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从两秒亮光和一只猫的异常,锁定两名在沪混迹10年的入室大盗

作者:新闻晨报 来源:新闻晨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5-01

两位作案十多年的盗贼,

以夜色笼罩作“隐形斗篷”,

徒手翻墙、爬树、越天井。

他们互不相识,

却因夜间潜行时不慎露出的几秒黑影,

被徐汇警方捕捉,

最终殊途同归......


家长金饰品被偷盗一空


3月9日晚上10点半,小群女士回到浦北路家中发现,小孩房间的抽屉橱门开着,被翻得很乱,她下意识地去开主卧的门,发现门被上了锁。


“我感觉很莫名其妙,打电话给我先生,他说没锁,当时我心里就开始急了。”等到小群女士的孩子回到家,一起用备用钥匙打开了主卧的门。开门后他们看见,床上放着许多被翻倒的抽屉,抽屉里的物品胡乱堆放在房间,防盗窗也遭到了坏了。慌乱中,小群女士选择了报警。


“后来民警来小区调取监控。当时心里不抱什么希望。”没想到,没过几日小群女士收到民警的消息,入室盗窃的嫌疑人到案了,她的被盗物品也被悉数找回。今天上午,徐汇公安分局入民宅盗窃赃物发还仪式上,小群女士从民警手上拿回了被盗的一根黄金项链、两个戒指,几条彩金、白金项链等价值一万余元的物品。


▲小群女士从民警手上拿回了被盗物品


电子围栏两秒闪光成突破点


今年3月10日,警方接到小群女士的报案后,立即到现场勘验,民警确认嫌疑人通过翻窗侵入盗窃。但由于嫌疑人作案的小区是老旧小区,小区内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侦查工作陷入僵局。

我们需要通过中心现场的作案时间,倒推出嫌疑人的行动轨迹。

徐汇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古全强介绍,在小区监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民警通过调取案发地周边监控,发现了关键的突破口。



案发小区紧挨着一所小学,案发当日20时04分,距离小学70米外的路面监控,捕捉到学校的电子围栏有长达两分钟的亮光闪动。民警判断,这很有可能是嫌疑人在翻越围栏时触发的警示灯光。


经走访实验发现,当天晚上该校正举行家长会,电子围栏设防时间被调整到晚上9时。嫌疑人翻越围栏时电子围栏处于未设防状态,围栏虽然不会报警,但在被触碰后会发出闪光警示。


通过这一发现,专案组大致确定了嫌疑人到达中心现场的作案时间,嫌疑人的作案轨迹浮出水面。


3月8日,嫌疑人先在石龙路附近的旅馆住下,随后开始在这一带踩点。“正常的行人走路是朝前看的,而他一直都是往上看。”古全强告诉记者,嫌疑人踩点时从来不进入小区,而是在小区外观望,这也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经对该宾馆入住记录梳理分析,查明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为雷某。而此时,雷某已乘坐火车从上海南站逃往广西。专案组迅速行动,横跨1800多公里,3月12日在广西警方的协助下成功抓获雷某,并从随身物品中查获报警人家中被盗的全部首饰和现金。


雷某到案后,民警对案件进行串并比对,发现雷某从2009年起至今,先后在本市实施了100余起入室盗窃案。


一只猫的异常确定作案时间


虽然监控设备能捕捉到嫌疑人的身影,但要在数量庞大的监控画面中找到微小的迹象,真正让嫌疑人无处遁形,却需要侦查员做大量的工作。有时候,民警从一个黑影、一只猫的跑动,就能发现端倪。


今年1月31日至2月25日,徐汇公安分局长桥新村派出所辖区陆续发生多起入民宅盗窃案件,被盗物品价值共计5万余元。经现场勘验,此案与浦北路案嫌疑人作案手法极为相似,而侦破的过程中,也是通过关键信息确定案发中心现场时间,找到了突破。


古全强介绍,案发现场的附近居民有一个自设的监控探头,民警通过反复翻阅监控中将近10天的视频画面,最终在监控时间2月17日20时25分,画面右侧一棵树后方,民警发现一个短短2秒的黑影。


几分钟后,这棵树前方的一只猫像碰见了人似的突然掉头,嫌疑人再次出现在画面中。侦察员以此判定,嫌疑人的作案时间大约在晚上20时25分前后,逐步厘清嫌疑人的作案线路和行动规律。



2月28日在闵行区都市路某网吧内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当场缴获金戒指、项链、耳钉等部分赃物。犯罪嫌疑人到案后,通过对案件串并比对,发现李某从2007年起先后在本市实施了60余起入室盗窃案。


至此,两名入室盗窃长达十余年的嫌疑人,在徐汇栽了跟头。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相关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入民宅盗窃案是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主战场,而现场勘查是破案的起点。


徐汇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民警高亮介绍,通过对嫌疑人的生物信息比对,警方比中了雷某、李某过去几年100余起、60余起入室盗窃案件。


经串并案发现,雷某与李某的作案手法相似,利用夜幕的笼罩,选择在黄昏或上半夜,徒手翻天井、攀爬栏杆、落水管闯入现场作案,目标大多是安防条件较弱的老旧小区。


不同的是,雷某每次作案都会选择在案发地附近的旅馆住下,先行踩点,得手后离开上海。而李某则长期住在上海。



来源|周到APP 记者 吴艺璇

编辑|周颖


推荐阅读




给晨报君加油,点个“在看”!

阅读38864
举报0
关注新闻晨报微信号:shxwcb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闻晨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闻晨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新闻晨报

微信号:shxwcb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