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里
暴雨夜。几个缉毒警抓住毒贩,人赃俱获,但缉毒警却有些仓皇地撤退,因为他们背后有上百号拿着手电筒和棍棒的村民紧追着,来势汹汹地吆喝着要警察放人。
村民团团围住缉毒警察
双方对峙,直到村委书记/宗族大佬在拥护下走上前,喝住村民,村民才让出道。正当缉毒警准备离开,有村民在众目睽睽之下破坏物证,缉毒警想要阻止,但村民一拥而上拦住。
村民只听从宗族大佬的号令
在审讯室里,毒贩的嚣张也是前所未见,不仅摸清每个警察的底细,对他们的收入、私人生活了如指掌,甚至直接对缉毒警威逼利诱。毒贩告诉缉毒警若放了他,就给80万,若不放了他,明早就得写检查受处分,因为他们有官职更高的“保护伞” ,每月拿300万。
有恃无恐的毒贩
果不其然,缉毒警第二天就被领导训斥,毒贩被取保候审,但回去后就“自杀”了。接着领衔这次抓捕行动的一名缉毒警被杀害,另外一名则背上杀人和当毒贩“保护伞”的黑锅……
缉毒警察(红色外套和牛仔外套)一死一伤
这一切,是国产剧《破冰行动》的开篇:足够硬核、足够大胆。很多观众感慨:难得看到尺度这么大的电视剧。
《破冰行动》海报
在涉案剧里,缉毒题材是最具戏剧效果的类别之一。这主要是源于缉毒的复杂性、困难性和危险性。有警察人士曾这样感慨,黄赌毒里,毒往往是最难抓最危险的。因为制毒团队最有钱,有钱就有装备,枪支器械等应有尽有,若非万事俱备,缉毒的风险性极高;有钱也有人脉,寻找保护伞,黑白通吃,消息灵通,狡兔三窟,要想一举歼灭难度不小;有钱也能使鬼推磨,制毒贩毒都是暴利,毒贩也都没有给自己留退路,非常凶残……
在当代涉案剧里,缉毒剧数量不少。一般来说,缉毒剧有三种走向,一种是像《湄公河大案》,改编自真实事件,聚焦缉毒行动,内容比较硬核;一种像《橙红年代》《猎毒人》《卧底归来》《谜砂》这一类虚构刑侦剧,往往采用卧底视角,猫鼠游戏是主要看点,缉毒则作为一个叙事背景;还有一类是《永不瞑目》《玉观音》《黑冰》,主人公涉毒构成了一个悲剧性的前提,由此检讨人性的扭曲,哀叹情感的破碎。
《破冰行动》属于第一类,该剧与《湄公河大案》同为陈育新编剧。以往涉及类似场面(比如警察的“无功而返”,直言不讳指出警方存在毒贩“保护伞”现象),只能把背景挪到东南亚,这一回《破冰行动》毫不避讳地呈现。
一方面是该剧的拍摄得到了公安部宣传局、公安部禁毒局以及广东省公安厅的大力支持。不仅是真实警力协助拍摄,“场地、器械、设施”也给予专业援助,更重要的是,尺度上予以把关,创作上不用束手束脚,案件的呈现才如此震撼。另一方面则源于真实,《破冰行动》并非编剧完全虚构。
该剧取材自2013年广东开展“雷霆扫毒”系列行动中的陆丰扫毒、歼灭“亚洲制毒第一村——博社村”这一真实事件。陆丰只是汕尾市辖区的一个县级市,从上世纪末开始,陆丰就开始大量制毒贩毒,到了2013年前后,陆丰制造的冰毒在全国查缉的冰毒份额中高达40%。博社村则是陆丰最典型的制毒村,14000余人口的村庄,近二成的村民制毒贩毒。经过长时间筹备,2013年12月29日,广东警方动用三千警力,对该村进行一场大清剿。单单一个博社村就分布着18个特大制毒犯罪团伙,77个制毒工厂,警方当场缴获成品冰毒2.9吨、K粉260公斤、制毒原料23吨——毒品以“吨”计,触目惊心。
央视对歼灭“亚洲制毒第一村——博社村”的报道
这次大清剿前,警方已经多次打击,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宗族观念极其浓厚的博社村形成了一个抵抗同盟——《破冰行动》开篇对此就有所影射。据当时媒体的公开报道,博社村两千多栋房子,连个门牌号都没有,密密麻麻的小道,两辆摩托车都无法并排而行。村里面设立多个探风点,各种明哨暗哨,只要有异样必会传回窝点。警察一进村,村里两三百辆摩托车就会团团围住,路上会放下钉板。村民手里有仿制枪支,甚至还有AK-47、土制手雷、弓弩等杀伤性武器……与此同时,当地党政部门多名干部充当毒贩“保护伞”,或给制毒团伙通风报信,或给被捕的毒贩疏通关系。
现实总是比戏剧更复杂、更凶险、更超出我们的日常经验,曾几何时的制毒堡垒博社村就是一例。因此,《破冰行动》的首播质感不错,一部分因素源于现实提供的素材本身就足够震撼。
当然,有丰富的素材,不一定就意味着会形成好的戏剧成品,如何做好演绎也是至关重要。既要反省制毒贩毒的土壤,又要警醒人民群众千万不能沾毒,还要真实反映公安机关铲除毒品犯罪、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坚强决心和非凡能力:这些都决定了,需要以典型案例、典型人物,来反映普遍与群像。博社村的典型案例有了,于编剧而言,挑战在于:如何还原典型案例,如何塑造典型人物。
在对真实事件的还原上,《破冰行动》值得称赞的一点是,它的写实风。没有柔光滤镜,没有对明星的修饰和烘托(黄景瑜几乎是素颜出镜,脸上的一些“细节”清晰可见);剧集呈现的大场面都是实景拍摄;种种动作戏,比如跟踪、追逐、枪战、械斗等,也都是演员亲自上阵,有板有眼、拳拳到肉。浓厚的写实色彩,极大削弱了剧集的“虚假性”,强化了观众的现场感和代入感。
演员的脸部“细节”清晰可见
动作戏有“实战感”
在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上,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只要人物立住了,人物具有感染力,剧集所要传达的意图就能够通过人物抵达受众。编剧很重要,演员的诠释也很关键。王劲松饰演的宗族大佬、冰毒王国的大佬林耀东,吴刚饰演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李维民,当前虽然都只是短暂出场,但老戏骨光芒遮盖不住。
王劲松饰演大反派,寥寥几个镜头,就可以看出人物极深的城府
吴刚饰演的警察,在头两集的表现一开始像好人,后来又搞不清是不是好人……
黄景瑜饰演的新一代缉毒警察李飞,编剧着墨最多,人物年轻气盛、正义凛然、有勇有谋的形象基本立住了。幕后黑手捕捉李飞的“网”已全面拉开,他如何洗脱罪名、如何各个击破,是接下来剧情的重要看点。虽然人物塑造和剧情走向仍未可知,但就首播的质感来预估,《破冰行动》或是一部硬核好剧,可以追下去。
本期实习编辑 常琛
推荐阅读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