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痛风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医生提醒,警惕威胁健康的“第四高”

作者:佛山日报 来源:佛山日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5-0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痛风这种以往被称为“富贵病”的健康问题也困扰着不少市民,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高”以外的“第四高”。发病人群更从以往的中老年人为主,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近日,为了让更多市民认识高尿酸、痛风的危害及防治知识,《佛山日报·健康生活》周刊联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推出新一期《名医面对面》视频栏目,邀请佛山市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红卫上线,解答市民关心的健康问题。


佛山市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红卫





名医面对面




95%的痛风发生于男性


  “高尿酸与痛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张红卫介绍,人们常说的高尿酸症全称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嘌呤饮食状态,常温,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男性血尿酸大于420μmol/L,女性大于360μmol/L,该病症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相关。


  • 男性 > 420μmol/L

  • 女性 > 360μmol/L



  而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性关节炎。其特点包括长期或波动的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急性及慢性关节炎症状,以及出现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痛风石、间质性肾炎、尿酸性泌尿系结石等,还可能伴发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等。


  “有高尿酸血症不一定有痛风,但痛风绝大多数由高尿酸引起。”张红卫表示,持续高尿酸血症,形成结晶并沉积于体内,引起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可并发肾脏病变,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受损。与此同时,痛风患者还常伴发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疾病。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个人最少有一名高尿酸血症患者。就佛山而言,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痛风患病率约1.1% 。其中95%的痛风发生于男性,起病一般在40岁以后,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近年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患者则大多在绝经期后发病。


高尿酸、痛风找上年轻人


“现在很多东西都不敢乱吃了,一疼起来真的要命。”在佛山一家银行工作的小杨说起自己痛风仍心有余悸。现年还不到30岁的小杨说,由于自己平时经常做运动,没有想过会得痛风。医生分析,这可能与他近年常外出吃夜宵,餐桌上常出现的海鲜和啤酒有莫大关系。


  张红卫指出,类似小杨这种年纪就出现高尿酸症状乃至痛风的年轻人近年不在少数。“常见的高尿酸症状,一般都是由于患者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而导致的。


张红卫提醒,无论是高尿酸血症还是痛风患者,都需要谨记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喝水。此外,更不能忽视接受正规的治疗。一般而言,血尿酸值超过520μmol/L者,或血尿酸420μmol/L以上,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者都建议接受药物治疗。


这些误区要躲开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健康问题,但真正了解这个病的人却不多,甚至陷入健康误区,反而耽误了病情。”张红卫表示,比较典型的误区是很多人把高尿酸血症等同于痛风。其实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只有约10%会发生痛风。


  另一大误区则是认为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就能防痛风。其实单纯控制饮食是不够的,减轻体重、治疗并发疾病、避免使用利尿剂等也尤为重要。



另外,控制饮食不代表很多食物不能吃,如部分患者为免痛风发作几乎不吃肉类和豆类,这对于治疗痛风作用不大,更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隐患。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来说,正确的饮食结构应为低嘌呤饮食,避免食用海鲜及动物内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豆类;避免酒精饮料,多喝水,最好每天维持2L以上液体摄入。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痛风时,部分患者当血尿酸降至正常水平或痛风症状缓解后又停药,甚至前往境外购买治疗痛风的“特效药”或民间偏方,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张红卫建议,遵医嘱把尿酸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一些境外的“特效药”可能含有激素或较强副作用,不建议市民乱试,以免延误病情或衍生其他健康问题。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视频


今日精选


 

② 

③ 



文字 | 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通讯员孙凯

编辑 | 黎嘉雯

佛山日报社全媒体整理发布

别忘了点点我



阅读40272
健康 
举报0
关注佛山日报微信号:gh_cf1fc2bf30d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佛山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佛山日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