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5月1日,微信表情包商城上架了一组“国画表情包”。表情包里有一本正经的关公举手致意“打扰了,告辞”,有伸着懒腰的寿星轻唤“唔~舒服”,还有跷二郎腿的钟馗摇头晃脚好不惬意。
表情包“伸懒腰的寿星”
表情包关公“打扰了,告辞”
5月1日,微信表情包商城上架了一组“国画表情包”
这些生动可爱的“国画表情包”原型出自福建“诏安画派”的国画大师沈锡纯。1947年,年仅37岁的沈锡纯便与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一起被列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第一部编年史《中国美术年鉴》。
而制作表情包的,是沈锡纯的粉丝、28岁的福州“国画迷”蔡启泰 。他说:“我们有故宫人物表情包、甲骨文表情包,但还没有国画表情包。”
“沈锡纯老先生的国画创作题材十分丰富,有猛虎、花鸟、人物等等,很是生动。我脑海里总感觉这些画会动,甚至与我对话。”5月1日,蔡启泰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他表示去年参观了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的“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沈锡纯中国画作品展”后深受触动,忽而冒出一个想法——让这些中国画“动”起来,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让大家都能欣赏到国画之美。
沈锡纯作品《福寿康乐》
沈锡纯作品《志在春秋》
历时三月,了解老先生创作背后的故事
沈锡纯是福建“诏安画派”主要代表,师从潘天寿、诸闻韵、汪亚尘等名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遂成名画坛,享誉海内外。其所作花卉、草虫、走兽笔精墨妙,尤以画虎著称,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画虎名家之一。
“在征得沈锡纯后人同意后,我就开始尝试制作沈锡纯中国画表情包。”蔡启泰坦言,真正制作过程比想象要难。“一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画作。很多呈现静态美的画作不适合‘动’,比如山水画,‘动’了反而失去国画的韵味。然而人物、花鸟、猛兽这些适合‘动’,也更好让大众接受。”
沈锡纯(1910—2008),字硕舜,号武夷山翁,福建诏安人,著名国画大家。
“二是要解读出好玩的表情语,做成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表情包。”蔡启泰举例,比如关公的“打扰了,告辞”、老翁伸懒腰的“舒服”、钟馗翘着二郎腿的“跷埋双腿”、雄鸡打鸣的“起床”,这些表情语很接地气,人人都能用。
“整个制作我们用了近3个月时间。”为了做好表情包,蔡启泰找来逗牛网络科技公司,一起翻阅了沈锡纯几乎所有的作品集,包括人民美术出版社《沈锡纯画集》,福建美术出版社的《沈锡纯画虎》,“在制作时,我要去读画,去想象,再模拟出动画的效果。然后不断和沈锡纯后人沟通和探讨,了解老先生生前创作背后的故事,从而选择最好的表达方式。”
表情包“乖巧的猛虎”
沈锡纯作品《双雄图》
“设计表情包的时候,我也会有所顾虑,一方面我很想把沈老的画作展示给更多人。另一方面,也担心有人质疑把国画做成表情包,会不会和之前涂鸦名人一样成为‘恶搞’?”反复思虑后,蔡启泰决定借鉴此前受到人们欢迎的故宫文创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产水墨国画题材动画片。
“如何不恶搞?我想就是要大家去感受国画的画面,感应画家创作的初心。比如钟馗翘着脚和老翁伸懒腰,就是要表现一种放松悠闲的状态。扛旗的队伍,就是要表达大家积极投身干事创业的热乎劲;黄莺、金鱼、螳螂,就是要还原大自然的生趣……把握好与原作表达意图的尺度,才能让表情包有正能量。”
表情包“加油”
沈锡纯作品《上山上山 山上有山》(部分)
表情包“早上好”
沈锡纯作品《莺歌》
唤醒大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虽不从事美术行业,画国画却是蔡启泰从小的爱好。
“比起去美术馆看画,大家更愿意刷手机。国画更给不少人一种‘遥远、深奥、难看懂’的印象,其实并非如此。国画也是栩栩如生,充满感情与魅力的。”蔡启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正式发布前他试着把那些国画表情包发给不画国画的朋友们看,很多朋友惊呼居然这么有意思。
表情包“你好”
沈锡纯作品《天机活泼》
“我们现在,还是缺少更贴近这些传统艺术的渠道。沈锡纯老先生是闽籍书画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能画花鸟、山水、人物的全才大师,是‘诏安画派’的第四代宗师,还是福州画院的创办人之一。”蔡启泰感慨,去年是沈锡纯辞世10周年,福建省文化厅主办了“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沈锡纯中国画作品展”,让许多人对大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到了互联网时代,年轻人对国画产生了一定距离感,这让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更显不易。人们习惯了用鼠标与键盘来探知这个世界,也习惯了在新创造的词汇中找寻沟通方式。我想做的就是在时代与传统之间找到一个沟通的桥梁,唤醒大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而对于国画如何“深入更多百姓家”,蔡启泰还有更多想法:“当前国画传播和动画创作都存在瓶颈。国画对新生代年轻群体的吸引力小了,小朋友对千篇一律的卡通动画也渐渐失去了兴趣。但如果尝试把两者结合,是否会成为传播中国画的一种新路径?这次试着创作国画表情包,以后还可以尝试国画动画、国画电影等等,让国画在新时代绽放新魅力。”
表情包“憨笑”
沈锡纯作品《高湖树下》(部分)
本期编辑 邢潭
推荐阅读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