Vlog,需要相机、麦克风等较专业的器材,拍摄者本人出镜,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记录眼前的声色,然后找到合适的配乐,用专业的软件在电脑上剪出成片。

 

对于一些高阶Vlogger来说,几分钟的短片可能需要数小时的素材,考究的配乐和较为完整的字幕,然后再用数小时的时间剪辑,有时还要加入各类特效和炫酷的转场。最重要的,Vlogger要时刻考量自己拍摄的内容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

 

创作者使用更加专业的设备拍摄Vlog 图 / Pexels

 

2016年末,B站上已经能够找到一些留学生的Vlog。直到2017年,国内的一些早期Vlogger才开始比较频繁地更新。现在的人气博主井越在2017年5月更新了第一支Vlog,他微博中称,这只视频“极其涣散”。整体看来,没有一个明确主题,只是剪辑了一些简单日常。

 

在成为成熟的Vlogger之后,井越的Vlog中常常会出现各类品牌方的赞助或产品体验,其中不乏歌诗达邮轮、LV、戴森等大牌。原生广告和产品测评并不会过多影响博主们本身的叙事,Vlog的商业基因让Vlogger们和品牌方们都乐此不疲。

 

欧阳娜娜拍摄的Vlog  来源 / 腾讯视频

 

让更多路人知道Vlog要归功于明星的加入。人气演员、大提琴演奏者欧阳娜娜的Vlog在微博和B站早已吸粉无数,根据今日头条的数据,她的12期Vlog在头条和西瓜视频上共获得超过7700万点击。

 

B站、微博等平台为Vlog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一闪、猫饼、VUE等可以剪辑视频并发布的工具类社区APP也陆续出现。

 

VUE出现于2016年,最早定位是一款短视频拍摄和剪辑应用。现升级为VUE Vlog。除工具外,VUE也形成了自己的Vlog社区。


2017年,资深产品经理纯银做了短视频剪辑产品“猫饼”,这款剪辑产品的特性很适合非专业用户,后来被腾讯收购。此外,飞猪(flypig,本名林嘉澍)打造的一闪APP也是同类型应用中的明星产品,多位知名Vlogger入驻其中。

 

这些小而美的工具类产品在为专业Vlogger提供交流圈子的同时,也让普通人用手机拍摄剪辑完成Vlog成为可能。



大厂来了,小平台怎么办?


Vlog的内容关注度在不断上升,短视频流量增速却在放缓。抖音、好看视频入局即是看重Vlog在商业转化、提高社交黏性和用户活跃度方面的想象力。

 

但实际上,比起抖音和百度,腾讯其实更早看到了Vlog的潜力。腾讯旗下的Yoo视频,在2018年就曾接触了Vlog机构和头部作者。只是当时,通过平台签约Vlogger的方式未能爆发。

 

人气Vlogger井越  图 / 视频截屏

 

因为在当时,Vlog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类,优秀的Vlog创作者有限。已经有一定名气的Vlog头部创作者已经有稳定的广告来源。

 

去年9月,微博发出召集令。只要在30天内发布过4条以上的Vlog,就有资格申请成为微博认证的Vlogger,享受微博扶持。

 

“30天Vlog挑战”是B站对于内容创作者的扶持计划之一,该计划共收到超过14万条投稿。2018年,B站Vlog内容超过400%的增长。

 

B站“30天Vlog挑战”计划  图 / Bilibili官网

 

抖音入场并不算早,但因为抖音体量巨大,并宣称拿出“10亿流量”扶持,它的入场意味着Vlog这一具有一定门槛的视频形式将更加大众化,竞争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大厂携流量入局,小而美的工具类社区怎么办?

 

一位小众Vlog平台的负责人对燃财经表示,对于Vlog素人创作者来说,其中很多都起步于小而美的垂直平台(如VUE、一闪等),但小众内容要出圈,必定需要从大平台获取流量。以往,Vlog更多基于一部分人的个人兴趣,现在,抖音把它推向了台前,也给了Vlog市场扩大盘子的机会。

 

通过Vlog记录生活故事  图 / Pexels

 

VUE CEO邝飞也认为,大平台带来了金钱补贴、流量扶持和更高的关注度,对于Vlog的发展是好事。他判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各大平台和VUE将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状态。

 

“Vlog还处于非常初级的状态。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更多人知道或加入Vlog创作。”

 

目前,VUE也正在探索包括品牌广告、效果广告、打赏、素材贩卖、版权在内的商业化机制,但目前,VUE还没有规模化提供商业服务。这也是大部分小平台的现状——正处于强化生态的阶段,商业化还在探索中。

 

它们的尴尬点在于,社区里虽然有知名Vlogger入驻,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创作者来说,其粉丝量还不足以支撑商业化。

 

某Vlogger拥有823万抖音粉丝  图 / 抖音截图

 

在这一层面,前述小众Vlog平台的负责人表达了消极的看法,尽管Vlog最早在垂直类平台发展起来,但未来创作者不一定会一直停留在这里。“垂直类产品主要是在做工具和垂类创作者社群。如果大厂自己加强了工具属性,就会对工具类应用产生冲击。”



下沉的宝藏

 

大厂入局之后的另一个问题是,用户们不再局限于只拍十几秒钟的短视频片段,而是尝试去拍一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短片。Vlog的生态正在起变化。

 

多位有一定粉丝基础的Vlogger告诉燃财经(ID:rancaijing),内容的深度与故事性是Vlog天生的门槛,一般的短视频创作者很难快速学会。同样是知名Vlogger的一闪创始人飞猪认为,Vlog主要以故事性为主,要靠故事和镜头语言推动人一直看下去,在制作上难度更大。

 

目前,中国的Vlog生态还处于萌芽阶段。有业内人士向燃财经分析,5G来临前后,随着流量费用降低甚至免费,会兴起一波新的短视频浪潮,中国的Vlog玩家也会随着这波浪潮慢慢涌上岸。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也会加剧。

 

当Vlog开始走向下沉,Vlog的定义也开始变得更加模糊。

 

在邝飞看来,Vlog是以视频形式对真实生活的记录和整理。是否有真人出镜,同期声还是配合画外音,这些都不重要,这些只是风格和记录方式的不同。

 

卡车司机用短视频记录生活 图/快手截屏

 

更有网友提到,既然Vlog没有一个明确定义,那快手上关于真实生活的记录是否也就同样属于Vlog?比如卡车司机群体,可能只是用手机拍摄剪辑了一段自己跑车生活的视频,也可以称之为Vlog,这与最开始讲求专业叙事和精致视觉语言的Vlog大相径庭。

 

“现在,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拍Vlog,那么用中国人自己的视角,来拍发生在中国的生活故事,本身就是Vlog本土化了。不过Vlog本土化这件事还在进程中,并没有到下定论的时候。”邝飞对燃财经表示。

 

所谓的Vlog本土化并不是指把国外的Vlog简单实践到国内,而是指创意、构思、拍摄、剪辑等方面,变得更简单,更有中国特色。

 

邝飞认为,Vlog的质量和是否下沉并没有绝对关系。换句话说,Vlog正在从一种视频品类变成一种语言,不同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表达。

 

可见的未来里,会有更多人用Vlog来社交,更多素人会成长为知名Vlogger,用户会花更多时间观看。对于大小平台来说,这种下沉蕴含着巨大的宝藏。


(题图来源于腾讯视频。)



*本文由燃财经(ID:rancaijing授权i黑马发布,作者:闫丽娇,编辑:赵力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商务合作:15801105017(微信)


阅读39268
举报0
关注i黑马微信号:iheima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i黑马”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i黑马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i黑马

微信号:iheima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